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第190章 朱元璋:咱在現代留過學

這個讓他們,感到最為吃驚最不願意接受的事情就是,皇帝在不讓君與士大夫共天下這上面,表現出來的決心。

在此之前,透過皇帝的種種表現,很大一部分人可以說都已經知道了,想要讓朱元璋同意君與士大夫共天下並不容易。

朱元璋在這種事情上,可謂是鐵了心。

可是,別管怎麼說,終究還是有著一些希望在的。

可現在朱元璋卻說出這種話來,等於說是直接明擺著告訴了所有人,在他這裡實行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就是一個奢望!根本不可能。

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死了這個心。

甚至於皇帝還將宋朝,對外接連戰敗,很是憋屈的罪過,都給歸結到了君與士大夫共天下這件事情上來。

這是何其不公!

簡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為什麼就不能看看,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帶來了多少的好處?若不是君與士大夫共天下,有那麼多的讀書人願意為大宋官家同生共死。

兩宋豈能有三百多年?在這上面,可以說超過了唐朝!“陛下,君與士大夫共天下,是有著很多好處的。

君與士大夫共天下,也同樣出現了很多的名臣,如包拯,韓琦,范仲淹,王安石……”

有人忍不住在這個時候開口,對朱元璋說了起來。

說起這些名臣,那是報菜名一樣的如數家珍。

對朱元璋不能實行君與士大夫共天下,並且還這般詆譭君與士大夫共天下,他們是不能忍。

非常看不下去。

有必要在此時,為這個事兒來證明。

“大宋文風昌盛,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頂峰……”

“然後呢?有什麼用?

還不是被人打的丟盔棄甲,屢戰屢敗,終宋一朝都沒有收回幽雲十六州。

連西夏那邊都能弄出去,建立政權。

不停的賠錢。

還和什麼遼人結為兄弟之邦,種種事情不夠丟人嗎?對外各種的屈辱求和,各種的捱揍。

對內則重拳出擊,作威作福。

怎麼,你們想讓我大明也變成這個樣子?你說說,那麼多的名臣,怎麼就沒有讓宋朝站起來呢?”

朱元璋語氣不善,帶著毫不掩飾的鄙夷與譏諷。

“陛下,這事情需要從多面去看。

比如宋朝的繁華,至今無人可敵。”

又有人出來說道,要為宋朝正名。

當然,說是為宋朝正名,準確的而言,是為君與大夫共天下正名。

向朱元璋說,君與士大夫共天下有多好。

“繁華?宋朝是繁華,可宋朝的繁華是怎麼來的?

宋朝的繁華,是強幹弱枝給弄出來的!

彙集天下財富於汴梁,你說汴梁能不繁華嗎?汴梁繁華,可其餘地方呢?只汴梁繁華有什麼用?

繁華能當飯吃,能抵得住金人南下?瘋狂的強幹弱枝,金人鐵蹄南下,攻破汴梁,一下子就把這繁華給踩踏了個乾淨。

把大量的金銀財富,大量的糧草物資都給擄掠一空!宋朝元氣大傷,地方上想要起兵,都難以獲得糧草物資。

全都肥了金人!

還有,別的朝代建立之後,都會輕搖薄賦,與民休息,各種減稅。

咱大明建立之後也同樣是如此。

可是,窩囊廢宋朝呢?這些事兒,那是從沒幹過!一直都是收取著高昂的賦稅,供養著皇帝,供養著士大夫!這就是它的繁華!這樣的繁華要它何用?咱深以為恥!”

朱元璋氣勢愈盛,坐在龍椅之上直接開懟。

若是在以往,這些人與他說這些話,他還真不好和他們相爭。

會覺得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很有道理,宋朝確確實實繁華。

君與士大夫共天下,也的確出了很多的名臣。

可是,在現代留學歸來後,再聽到這些人的這些言論,他是要多不屑就有多不屑。

這些人再想透過這些話來忽悠他,不可能了!

開口的人,又一次被朱元璋懟的啞口無言。

就連那些,原本想要開口聲援,從這方面來吹一吹宋朝,吹一吹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好處的人,心裡面有著諸多的疑惑。

這皇帝現在,怎麼越來越不好對付了?

