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沮授將劉備的“左將軍、宜城亭侯、豫州牧”定義為曹操矯詔,那麼袁紹的大將軍同樣得被定義為曹操矯詔。
在場文武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偽造了印綬的亂臣賊子。
若論大略,沮授的才識毋庸置疑。
可要論激化矛盾、把水攪混、以毒攻毒、裝傻充愣,沮授比不過自底層混出頭的劉備。
且又有流氓皇帝劉邦珠玉在前,誰還跟你規規矩矩的坐而論道?
一時之間。
沮授便成了眾矢之的。
起先與沮授爭吵的顏良等人,也顧不得劉備是個“外人”了,再次與沮授爭吵。
“盡放狗屁,沮授你懂個毛!”
“大將軍乃天子冊封,與曹操何干?”
“放你的狗屁,少在這兒礙手礙腳,耽誤俺砍曹操的頭!”
“癟犢子玩意兒,盡說屁話,吃飽了撐的!”
“再嚷嚷俺一刀捅了你!”
“.....”
眾人越懟越粗鄙,氣得沮授脖子都赤紅了。
再看劉備,不僅氣定神閒,還斜著眼瞥沮授。
“夠了!”
袁紹再也看不下去了,拍案而喝。
劉備沒來的時候袁紹還能忍,劉備來了還爭吵不休,袁紹不要面子的嗎?
眾人見袁紹發怒,這才止了爭吵。
然而這也只是表面,一個個暗地裡依舊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總想挑對方的毛病。
“孤意已決!”袁紹拔劍起身,一劍砍斷案桌一角:“再有阻孤渡河者,有如此案!”
袁紹不想再聽眾人爭吵,更不想被劉備看輕而讓劉備以為堂堂大將軍竟然御下不嚴,直接表現出了“王者”應有的“霸氣”。
而效果同樣明顯。
沮授、田豐等人慾言又止,跺腳嘆氣;顏良、文丑等人皆高呼“大將軍英明”,歡呼雀躍。
顏良、文丑二人更是請命為先鋒,誓要生擒曹操。
袁紹又有意讓劉備見識河北軍容的強盛,看向劉備:“玄德可願與顏良、文丑一併渡河,以報曹阿瞞相逼之仇?”
劉備不假思索:“我與曹賊不共戴天,夙夜難眠。今又受大將軍厚禮相待,又豈敢不盡力?願與二位上將軍同渡黃河,斬曹將於陣前,獻首級於大將軍帳下!”
“好!”袁紹撫掌大笑:“有玄德相助,定可生擒曹阿瞞!”
又喚顏良文丑近前,取軍令與二人:“曹阿瞞焚棄白馬而逃,乃心怯也。今以文丑為主將,顏良為副將,引騎兵五千、步卒四千,速往延津北岸與郭圖、淳于瓊二人合兵,渡河攔截,不得有誤!”
二人皆是興奮領命。
尤其顏良,得到了一雪前恥的機會,恨不得立即飛渡黃河生擒曹操。
袁紹又單獨取軍令與劉備,道:“玄德可引本部騎兵與二將同行。你為左將軍,不可屈居二將之下,雖與二將同行,但可不受二將約束。”
袁紹也是人精。
若讓文丑節制劉備,劉備或會因為屈居人下而不盡力。
而給了劉備自由,劉備敢不盡力?
劉備亦知袁紹用意,再次誓言要斬殺曹將以報袁紹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