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
坤甸城。
說是城,其實相當於一個鎮,常住人口,數百,不到一千。
這些人大多是做工的人,沒有選擇自己種田,在種植園,紡織所,兵造所,工造所等地方工作。
“排好隊,不急,人人都有。”
今天是每月月初分發生活物資的時間,在農植所外已經排起了長隊。
不只是住在城裡的人要在這裡領,家在城市附近的人也會來這裡領。
其他地方的人,在各自的村,鎮等地方領取每月的物資。
主要是領取布匹(衣服),紅糖,食鹽,油,胡椒等物品。
選擇布匹可以多領一些,領取衣服就少領一些。會針線活的領布匹回去能多做些衣服。
除了這些物品,像卻鍋碗瓢盆,蓑衣,農具等物品的可以登記領取,不屬於每月分發的物品,但這個時候可以領取。
糧食,不需要每月這個時候分發的而是在每次收穫水稻後,都會給民眾留一部分。
現在糧食豐富,根本不缺。
民眾平時自己獲得的肉,比如自己打獵來的野豬肉,捕魚得到的魚,等都屬於自己,不需要上交。
這使得,民眾閒暇時會去嘗試打獵,捕魚,獲取肉食和油。
還有民眾自己獲得水果,也是自己的。這個熱帶雨林地區,野生水果很多,現在容易得到。
菜的話,每家都有自留地,用來自己種菜,種些調料。
民眾自己抓來養的野豬,野鴨,野雞,魚等,都屬於他們自己的。
所以,要想生活過得更好就要更勤快,會比別人吃得好許多。
在城裡,港口等常住人口多的地方,由官府組織,搭建專門的地方提供平常需要的菜,調料。
官府組織捕魚,打獵後,會同意發放,一般需要輪流著來。
官府還有建養豬場,雞場,鴨場,以後肉足夠了,蛋有了,機會每月分發一些。
之前買來的兩千多隻雞鴨,都統一餵養著。短期產生的蛋,會用來孵化,暫時吃不到雞蛋,鴨蛋了。
只能去找找野雞,野鴨,還有它們的蛋。
這些措施,只是短期的做法,等人口多了,就會慢慢放開,併發行錢幣,讓貨物進行流通。
現在人少,好管理,這樣效率更高。
兩天後。
海上,李家的船隊來了。
時隔兩個月時間,終於來了,
這次是李彥盛帶隊過來的。
“鄭兄,別來無恙。”
“彥盛老弟,辛苦了,來,先休息休息。”
“哈哈,不辛苦。正好在家歇了一段時間,出來走走。”
鄭寬明顯感受到李彥盛這次的態度親切了許多,應該是李家答應聯姻的事情了。
果然,沒多久,李彥盛就說到了此事:“鄭兄,鄭家與李家的親事,我們李家答應了,不過此事需要低調,保密……
我堂兄李彥昌,下個月就能過來,還有其他幾個長輩會一起來,到時候先把親事定下來,再找適合的時間成婚……
呵呵,鄭兄,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相信李家和鄭家聯合,對我們都是極好的事情……”
聽到這個訊息,鄭寬是高興的,有了李家的幫助,鄭家以後發展會更快,更順利。
兩人相談甚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