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玄眼中爆發出毫不掩飾的欣賞精光。“好!”
他低喝一聲,右掌虛虛懸於自己面前的酒盞上方寸許距離。
掌心隱隱有赤紅色的毫芒吞吐,肉眼可見的灼熱氣息瀰漫開來。盞中那琥珀色的酒液彷彿受到了無形的攪動,驟然翻湧沸騰起來,濃郁的酒香被這精純的炎陽真氣一激,瞬間變得愈發醇烈、霸道!“請!”兩隻鑲銀酒盞重重地撞擊在一起,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二人同時仰頭,將盞中那滾燙的烈酒一飲而盡!
“嘶——!”烈酒入喉,如同一道熔金的火線,帶著灼燒般的甘冽,自咽喉直貫而下,猛烈地衝入丹田氣海。饒是以張小凡的修為,也忍不住發出一聲低沉的讚歎,“好酒!好烈的酒!”
畢玄撫掌大笑,古銅色的臉上浮現出幾分自豪:“此乃我突厥王庭秘釀‘金狼血魄’,取天山之巔萬年冰川融水,配以草原初生牛犢最純淨的頭道乳汁,佐以野生百花蜜,深藏於地底窖中,吸收大地精氣,歷經三載寒暑方成!嶽兄既喜,今夜當盡興!”
他親手抱起陶甕,再次為兩人的酒盞滿上。
此時,侍從已將篝火架起。乾燥的紅柳枯枝在火焰中噼啪作響,釋放出特有的香氣。
一隻肥碩的羔羊被架在篝火上,金黃色的油脂滴落到通紅的炭火上,騰起陣陣帶著焦香的白色煙霧,與濃烈的酒香、肉香、奶香、囊餅的麥香交織在一起,在這荒涼的大漠深處,構築起一片充滿人間煙火氣的溫暖角落。
夜風拂過,將這誘人的氣息送往更深的荒漠。
張小凡撕下一條烤得外皮金黃焦脆、內裡鮮嫩多汁的羊腿,肉質入口即化,濃郁的肉汁混合著香料的氣息在口中迸發他忽然舉盞道:“今日得遇畢兄,實乃幸事。可惜...“
畢玄會意,沉聲道:“各為其主罷了。“他摩挲著酒盞邊緣,“明日...“
“明日事,明日論。“張小凡打斷道,“今夜只論武道,不涉國事。“
畢玄聞言大笑,重重點頭。
二人推杯換盞,時而切磋武學心得,時而縱論天下英雄。篝火映照下,兩位宗師的身影在沙丘上時隱時現。
“嶽兄適才那一刀勁力內斂至極卻又沛然莫御,實乃畢某生平僅見。“畢玄撕下一塊饢餅,蘸著馬奶酒送入口中,“若非我以炎陽真氣護住經脈,恐怕此刻已受內傷。“
張小凡搖頭笑道:“畢兄過謙了。你那一式猶如烈陽焚天,若非我以內冰勁抵消七分熱力,這條手臂怕是已經廢了。“他抬起右臂,上面灼痕猶在,“即便如此,餘下三分熱力仍讓我吃了苦頭。“
畢玄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嶽兄竟能同時駕馭山海兩種截然相反的刀意,且轉換間毫無滯澀,這份修為,放眼天下不出三人。“
夜漸深,星垂平野。侍從們悄然退至十丈之外,唯恐驚擾這場難得的酒局。風沙嗚咽中,隱約傳來二人的朗笑與碰杯之聲。
大漠晨光,金輝遍野。
篝火餘燼未冷,天邊已泛起魚肚白。張小凡負手而立,望著初升的朝陽,衣袍上凝結的晨露在陽光下閃爍如珠。
“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張小凡舒展筋骨,渾身關節發出清脆的爆響,“與畢兄論武論道,當真快意。“
畢玄拂去衣上沙塵,古銅色的臉龐在晨光中更顯剛毅:“若嶽兄不棄,我突厥願以十萬部眾相奉,請嶽兄入我突厥。“
