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第95章 不是,皇帝這麼猛的嗎?官紳一體納糧都敢碰?

空印案發,劉先生閉門不出,就已經令的無數人,對劉先生冷言冷語了。

這要是再把這奏章一上,怕不是很多人,都要往劉先生家大門上潑糞了。

這等事,還是讓咱來吧,”

朱元璋笑著說道,直接把話給挑明瞭。

為眾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劉伯溫既然想要為國做事,做實事,做好事,那他這個皇帝,就該對其進行遮護。

劉伯溫的面容不再平靜,眼窩都有些發熱。

什麼是聖主明君?這就是聖主明君!

這種感覺是真好。

這樣的上位,誰又不想為其做事,乃至於是賣命呢?

以往,覺得自己最多不過三兩年好活,且死了也就死了,沒有什麼好可惜好留戀的劉伯溫,此時忽然的就不想死了,想要活他個五年,十年,二十年!他覺得,到了那個時候,大明肯定會大變樣。

他很想看看那個時候的大明,會變成什麼樣子。

會不會出現洪武盛世!這大明的建立,有自己的一份努力,洪武盛世裡要是也能有自己的一道身影,想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劉先生,咱這裡想要在今後,改一下稅法……”

劉伯溫今日不來見自己,最近幾日,朱元璋也是準備把劉伯溫找來,就一些事情商議一下的。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這句話套用在治理天下上,倒也能勉強說的過去。

如今的大明,已經過了打天下的階段。

如今的主要任務,是把這亂糟糟的天下,想方設法的給治理好。

用強力手段,來掃除蟲豸,把那些不信邪的殺個人頭滾滾,這是必須的。

但卻不是唯一的手段。

殺過之後,緊跟著需要有相應的手段,來進行治理天下。

用更好,更合理的制度,來取代原來不合理的制度。

這才是正確的辦法。

不然只是一味的殺,制度上面不進行相應的調整,只能管一時。

用不了多久,就會故態復萌。

甚至於這個時候壓制的有多狠,今後開始反彈時就有多厲害。

如今,朱元璋做的就是殺人之後的制度建設。

正在那裡滿心感動,並期望自己能活一個大年紀,今後好好看一看大明盛世的劉伯溫,聞聽皇帝說出來的這話,頓時一個激靈。

心中的那些美好感受與期望,瞬間就消失了一個無影無影無蹤。

一時間,竟有種汗毛都要豎起來的感覺。

無它,實在是上位涉及到財政稅收等相關的事情時,往往會弄出一些驚人之舉。

“上位,三十稅一已經夠低了,真不能再低了!”

在說這話時,劉伯溫的心肝都在顫。

上位出身寒微,成為了皇帝后也沒有忘記百姓。

當初制定正稅時,力排眾議,堅持制定了個三十稅一。

這稅率是真夠低的了。

就這皇帝隔三岔五,還不是給這裡免稅一年,就是給那裡免稅兩年。

上位如此做的本意自然是好的,目的是想要少收稅,給眾多百姓們手裡多留一些。

堅決不像元朝那樣盤剝,搜刮百姓。

可這稅,並不是說越低越好。

太低了一樣會出現各種問題。

三十稅一真的已經夠低了,只能滿足朝廷的各項正常開支,要是再低,朝廷的運轉只怕都要出問題了!朱元璋都被劉伯溫這像是突然間,被踩了尾巴的貓的反應給驚到了。

愣了一下後,才反應過來,劉伯溫為何會是這般大的反應。

這鍋在自己身上。

想想自己之前的種種作為,朱元璋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好在是連著當了幾年和尚,要過幾年飯的人,當年練就的厚臉皮還在,基本功極其紮實。

所以別人也看不出來。

“不是減稅,是加稅。”

朱元璋這話一出口,劉伯溫緊繃神經放鬆了下來。

原來不是又要減稅,是要加稅。

自己是白擔心了!這感情好!

早該對稅收進行調整了。

朱元璋留意到劉伯溫的這些變化,想想自己之前的種種過於理想化的作為,越發覺得自己以往在財政上過於天真了。

稅收是政府機器的經濟基礎,國家獲取的稅收,需要在一個合理的空間,太低或者是太高都不好。

太低的話,朝廷手中沒有錢,影響正常運轉。

導致朝廷無法完成,諸多朝廷的職能。

比如國防,基礎設施建設,救災賑濟……繼而引發更大的災難。

不說這些宏觀角度,單說和納稅密切相關的百姓們,正稅過低,他們一樣會直接承受痛苦和損失。

朝廷和各地官府,需要的錢是有個最低額度的。

不是說你把稅定的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正稅過低,那麼地方上就會出現各種苛捐雜稅。

