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朱元璋當庭悉數江南官員貪墨一事,並且話裡話外都指向藍玉的花船。
雖然並未明說,但滿朝文武心中都有數。
“此次,咱調派監察御史,同陳良一併下江南。”
“不查處問題,你們也就不用回來了。”
朱元璋這一句話可謂是下了死命令,眾人心中一凜,當庭接旨。
此時,眾人紛紛看向武將佇列裡的藍玉。
只見藍玉面色陰晴不定,似是想要發作,卻又在按耐自己。
“藍玉這下倒黴了。”
“花船之事已經馳名日久,陛下怎麼會突然想起徹查此事?”
“不清楚,天威難測,也許是藍玉做的太過分了吧。”
眾人紛紛猜測,而站在最前端的胡惟庸等人卻是心中一動。
“陛下突然查花船之事,恐怕是為了陳良能順利推行國策。”
“若是花船上的官員全都被查處,江南恐怕難以有人能阻止陳良。”
“陛下竟然為了陳良,不惜得罪藍玉這樣的元勳大將。”
眾人心中猜測的同時,一部分身居高位的官員低聲對胡惟庸不是說了些什麼。
只見胡惟庸嘴動了動,幾人紛紛點頭。
就在此時。
“翰林學士兼御史言官陳良。”
“臣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江南水患,擾民良久,幸,良有良計,祛除水患,然良行事霸道,以至釀成過錯,百姓死傷數人。”
“今,朕著爾再下江南,推行國策,務要功成。”
“若功成,兩功並賞,不成則二罪並罰,爾宜知悉。”
“欽此!”
“臣接旨謝恩!”
見朱元璋竟然鄭重其事的擬了一道旨意,眾人一個個臉上頓時陰晴不定起來。
“陛下竟然下旨了!而且還自稱朕!”
“可見陛下如今是認真起來了。”
“意味著陳良此次是帶著尚方寶劍,要想對付他難上加難。”
“他有旨意在身,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說是奉皇命。”
“丞相,這下子接了旨,這下不同以往了,還要繼續支援他嗎?”
只見胡惟庸嘴巴動了動,幾人皺了皺眉。
“陳良,咱可親自下了一道旨意給你,你要是還幹不成,就真的不用回來了。”
“臣必不負陛下所託!”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掃向群臣。
“爾等對此次陳良下江南推行國策有什麼看法?”
見朱元璋問起,群臣不禁腹誹。
“你旨意都下了,還問我們什麼意見,我們tm敢有什麼意見?”
“怎麼,還指望我們和你對著幹?那你還不把我們九族當消消樂消了?”
心裡這般想,表面上自然不敢這般說。
只見群臣一個個恭賀起來。
如聖上英明之類的話傳入朱元璋耳朵裡。
看著這些人,朱元璋心中冷笑。
他自然不相信群臣是真心恭賀,反之,他們恨不得陳良在江南摔個大跟頭。
“陛下,陳良盡忠職守,為國操勞,兩番親下江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