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36章 劉備謀主,謀盡天下:前有陳登,後有諸葛亮

陳登問及劉備斬殺車胄的原因。

劉備嘆道:“斬殺車胄,本非我願。實乃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言畢。

劉備又將參與衣帶詔一事、吳碩來下邳、許都方面傳出衣帶詔名單、車胄擺鴻門宴等等諸事,說與陳登聽。

知曉了箇中隱情,陳登亦不由一嘆:“先前孫策遣兵來襲時,我曾讓功曹陳矯向曹司空告急求援,欲請曹司空調玄德公入廣陵。”

“袁曹對峙,難分高下;江東孫策,又勇而無備。假使玄德公能奉詔令南下與孫策爭鋒,或可乘勢起於江東,再立基業。”

“只可惜,世事變化無常,被董承、吳碩等人一攪合,我為玄德公的謀劃,無用矣。”

劉備不由動容。

雖然陳登的謀劃因為衣帶詔事洩而無法實施,但陳登的心意依舊令劉備感動。

劉備不由感慨萬千:能與元龍為友,何其有幸!

陳登心性豁達,只是片刻間又走出了憂嘆,問及劉備北上的真實意圖。

劉備側頭看向立在身後的諸葛亮和黃忠,引薦道:“元龍,此乃琅琊陽都人,故泰山郡丞諸葛珪次子諸葛亮諸葛孔明,乃是我新拜的軍師中郎將。”

“此乃荊州中郎將,南陽人黃忠黃漢升,奉荊州鎮南將軍的命令,暫時以客將的身份在我麾下效力。”

“另有一軍師中郎將襄陽人龐統龐士元,以及一軍師潁川人徐庶徐元直,皆是與孔明自襄陽千里來投。”

陳登肅容行禮。

劉備剛登岸時,陳登就覺察到了諸葛亮和黃忠那不凡的氣度,但因與劉備敘舊且劉備又未主動介紹,陳登也沒多問。

此刻得知兩人的身份,陳登亦不由驚訝。

觀諸葛亮樣貌,頂多二十。

然而劉備卻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足見劉備對諸葛亮的器重。

若非有大才略者,劉備不可能單獨設定軍師中郎將的。

而劉表派中郎將黃忠給劉備當客將,同樣讓陳登嗅到了不尋常。

再聯想到衣帶詔及斬殺諸事,陳登有了猜測:劉備跟劉表結盟了!

在陳登與諸葛亮和黃忠見禮後。

劉備又道:“孔明料袁紹被曹操擊敗,故而勸我趁勢起於河北,保其險要,鎮撫諸胡,外結劉表孫策,內修政理人和;待天下有變,則可集河北之眾南下靖難。”

“而在斬殺車胄後,孔明又勸我佈告諸縣,陳述緣由,先取得義理上的支援;而後聲稱返回涿郡教學,不再過問廟堂之事,藉此機會,溫養名望,結交豪傑。”

此話一出。

陳登對諸葛亮的才略更為驚歎。

如此年少,竟能對天下局勢剖析如此?

袁曹對峙,雖然看似勢均力敵,但大部分的官吏士民都認為曹操敵不過袁紹。

只有少數英才俊傑,深入剖析了局勢後才斷言曹操亦有獲勝的機會。

但能直接斷言袁紹會被曹操擊敗,且還獻策讓劉備趁勢起於河北的人,諸葛亮是陳登聽過的見過的第一人!

斬殺車胄後的應對,更令陳登暗暗叫絕。

此策一出。

即便曹操能看破真相,也無法阻止諸州縣士民對劉備的同情。

而急於取得義理上支援的袁紹,更會推波助瀾,甚至於將劉備“不負操而見疑於小人”誇大宣傳,藉以貶低曹操在諸州縣士民中的名望。

等劉備帶著數萬人跑到河北,袁紹為了表現出對諸州縣士民的重視,來個出鄴城二百里迎接劉備都有可能。

局外人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更可能是競爭對手在買流量。

【玄德公有諸葛孔明相助,定可立足於北方,我無憂了】

陳登由衷的為劉備高興。

虛假的朋友:既怕朋友吃苦,又怕朋友開路虎。

真正的朋友:不懼己身涉險,而更願助其騰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