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26章 認真龐統登場

聞言。

諸葛亮不由長嘆。

龐統所言,諸葛亮不是不懂,在當丞相的十餘年中,有個叫楊顒的亦曾勸諫。

然而。

自街亭之敗後,諸葛亮不敢再輕易委事於眾人,逐漸養成了事必躬親的習慣。

雖然回到了十八歲,但常年養成的習慣不會因此而消失。

兼之如今局勢,危如累卵。

諸葛亮更不敢掉以輕心,生怕讓劉備會再次兵敗而失陷妻子將士。

故而這段時間,諸葛亮的壓力很大!

事必躬親,可讓諸葛亮儘可能全面的掌握每個細節,繼而降低劉備兵敗而失陷妻子將士的風險。

“士元,你打算何時與亮共事?”

諸葛亮再次問出了這個問題。

論天賦論悟性,龐統遠勝于徐庶、簡雍、孫乾、糜竺等人。

雖然只歷練了數月,但龐統的治事水平,早已趕超了跟著劉備多年的簡雍、孫乾和糜竺。

“孔明,我好心勸你,你反要讓我勞累!”龐統頓感無語:“若非看堂嫂面,我定不會勸你。”

諸葛亮不由笑道:“士元與亮,同氣連枝。亮雖然想秉執綱目,但想讓泰山之重化為鴻毛,不能沒有士元相助啊!亮當向將軍舉薦!”

雖然口稱不願勞累,但龐統沒有再反駁。

一者是龐統歷練數月,理論和實踐有了結合,對實務有了深層次的認知。

二者是龐統在數月對劉備的考察中,認可了劉備的志向和德行。

三者是龐統見諸葛亮事必躬親、晝夜勞累,著實於心不忍。

兼之今日又見諸葛亮所思過於注重【量才為用】,而忽略【教化治世】,頓知諸葛亮近日的壓力大到連談論理想都顧不上了。

真讓諸葛亮累出病來,非龐統所願。

見龐統不再反駁,諸葛亮大喜,起身挽住龐統手臂:“有士元相助,亮無憂了。可與亮同往見將軍。”

龐統推開諸葛亮的手臂,故作“嫌棄”道:“我不習慣與人把臂。此時若見將軍,孔明你今夜又要熬夜校核文書了。先忙正事,今夜方可飲酒酣睡。”

諸葛亮大笑:“是亮思慮不周。許久未與士元比試,今日正好一試。”

作為與諸葛亮齊名的荊楚俊傑,龐統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遠不及有五十四歲厚重的事後諸葛亮,但又遠勝于徐庶、簡雍、孫乾、糜竺等人。

認真狀態的龐統,效率強得可怕。

黃昏方至,曹宣的文書和賬冊全部清點校核完畢。

“若非士元在,亮又得熬夜校核了。”

諸葛亮活動筋骨,頓感神清氣爽,既有龐統準備出仕劉備的喜悅,又有龐統分擔壓力的愜意。

“孔明,切莫高興太早!你該好好想想,要如何給左將軍一個合理的解釋。”龐統嘴角泛起笑意:“現在的我,身份可是你的伴讀書僮。”

諸葛亮大笑:“左將軍一向器量寬宏,若知士元不再隱藏身份,左將軍高興都還來不及,又豈會責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