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72章 合步騎十萬以爭天下,袁紹的梟雄氣

見識了袁紹步騎十萬的聲威,劉備久久不能言語。

一時之間。

劉備對袁紹即將要分撥的一營騎兵都失去了興致。

見識了泰山的巍峨,眼中自然瞧不上群山的渺小。

過了許久。

劉備才徐徐出聲,語氣凝重:“大將軍合步騎十萬以爭天下,天下群雄,誰與爭鋒?”

在道出這句話時,劉備的竟不由生出一絲迷茫。我真的能斡旋於袁曹之間,借袁曹之力以壯自身嗎?

一旁策馬而立的袁紹,嘴角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

袁紹自去年六月就決定南下了,然而到了今年二月才進軍黎陽。

並非袁紹猶豫不決,而是袁紹要將力量集中。

除了拉攏張諸州縣不服曹操的勢力外,更要將青冀幽並四州以及臣服的烏桓、匈奴、鮮卑諸部族的精銳步騎一併徵調。

最終挑選了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以及民夫二十餘萬!

這是漢末十餘年戰亂間,唯一一次十萬步騎合兵齊徵!

十萬步騎的威懾效果,同樣十分明顯。

還沒開打,袁紹就得到了不少來自於黃河以南的“降書”,且“降書”還在與日俱增。

“《尚書》有云:撫我則後,虐我則仇。”

“而今,孤合四州之銳,聚諸部之雄,十萬步騎旌旗蔽日,大河以北盡附轅門,此非天授王道乎?”

“再看那曹阿瞞:挾許昌孱主而刻剝黎庶,假王師之名行僭越之實!兗豫流民南奔者不絕,黃河降書北投者日增。”

“寒閹遺醜,孤早晚必擒之!”

袁紹笑聲再起。

一席話,以《尚書》確定王道標準,用十萬步騎實證“天授王道”,將兵力優勢、異族歸附、豪強投誠包裝為“仁德撫民”的結果,反襯曹操“暴虐失道”,以此論證唯己方才是天命所歸的王道之師。

相較於前幾日的酒宴,有黎陽十萬步騎映襯的袁紹,更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的袁氏梟雄之氣。

正說間。

一支騎兵自黎陽大營而出,直往袁紹和劉備所在土坡而來。

正是袁紹的騎兵大將、上將軍文丑。

文丑左右,則是提前返回黎陽大營的辛評以及辛評的兒子辛哲。

“末將文丑,拜見大將軍!”

文丑是個滿臉橫肉、虎背熊腰的大漢,眉宇間有肅殺之氣,舉手投足間更顯威猛。

袁紹面有笑意,頗有一種“自家兒子在同事面前長了臉”的得意。

“孤之上將文丑,比之玄德的關羽、張飛,如何?”袁紹撫摸美髯,又問及關羽和張飛。

劉備故作震驚:“文將軍之氣勢,非雲長、翼德能比。但云長、翼德若是齊上,文將軍定不能敵。”

言下之意:單打獨鬥關羽和張飛不是文丑對手,可若是二打一,文丑也招架不住。

用巧妙的話術,在袁紹面前吹捧了文丑。

袁紹大笑:“玄德過謙了。文丑雖有一夫之勇,但與關張二人頂多平手,來日若有機會,可讓關張二人與文丑比試一二,不論輸贏,孤都會重賞。”

劉備應聲附和:“謝大將軍抬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