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丞相府坻。
“丞相,今日朝堂之上,多謝丞相出言相救,不然我等此時已是無頭之鬼。”
劉三吾等三人拱手作揖道。
“各位大人不必如此,胡某不過是具實直抒,往後科舉還要依賴各位大人。”胡惟庸還禮道。
“只是不知,丞相為何同意南北榜一事?”
“若是今後都是如此取仕,將來朝廷不就得養著一批無用之人?”
“是啊丞相,南方學子的文章歷來比北方學子要好上許多。”
“這樣一來,北榜上的學子比南榜再差,也能入朝為官,這於公於私都無益啊。”
見幾人依舊面帶不解之色,胡惟庸呵呵一笑。
“幾位考官只管科舉,卻不知其中深意。”
“明面上,陛下是為了不失北方百姓入朝為官的心,實際上是為了養一批北方官員,以此來平衡朝堂。”
“至於能力如何反而是其次。”
“陛下要的是自己的附庸,而不是某個集團的附庸。”
“只要足夠對陛下忠誠,能夠和南方抗衡,能力不出眾也不是什麼大事。”
“自古至今,天下都是皇帝的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這點,各位大人難道還想不明白嗎?”
胡惟庸一番話,頓時讓劉三吾幾人醍醐灌頂。
“其他的胡某也不敢多言,至於分榜取仕,這都是陛下已經決定好的事情。”
“陛下的脾氣各位也知道,這時候上去反對,那不是上趕著把脖子伸到陛下面前嗎?”
“只是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北方官員越來越多。”
“慢慢的,南方官員的話語權就會越來越小。”
“這點幾位不用擔心,不是還有我胡惟庸嗎?”
胡惟庸自信的笑了笑,劉三吾等人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只是那個新走馬上任的御史陳良,他攤丁入畝的國策可是深深打動了陛下。”
“將來陛下若真要實施這項國策,必然會重用此人。”
“呵呵,各位大人多慮了,一個小小的御史,對各位構不成什麼威脅。”
“這次南北榜事件,即使沒有這個陳良,也會有其他人。”
“劉大人,他現在不也是翰林學士嗎?你可是老臣了,難不成還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御史?”
此話一出,劉三吾頓時心領神會。
陳良不過新官上任,又是北方人,皇帝再怎麼欣賞他也不會與他特別親近。
更何況陳良還是北方人,現如今朝堂之上畢竟還是南方人主導。
僅憑陳良這幾個北方籍的官員,如何撼動的了南方集團?
想到這,劉三吾幾人頓時眉頭舒展,喜笑顏開。
“更何況,還有新入翰林院的南方學子,比如陳安,他可是今年南榜的新科狀元。”
劉三吾猛然一拍腦殼。
“對啊!我怎麼把陳安給忘了!他可是今年的新科狀元!”
“那陳良不過也才探花,就被封為翰林學士和御史言官。”
“陳安新科狀元,按理來說應被封為翰林院編修,是從六品。”
想到這,劉三吾頓時喜上眉梢,當即站起身告辭。
“各位大人慢走,胡某就不送了。”
與此同時,另一邊。
陳良剛入翰林院,沒走幾步便碰上陳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