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卻是暗暗蹙眉,顯然對袁紹的關羽張飛的評價不服氣。
只是袁紹當面,文丑又將這份不服按捺。
文丑懂分寸,給袁紹爭面子是文丑作為親信上將的職責。
若因袁紹一句話就高呼不服,不僅不會受到袁紹的誇讚,還會讓劉備誤以為袁紹“治下不嚴”。
【待離了大營,再與劉備計較。】
文丑藏下不服,恭謹的跟在袁紹身後。
袁紹又向劉備引薦道:“玄德,孤曾答應要分撥一營騎兵與你。此乃潁川辛哲,暫為騎營都尉,今後聽你調遣。”
潁川辛氏?
劉備的目光在辛哲和辛評二人間掃視,見二人面貌神似,頓知袁紹深意。
【袁紹這是不信我啊,是我小覷袁紹了。】
劉備初時的激動在見識了袁紹十萬步騎的聲威以及得知辛哲為騎營都尉後,蕩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是:謹小慎微。
與袁紹鬥,同樣要拿出在許都與曹操鬥時的謹慎。
而在營門口。
監軍沮授策馬而立。
見袁紹歸來,沮授不顧劉備在場,直言而責:“十萬大軍皆身系大將軍一人,大將軍本當持重。”
“而今大將軍不僅不以自身安危為重,反而還不與眾人商議,私下離營去見一介來路不明之人。大將軍可還記得宦官誅殺大臣的往事?”
沮授的責聲驟然響起,袁紹的笑容戛然而止。
純找事的吧!
袁紹的判斷沒錯,沮授還真是來找事的。
苦諫袁紹不要用顏良獨當一面,袁紹不聽,以至於顏良在白馬損兵折將,幾乎全軍覆沒。
還沒等沮授開口,袁紹又離開大營跑二百里去迎接劉備,將沮授氣得不輕!
沮授感覺自己就跟項羽身邊的范增一樣,勤勤懇懇的報袁紹的知遇之恩,袁紹卻嫌棄自己婆婆媽媽。
沮授又是個有傲氣的,既不願阿諛奉承,又不願曲意恭維。
得知袁紹不僅二百里親迎劉備還分撥一營騎兵給劉備,沮授的脾氣又上頭了,竟直接在營門口陰陽劉備,更將劉備喻作誅殺大將軍何進的張讓等宦官。
“沮監軍,玄德乃孤之貴客,不是來路不明之人!”袁紹強忍惱意,若不是劉備還在身側,袁紹早就發飆了。
沮授冷哼:“董承等人都死了,唯獨劉備還活著。為臣者不為君死節,反而還奔逃四方欺世盜名,要麼貪生怕死,要麼別有二心。”
【沮授對我的敵意,還真大啊。】
劉備握緊了馬鞭,但沒有出言自證。
被人誣陷時,若自證清白,就掉入了對方的陷阱。
越是解釋越是麻煩,甚至越抹越黑,稍有不慎又會被對方抓住語病。
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十六字真言:激化矛盾,把水攪渾,以毒攻毒,裝傻充愣。
暗暗給了徐庶一個手勢。
徐庶會意大笑:“曹賊為了能除掉左將軍,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竟連大將軍的身邊人,都甘願為曹賊的手中刀,世事果然無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