“二哥!”
張飛猶自不服。
區區閻柔,怎比得上俺大哥半分?
“且聽軍師的。”
關羽再次按住張飛的話頭。
“簡從事所慮,亮亦有考慮。”諸葛亮並未因簡雍意見不同就有惱怒,而是耐心解釋道:“然而閻柔久居塞外,深得烏桓、鮮卑信任,拉攏了閻柔,就可鎮撫諸胡,為我等所用。”
“閻柔雖有能力和野望,但出身低微而難與天下爭鋒,只能依附一方而自保,袁紹對閻柔恩寵,亦是明晰閻柔在幽州構不成威脅。”
“狡黠善變者,眼中唯有存續與實利,而今袁曹相爭,勝敗未明,閻柔見左將軍聲望日隆,未必不可為左將軍所用。”
龐統介面補充:“孔明所言極是。袁紹雖然厚待閻柔,然其天性多疑。閻柔既非袁紹嫡系,又深得烏桓、鮮卑信任,久必為袁紹所忌。”
“昔日,閻柔曾與麴義同戰公孫瓚,深知麴義能為。然而麴義卻因驕橫不敬袁紹就被斬殺,餘眾更被袁紹分兵撲滅,袁紹狠辣如斯,閻柔又怎能不心寒?”
“若遣一善辯之士攜帶重禮暗中遊說,即便不能立時招降,也可埋下嫌隙而令其觀望遊移,此便為我軍之利。”
簡雍深思片刻,自覺諸葛亮與龐統分析入微,對閻柔的瞭解更甚於自己,遂拱手拜服:“軍師深謀遠慮之言,受教了。我願攜禮遊說閻柔。”
諸葛亮執扇回禮,道:“有簡從事前往,定可功成。亮又聽聞,鮮于輔麾下長史乃左將軍故舊田豫,簡從事可先往代郡見田豫。”
聽諸葛亮提及“田豫”,不論是簡雍還是關羽張飛都是面色一變。
張飛藏不住心思,直言而吼:“田豫見大哥勢窮,就謊稱母老求歸,何必見他!”
昔日。
劉備兵敗海西,向呂布委曲求全才得以換回妻女及文武家眷,暫居於小沛。
之後呂布又攻小沛,劉備只能奔逃許都。
曹操為拉攏劉備對付呂布,以劉備為豫州牧,又給劉備兵馬糧草。
而在這個時候,田豫以母老為由,求歸幽州。
張飛頗為惱恨,認為田豫是嫌棄劉備勢窮,才謊稱母老求歸。
關羽沒有呵斥張飛,臉色忽明忽暗,顯然對田豫在劉備勢窮時離去亦有不滿。
簡雍則是在注意到關羽和張飛的表情神態後,欲言又止。
見三人反應不一,諸葛亮斟酌了用詞,道:“亮曾聽左將軍言,田豫在年少時,就自託於左將軍;左將軍為豫州牧時,田豫不忍老母再受顛沛流離之苦,故而求歸。”
“左將軍雖然惜其離去,但亦知田豫孝心可嘉。自古孝義難兩全,以左將軍當時處境,倘若強留田豫母子在側,或會令田豫有喪母之痛。”
“以左將軍之仁義,又豈會用田豫而害田豫之母,令田豫抱憾終身?左將軍尚且不怪田豫離去,我等又豈能責怪田豫背義而令左將軍蒙羞?”
“況且,田豫現已為鮮于輔長史,深明幽州形勢,若得田豫相助,定可說動鮮于輔歸附左將軍,切勿以舊事介懷,而壞左將軍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