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吃乾飯。
每次考後不合格者,重打軍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軍棍三十下,驅逐出戰兵隊,降為輜兵。
現在堡內的輜兵都是老弱男性,甚至還有婦人。
從新兵掉落輜兵,是非常丟臉的事情、。
不單單是名聲,更關係到待遇問題。
輜兵和戰兵那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存在。
同時,以後每兩月一考,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應的處罰措施。
一次原等,可以免責。
二次原等,打五棍。
三次原等,打十棍。
五次以上原等不進者,打三十棍,驅逐出戰兵隊,降為輜兵。
一切視軍士成績而言,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連隊長伍長都要受處罰。
以刀盾兵為例,他們持盾牌時,能舞動遮蔽住自身為下等。能試刀衝入槍陣內為中等。令他們持牌與長槍兵對打,打得對手不及反手為上等。
武長風近期還造了一批標槍,這用以刀盾兵使用。鍛造槍尖需要鐵,自然是用從周全宗那邊要的鐵。
而鐵匠是自來就有的。
就是那些當初建造新堡的匠人。
這批匠人中有些根本不是木匠和石匠,當初為了吃飽飯,賺點錢,便隱藏手藝,冒充石匠,在其他工匠的配合下,便混進來了。
好在幹活都不錯。
新堡建設完成後,武長風根據匠人的種類,按照不同權重分配糧食。
鐵匠的待遇自然是最高的,也正因如此,這些隱藏身份的鐵匠才暴露了出來。
武長風當時差點笑出聲。、
倒是不用出去尋找鐵匠,拿來就用。
甚至,武長風還在這群人中,發現一個會鑄炮的傢伙。
叫吉慶,相當喜慶的名字。
這手藝本來應該是軍營的匠人,據他說,他並沒有軍籍,而是跟著叔叔學習的技藝,他叔叔沒後人,本來也是要接替叔叔進入軍營。
但最後因為某些原因,沒進去,便流落到勁勇堡來幹活。
武長風差點脫口而出:早說你會搓義大利炮啊!裝什麼《國家寶藏》!
也算是讓武長風撿到寶了。
而刀盾兵開始訓練投標槍,以二十步為標準,如能命中掛立在那裡的三個銅錢。中一個,下等,中兩個,中等,中三個,上等。一個不中,為不合格,便要捱打軍棍了。
這個標準遠低於戚家軍的考績練習,不過武長風不急,慢慢來。
用他的話說:本官要的是標槍手,不是人肉攻城錘!
長槍兵同樣也是如此,他們練習長槍,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內。
在擂鼓時,他們飛身挺槍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後,如有三次可以將孔內的木球刺於槍上,便為上中。兩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沒有,而且試槍時的手法、步法、身法、進退之法不嚴謹,便為不合格,軍棍侍候。
這種等級賞罰制度出來後,每個軍士都有了一定的危機感,而且還將自己隊內每個人都視為了競爭對手,不過這種良性的競爭氛圍是武長風樂於見到的。
古時的冷兵器作戰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為了鍛鍊各人腰力,武長風還吩咐工匠們做了一批石鎖,讓這些軍戶每天都要鍛鍊數十下。
使用冷兵器計程車兵訓練還好,有章法,有步驟,可以透過不間斷訓練,獲得肌肉記憶。
訓練有成果後,閉眼睛砍敵人都能撂倒幾個。
刀盾兵與長槍兵的練習容易,火銃手的練習則比較困難。
這個兵種不單單需要訓練,更是需要用銀子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