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靖明

第129章 朝局暗湧

就在兩乘四人抬的轎子一前一後剛停至武清伯府門口時,便引起了藏在暗處番子檔頭的注意。

自打張鯨掌印東廠後,東廠活動甚為活躍,在偌大的一個北京城裡幾乎是做到了無孔不入。

番子檔頭定睛一看,只見轎中先下來的是吏部右侍郎魏學曾,然後又是禮部左侍郎王希烈。

若是換做前兩代,武清伯門前這兩客人番子檔頭可能會不認識,但眼下萬曆年卻不是如此,隨著小皇帝內廷權力大攬,默肯張鯨深入辦事,如今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是沒有一個番子不認識的。

近來京城可謂是多事之秋,番子檔頭不敢大意,連忙叫來手下吩咐道:“你們在此處把這兩個人都給爺都盯緊了,爺去去就回!”

離武清伯府不遠處有一酒樓,名叫慶雲齋。這是座矗立在離棋盤街西口不遠的三層木樓,原是前朝吏部郎中的私邸。

成華年間被改作酒樓時,掌櫃的特意保留了前庭那株百年銀杏。

此刻只見銀杏樹前的周圍到處散落著零星乾枯的葉子,平白增添了幾分寒寂,而三樓懸著的“太白遺風“匾額卻在暮色裡泛著幽光。

慶雲齋二樓雅間垂著湘妃竹簾,似乎影影綽綽能看見官員們烏紗帽的輪廓。但此處真正的玄機卻在三樓——這裡不設散座,五間雕花月洞門各自通向獨立院落,暗合五行方位。

最東邊的“觀隱閣”今天有些格外安靜,兩個扮作酒保的皂衣番子看似在門外漫不經心的徘徊踱步,實則眼神無時無刻的都盯著門口

觀隱閣內,八寶格里的宣德爐青煙嫋嫋。只見東廠提督張鯨踞坐在黃花梨螭圈椅上,他面前的黑漆案几擺著一副荷葉邊的定窯瓷盤,裡頭盛著切得極薄的羊頭籤——這是慶雲齋不外傳的秘菜,取未足月的羔羊臉肉,用茉莉花再燻足六個時辰。

“廠公,武清伯府的眼線到了。”簾外傳來壓低的聲音。

張鯨沒抬眼,細長的手指捏起酒盅。他喝酒的姿勢很怪,總要把酒杯在掌心轉一圈才入口。

“讓他進來吧!”

片刻,剛剛還在武清伯府外的番子檔頭小心翼翼地掀開門簾鑽入閣內。

“不用行禮了,直接說事兒吧!”

未等番子檔頭行大禮,張鯨先開口打斷了他,後者呆怔了一下,趕緊點頭躬要稱是。

在這位東廠主子面前,外面再神氣囂張番子檔頭此刻也不得不曲腰躬背,彬彬有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