苛捐雜稅的名目可就太多了,也很混亂,各地官府收起來那是一點都不手軟。

畢竟苛捐雜稅這些,基本收了之後,都被他們自己用了。

等於說,正稅制定的低,並不代表著百姓們的負擔就變低了。

甚至還會因此而變重。

歷來盤剝百姓,最令百姓痛苦不堪的並不是正稅,而是各種層出不窮的苛捐雜稅。

既然已經認識到了這方面的不合理,那朱元璋自然是要想辦法,對其進行調整。

提高正稅,減少或者是徹底取消各種苛捐雜稅。

讓稅收變得合理,符合大明的實際情況。

如今大明才開國,正是打基礎,制定各種合理政策的好時機。

開國時定下的各種政策,很多是會流傳下去的,影響深遠。

哪怕很多在後面會根據現實情況,出現各種應有的改變。

但根子卻不是那般好改變的。

所以,重來一次,朱元璋要儘自己的能力,把這些給做好。

“咱準備提高正稅,取消地方的諸多苛捐雜稅。”

朱元璋對劉伯溫說出了他的打算。

劉伯溫腦子開始飛速運轉,思索皇帝所說的這話。

片刻後開了口:“上位這個決定很英明。

若能弄出一個合理的額度,處處落到實處,不論是對朝廷,還是對底下的眾多百姓,都有很多好處。

不過,在真的開始實行時,需要多方留意。

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在提高了正稅,取消了各地的苛捐雜稅後,那些人接著巧立名目,繼續收苛捐雜稅。”

朱元璋點了點頭,認同了劉伯溫的這個說法。

對於現在的他來說,提高正稅,免除苛捐雜稅這些都不算太難做。

只要找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正稅稅率,今後施行時,再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增加或者減少,或者先按照標準稅率進行徵收,後面開始多退少補,基本上都能有個差不多。

最難做的就是,如何將這些切實的落實下去。

並杜絕加徵了正稅後,地方上換個名目,接著收取苛捐雜稅。

這個要是不能解決,那樂子可就太大了。

百姓的負擔不僅不能減輕,反而還會因此加重,將會和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

關係到百姓們的錢袋子,以及肚子的事,需要慎之又慎。

很多事,自己這裡不過是隨口一句話罷了,可落到眾多百姓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能把人壓得粉身碎骨的那種。

好心辦壞事的事情,不能再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件事劉先生回去沒事了,多多考慮一番,爭取找出一個比較合理的徵收標準出來。

各項事情,都儘可能思慮完善了,咱們這裡再找個地方實行。

一開始,先在一府之地試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寶貴經驗。

等到各方面都沒什麼大問題後,再開始向全國鋪開。”

試點是個好辦法,朱元璋自然會將之拿來用。

這都是後人的寶貴智慧。

這諸多的寶貴智慧,才是他在現代十五年最大的收穫。

劉伯溫眼前一亮,迅速的開始思索起來,越是思索,眼睛越亮。

只是簡單一句話,卻讓他回味無窮,宛若醍醐灌頂。

“上位這辦法好!大善!”

他猛的在腿上一拍,出聲稱讚,和平日裡儒雅的樣子,有著強烈反差。

“不過上位,這些還不能太著急。

提高正稅,取消雜稅有一個前提,需得清賬田畝,清理隱戶。

需得知道我大明有多少人,每個人有多少地,地是好地,還是貧瘠之地。

各地主要種植些什麼,產出又有多少。

理一理賬,把家底摸清楚了才好做這些。”

片刻之後,冷靜下來的劉伯溫望著朱元璋給出了他的建議。

治大國如烹小鮮,有些事適合烈火猛燒,可有些事,只能小火慢燉。

這裡面的度,以及做事情的先後順序需要掌握好。

不然很容易出大問題。

眾多的百姓是最脆弱的,稍不留意,就會讓無數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朱元璋點頭,劉伯溫說是老成持重之言。

清丈田畝這事,勢在必行。

接下來就接著破格招收大量學子入國子學讀書,主攻算術,培養大批有專業知識的學子。

為今後清賬田畝做準備。

如今國子學內的這些學子,其實就是他為清丈田畝所準備的。

不過要先用在稅務上了。

好在有了算術啟蒙,培養一些能計算田畝面積的學子,不算什麼太難的事。

見到上位心中有了計較,劉伯溫便要起身告辭,今日他來見上位所想要問的事,都已經有了著落,可謂是收穫了足夠的意外驚喜。

卻不妨朱元璋又對他說出了驚人之語。

“劉先生對官紳一體納糧怎麼看?”

劉伯溫:???!!!。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