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一輛黑漆馬車緩緩行駛在官道上。車內,魏昶君背靠軟墊,指尖輕輕敲擊著扶手。
夜不收低聲彙報著。
“徐三郎、楊三槐、沈槐三家殘餘族人乘船逃亡,水師還在繼續追擊,至東海,刺殺案諸人遭遇風暴,沉船兩艘,餘人還在繼續逃往爪哇方向。”
魏昶君目光微垂,神色平靜。
“散發通緝,懸賞捉拿。”
“是。”
夜不收點頭,隨即從懷中取出一份密報。
“江陰方面,青石子已按計劃推進革新。”
“青石子總長抵達江陰後,暗中走訪七日,選定兩名典型代表,貧寒學子劉三槐,佃農羅大。”
夜不收展開文書。
“劉三槐屢次被縉紳子弟當街羞辱,羅大則因欠租被周家逼得賣兒鬻女。”
魏昶君微微抬眼。
“青石子是如何動員的,要記錄成要點。”
“農會大院集合佃農、學子、工匠,青石子總長親自登臺宣講。”
夜不收沉聲道。
“他讓劉三槐和羅大站在臺上,講述自身遭遇,臺下百姓群情激憤,當場高呼公審。”
“目前首批清算十二家縉紳,按罪狀輕重分三等處置。”
夜不收翻動文書。
“強佔田地的,罰沒家產,流放邊疆墾荒三年;欺壓佃戶致死的,遊街三日,再流放十年,通敵走私的,斬立決。”
魏昶君沉默片刻,緩緩點頭。
“百姓反應如何?”
他需要看到百姓的浪潮席捲,這件事也必須要自下而上。
“公審當日,臺下人山人海。”
夜不收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當陳德喊出下等人也配審判我時,百姓險些衝上臺撕了他。”
其餘幾名夜不收紛紛眯起眼睛,他們從沒忘記,自己等人也是泥腿子出身的‘下等人’!
魏昶君望向窗外,江南的稻田在陽光下泛著金色。
這些地主、文人、商人,在江南這樣的膏腴之地,只需十年,便會成為新的門閥。
必須保持革新代謝,但......尺度要把握好。
他收回目光。
“傳令青石子,江陰試點繼續推進,但需注意三點。”
夜不收立刻執筆記錄。
“第一,流放邊疆者,若表現良好,準其子弟代父返鄉,但本人永不得入仕。”
魏昶君聲音平靜。
“第二,追繳的田產,七成歸農戶,三成留作農會公田,用於賑災濟貧。”
他頓了頓。
“第三,公審臺常設,百姓可隨時遞狀,但每案必須證據確鑿,不得濫殺。”
夜不收筆尖一頓,鄭重應下。
“是。”
彼時魏昶君展開輿圖,看著逐漸擴充套件開的江陰十二鄉動員範圍,眉頭逐漸皺起。
“太慢了。”
魏昶君的手指重重按在輿圖上,沿著江陰向外劃了一個圈。
“江陰只是開始。”
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
“應城、衡坪、宿州、寧波,江南所有富庶之地,必須全部動起來。”
夜不收立刻點頭。
“屬下這就去傳令。”
“慢著。”
魏昶君抬手。
“告訴青石子,江陰的經驗要總結成冊,立刻送往各府縣。”
他指向應城。
“這裡縉紳最多,先拿他們開刀。”
又點向衡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