知道的怎麼越來越多了?這麼多的彎彎繞,居然都能瞭然於胸。

這怎麼都不像朱元璋應該有的水平!

如此想著,很快,大部分人心裡都有定論。

不少人都將目光望向了那一直默不作聲的劉伯溫。

必然是劉伯溫這個叛徒,這個文人之恥,所幹出來的事兒!

將這些說給了皇帝聽!這些好多都是他教給皇帝的!

可惡,當真可惡!你說還有一個好好的文人,怎麼就當了皇帝的走狗?

劉伯溫站在這裡,忽然感覺到背上有些發涼。

根本不用去看,他就知道是一個什麼情況。

一時之間,心裡面那是有苦難言。

這些人是真冤枉自己了,這些絕對不是自己給上位說的。

咋能這樣冤枉人?自己太冤了!可是,這種事情上,他又不敢多說什麼。

只能是一聲不吭,將這些都給預設下來,他們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

反正左右不過是一些蟲豸罷了。

也就這樣的蟲豸,如此沒有見識之人,才會到現在都覺得,當今陛下水平不夠。

許許多多的事兒都不瞭解。

還把陛下當成一個要飯花子,當成一個放牛娃來看待。

覺得陛下粗鄙,覺得陛下沒文化。

這樣想的人那可是太蠢了!蠢得簡直無可救藥的那種。

這些人心裡面充滿了眾多的傲慢與偏見,根本就不願意去正眼看上位。

這樣的蟲豸,被他們記恨就記恨吧,成不了什麼大事兒!

反正這些年來,自己暗中不著痕跡的為陛下背的鍋已經夠多了,也不差這一個了。

劉伯溫如今多少是有點兒蝨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的架勢。

鐵骨錚錚的李善長,原本在聽到這些人開口後,還想主動的站出來接著怒斥這些奸邪小人,揭露他們醜陋嘴臉。

為陛下張目。

但這個時候,聽到皇帝所說的話後,就默默的將那即將出口的話都給嚥了回去。

並暗道了一聲精彩。

上位現在,越來越深不可測了!這一番,直懟這些人肺管子的話,自己可說不出來。

上位所言,比自己所想的還要更加的精彩,更加的讓那些人心裡面難受。

被朱元璋接連懟了之後,沒有人再在這件事情上唧唧歪歪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就詞窮了,沒有話來對付皇帝了。

他們這些人,最擅長的就是打嘴仗。

黑的都能給說成白的,怎麼可能會沒有辦法來去爭辯?主要還是因為現在場合不對。

而且與他們進行爭辯的人也不對。

如今的狗皇帝,不僅僅見識多,越來越難以忽悠。

更為重要的是,這傢伙是真的能翻臉不認人。

皇帝都已經把話給說到了這個份上,要是繼續據理力爭,把狗皇帝給惹急了,辯論不過他們,直接把人給殺了,那這事兒他就不好了。

這等事情,絕對是狗皇帝能幹出來了。

所以說,對待這些人,在不少時候就不能太講理了。

太講理了反而不好,容易讓他們蹬鼻子上臉。

“太子的年齡也不小了,今後中書省以及六部所有臣子,先到文華殿把政務彙報給太子,讓太子進行處理。

咱這邊查漏補缺。”

朱元璋望著這些人,公佈出來了一個新的決定。

本來這個決定,他是準備過段時間再說,再開始實施。

可誰讓這些人,這般的不知死活,這樣的跳臉呢?胡惟庸這個丞相,也又一次不老實了呢?

既然如此,那自己便也不和他們客氣了。

送給他一份大禮,讓他驚喜驚喜吧!果然不出朱元璋所料,在他開口說出了這話之後,在場的這些人,大多都是先是一愣。

繼而有不少都是神色出現了很大的變動。

這其中,反應最大,且面色變得最快的人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就是有水平,只聽自己這麼一說,在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自己對他所說的這些話,意味著什麼。

這件事,看起來只是讓自己家標兒,開始直接上手處理政務。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對於胡惟庸而言,等於說是自己又從他那邊給分走了很大一部分中書省的權力。

讓他這個丞相的權力變得更小了。

原本這六部,還有眾多的官員,很多事情都是彙集到中書省,而後再到自己這裡來。現在,卻是讓他們先稟告給標兒,後面自己再處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