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的衛兵說此處離趙軍陣地已經很近,擔心附近有埋伏,勸他回營,白起擺了擺手,剛轉過一個彎,發現一小隊趙兵圍在小溪旁,而那惶急而響亮的吼聲就來自小溪裡。
趙軍很快發他們,紛紛操起長矛長戟圍將過來,白起這邊只有五人,而對方有十八人,但他絲毫不懼,提一柄大刀奔殺將過去,隨行衛兵也提長槍殺上。
狹路相逢,勇者勝。
經過一翻鏖戰,白起以少勝多打敗了敵人,趙軍拋下十一具屍首落荒而逃,白起滿身血汙,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他顧不得處理傷口也不去追敵,拋下大刀,在小溪中仔細尋找,發現四隻硃紅色的蛤蟆,全都翻了白肚,另有一隻血色金眼的蛤蟆還活著,發出吼聲的正是這未死的小傢伙。
血蛤受了傷,趴在溪邊哀聲叫喚,見到殺氣騰騰的白起走近,突發人言,說你只要救我一命,我助你破了趙軍繼滅趙國,不過你一切須得聽我的。
白起十分震驚,知這隻血紅蛤蟆是神物,認為是上天派它下來相助自己,當即答應它的要求,小心翼翼捧起來帶回軍營養傷。
後來,傷好後的蛤蟆給白起獻上妙計,白起一一照做。
秦軍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白起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趙軍吸引進秦軍主力構築的袋形埋伏圈;然後從側翼派出兩支奇兵,一支為輕兵兩萬五千人,長途跋涉,繞到趙軍背後,奇襲了趙軍的最後一道防線百里石長城。
百里石長城所在的山脈突兀橫亙於平原之上,一邊通往長平前線,另一邊通往趙國大後方。趙軍由於一味進攻,重兵集結前線,導致後方兵力空虛,秦軍趁趙軍沒有防備,將其奪佔,使得長平的趙軍與後方斷絕,這是趙軍陷入危機的開端。秦軍出其不意的穿插到趙軍背後,襲佔百裡石長城防線,這完全歸功於白起聽從神物的吩咐深藏不露,避實擊虛。
在秦軍奇襲百里石長城的同時,長平的正面戰場秦軍卻一副節節敗退的樣子。八月,一心尋求決戰的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採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脅制趙軍,楔入趙軍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括完全沒有意識到在他前面,有一個巨大的口袋型的秦軍預設陣地,此時白起派出另一支奇兵,突然出現在趙軍背後,利用地形將整個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趙軍陷入包圍。
陷於重圍的趙括連殺八名都尉以穩定軍心,命令數十萬趙軍從各個方向衝擊秦軍壁壘,卻始終不得突圍。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趙軍的戰勢危急,只得構築壘壁堅守,以待救兵。
秦昭襄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聽從白起的建議,下達全國動員令,徵調秦國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應戰,加封應徵者爵位一級,他親赴河內督戰,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軍心動搖,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
神獸蛤蟆對白起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並且趙人於我有毀家殺妻殺子之仇,須得盡數坑殺。”白起於心不忍,蛤蟆怒說你之前答應一切聽從我的吩咐,這才獲得大勝,難道勝利之後就將我的話當作耳邊風嗎?
白起想起自己的諾言,只好按照蛤蟆所說,使詐把趙降卒四十萬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計程車兵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這一戰,白起活埋趙國四十萬降卒,震驚天下,人們便給他起了一個“殺神”的稱號,當時夜啼小兒聽到白起的名字,都即噤聲。
然而,白家的子孫都知道,坑殺趙國四十萬人並非白起之意,乃神獸蛤蟆的計策,因此他們稱呼這隻通體紅色的蛤蟆為“殺神蛤蟆”。
後因趙國的平原君寫信給其妻子的弟弟魏國的信陵君,委託他向魏王發兵救趙,於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發兵救趙,魏王派晉鄙率十萬大軍救趙。但由於秦昭襄王的威脅,魏王只好讓軍隊在鄴城待命。信陵君為了救趙,只好用侯嬴計,竊得虎符,殺晉鄙,率兵救趙,在邯鄲大敗秦軍,才避免趙國過早滅亡。
當年九月,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為八千人)秦軍。白起病癒,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
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仍稱病不起。由於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立即啟程。三月後,秦軍戰敗訊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於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嘆:“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
一直跟在身旁的殺神血蛤說,長平之戰,我讓你將趙軍全部坑殺,你卻心軟放生二百餘名年幼士兵,壞了氣運,不但未能滅趙,反令王賜爾劍,命矣!
白起老淚縱橫,說他很後悔殺了四十萬趙軍,如果能重來一次,他寧願沒有救下蛤蟆。說完自殺。
時為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
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憐惜他,鄉邑地方都建祠祭祀。
蛤蟆心下惻惻,對白家眷屬言曰它要給白將軍陪葬,守護其陵。白家後人便按照吩咐,在潼關縣修建這座墳墓。
眾人聽了,無不動容,沒想到歷史上聲名卓著的白起將軍竟然還有這樣一段未被史載的野史秩事。
靜寂中,暗道那邊突然傳來一絲聲響,該是鬼王渡的人進入河伯廟,周蒼低低噓了一聲,打了個手勢讓楚棠去門後守著。
楚棠躡手躡腳來到暗道門後,豎起耳朵傾聽那邊動靜。撇去雜音,有兩壓低了聲音的交談斷斷續續傳進耳內。
“搜了個遍,王八羔子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難道已經逃了”
“渡主,會不會他們已經給神獸滅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