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靖明

第96章 承上啟下

祖師殿供奉的是該宗開山祖師,大多是禪宗系統。

殿中央是禪宗初祖達摩左側是禪宗六祖、實際創宗人慧能,右側是制定《百丈清規》的百丈懷海。其他宗派也有仿照禪宗,建造祖師殿紀念本宗奠基人的。

羅漢堂供奉的是五百羅漢,定睛一看,就可以發現這裡大堂以“田”字形佈置,內有四個小天井,光瞅樣子就能發現十分精巧。

法堂是法海寺中僅次於大殿的主要建築。禪宗稱演說大法之堂為“法堂”,而其他宗派稱此為“講堂”。

這時敬香拜佛的已經差不多了,一如和尚心裡早有個念頭,此時見李太后一上午種種表現,心下更加斷定李太后確實是篤信佛教,不是裝模作樣之人。

於是說道:“太后,老衲有一事兒,不知道該講不該講!”

“啊!大師請講!”

如心和尚語重心長道:“如今佛教凋敝,佛法散盡,要想重建佛法,需得重修佛寺!”

李太后蹙眉思索了一會兒,說:“這事兒得從長計議。”正要站起身來準備返宮,忽然門外有人來報:

“啟稟太后娘娘,武清伯李老太爺求見。”

“啊,快請!”

李太后即忙肅衣整冠。

如心師傅見狀只能先行告退,片刻,只見一位約摸六十歲左右的年紀,身著一襲蟒衣的白髮乾瘦老頭兒風風火火走了進來。

“哎,閨女,咱可想死你了!”

李偉一眼瞥見自己的閨女李太后,頓時情緒激動又顯得侷促不安,情緒激動是因為兩人有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侷促不安則是李偉今日來藏有心事。

按大明國禮,李偉是李太后的臣子,他應該給李太后下跪,但是又按大明家禮來看,李太后得給李偉下跪,這倒讓李偉一時為難了起來。

李太后見自己父親愣在原地,一時怔怔出神,不知道在想什麼,趕緊主動起身給父親蹲了個萬福,親自把李偉扶到一張披有大貂椅上坐下,說道:

“爹,這裡不是宮中,又沒有外人,您不必拘禮。”

“好,好,咱聽閨女的。”李偉忙不迭聲回答。

“爹,你怎麼來了?”

“聽說你來法海寺燒香拜佛,咱特意趕過來相見。搭幫著咱也在菩薩面前磕幾個頭,燒一爐香。”

李偉回答,接著東張西望,看到寺院裡陳設琳琅滿目,每一件都非常考究,不由得羨慕地說,“這些和尚們的鋪排,竟如此華貴,咱武清伯府上,比起這裡來,不知道寒酸了多少。”

旁邊慈寧宮掌事牌子車成,聽了一笑,說道:“李老太爺要是看著這些傢俱不錯,待會兒都搬了去。”

按平常來說,車成決然是不敢如此在李太后面前這樣說話的,但他今日發現李太后心情不錯,才鬥著膽子說道。

李偉眯眼覷著車成,一咧嘴便露出了滿口的黃牙,他熟絡地說,“你車公公總喜歡拿咱開涮,這些物件又不是你的,你才這麼大方。”

“不是我的,也不是寺裡的嘛,車成把身邊茶几上一塊杏黃色繡凰鋪墊揭起抖了抖,說,“老太爺您再仔細看看,這是哪兒用的?”

李偉伸頭細看,哈哈一笑:“啊!我說你車公公為何如此大方,原來這些都是大內的物件。”

“對呀,太后來,這法海寺裡的物件哪個擺得出來?”

車成一面說著,一面看李太后的臉色,“您老太爺看中的,都是從宮中搬來的。”

“咱說呢,這些東西怎麼就看著眼熟。”

這時李太后變了臉色,睨了一眼車成。後者立馬躬身退下。

李偉操著一口濃重的山西口音,人又生得乾巴,怎麼看都不是一個福相。

若是脫掉身上蟒衣換上尋常裝束,走在街上,活脫脫就是一個討吃貨,誰能看出來他是當今大明第一皇親。

關於李偉的發跡史,偌大的北京城可謂無人不曉,說得神乎其神。

言道他骨像奇偉,異日定能大貴,位極人臣!

李偉是順天府漷縣人,從小就在莊稼人堆中長大,屬於是大字不識,長到十五歲,因家中生計實在糊弄不開,就跟著幹泥瓦匠的父親學了一門手藝。

俗話說得好“家財萬貫,不如薄藝隨身”,有了這宗手藝,李偉雖不能置田買地,卻總還能尋幾個小錢來養家口。

李偉每次一見李太后,總是習慣的說起從前,目的就是拉近父女之間的關係。

“閨女啊,咱二十一歲娶的你娘,當年你娘十年了都懷孕不了,你爹我是無所謂啊!但你娘卻整日擔憂的不行,一天到晚到處求神拜佛。

三十里外的觀音娘娘廟,她差不多每月都要跑去兩三回,也可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第十一個年頭,肚子裡終於有了訊息。

十月懷胎,分娩的頭一天,你娘夢見一朵五色祥雲飄進房中,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端坐雲頭,俯身朝她點頭微笑,慌得她趕忙下拜,人還沒拜下去,卻見觀世音菩薩一抬手竟放出一隻七彩鳳凰。

那鳳凰繞屋飛了一圈,上下蹁躚,然後落在她的懷中不見了。

第二天胎氣一動,你娘便生下了你!

於是爹給你取名李綵鳳,應的是你娘夢中的吉兆。

你啊,從小就聰明伶俐,剛學會說話就能善解人意。

小時候你就長相還有氣質,都與村子裡的其他女孩兒迥然不同,爹知道你將來定能大富大貴!”

李偉這番說詞,李太后不知已經聽了多少遍,起初她還覺得新奇,但聽得次數多了,也就開始煩起來了。

“爹,不要再說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