張小凡聞言輕笑,目光投向遠方連綿的草場:“山野之人,只愛清風明月。榮華富貴...“他隨手抓起一把沙土,任其從指縫流散,“不過如此。“
畢玄正要再勸,忽聞急促馬蹄聲由遠及近。一名信使飛身下馬,跪地時激起一片沙塵:“稟武尊!昨夜大汗遭韋孝寬部將李穆夜襲,營寨大亂,各部損兵折將,傷亡慘重,正向婆娑川撤退!如今韋孝寬率大軍緊咬不放,大汗處境危急,命我等前來懇請武尊速往救援!“
“什麼?!“畢玄周身氣息驟然暴漲,腳下沙土瞬間化為琉璃。他猛地轉頭看向張小凡,眼中赤芒吞吐:“嶽兄可要阻我?“
張小凡搖頭,衣袍在晨風中獵獵作響:“我也該告辭了。“話音未落,人已如蒼鷹掠起,幾個起落便消失在晨霧之中。“他日有緣,再與畢兄論武!“
畢玄長嘯震天,月狼矛凌空飛入掌中。信使抬頭時,只見武尊身影已化作赤虹貫向西北,所過之處沙石盡熔。遠處突厥大營號角連天,萬千鐵騎正如潮水般湧向煙塵起處。
長安方向,張小凡踏草而行,忽聞身後傳來悶雷般的馬蹄聲。他駐足回望,但見大漠盡頭煙塵蔽日,隱約可見赤色旌旗獵獵飛揚。腰間霸刀輕顫,似在回應遠方那沖霄戰意。
長安城,唐國公府內。
晨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入唐國公府正堂。張小凡卸下沾滿風塵的斗篷,露出內裡一襲靛青色勁裝,腰間霸刀雖已歸鞘,卻仍散發著若有若無的寒意。
李淵連忙讓下人燒水,自己則備好熱茶相候。茶香氤氳間,李淵聽著張小凡說著與武尊畢玄論武之戰,面上神色難掩嚮往:“大哥與畢玄一戰,真是驚天動地,乃是近十年最璀璨的一戰。可惜小弟無緣得見,實在遺憾。“
張小凡輕啜香茗,眼中閃過一絲追憶:“畢玄的炎陽真氣確實了得。待你突破宗師之境,我讓你親身體會何為大宗師。“他忽而促狹一笑,“只望屆時莫要嚇破了膽。“
“哈哈哈!“李淵聞言長身而起,只見他雙臂一展,周身真氣鼓盪,衣袍獵獵作響。堂內懸掛的字畫無風自動,案几上的茶盞竟憑空升起一寸,懸而不落。一股山君巡嶺般的威壓瀰漫開來,連門外值守的侍衛都不由自主地後退了半步。
“好!“張小凡目光如電,右手在案上輕輕一按。那懸空的茶盞穩穩落回原處,激盪的氣勢頓時如潮水般退去。張小凡細細打量後頷首讚許,“真氣凝實,神意貫通,看來未曾懈怠。“
“大哥教誨,豈敢辜負。“李淵笑容忽斂,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解開繫帶,一面鎏金令牌在陽晨光中熠熠生輝。令牌正面五爪金龍盤旋,龍睛處嵌著兩粒紅寶石;背面“文淵通徹“四個篆字銀鉤鐵畫,邊緣雲紋中暗藏防偽的符文。
“舅舅本欲親手交給大哥,但奈何新君初立,百廢待興。舅舅他老人家根本脫不開身,只能讓我轉交給大哥。“李淵雙手奉上令牌,“持此物可直入宮禁文淵閣,大哥所求典籍盡在文淵閣中。“說道這李淵猶豫片刻,“近來太子...不,是新君與舅舅政見多有不合,宮中暗流湧動,大哥入宮時還需多加小心。“
張小凡指尖輕觸令牌,只覺入手沉甸甸的。他摩挲著令牌邊緣的雲紋,淡淡道:“楊兄有心了,至於宮中些許螻蟻,若有歹意,拂去便是。“
窗外傳來晨鐘聲響,驚起簷下棲鴿。張小凡抬首望向皇宮方向,目光似已穿透重重宮牆,落在那座藏盡天下典籍的樓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