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咱這個大明皇帝,就是國子學的祭酒了!”
國子學內的廣場之上,朱元璋提高聲音望著眾多匯聚於此的眾國子學師生出聲說道。
他的手裡,拎了一個木質的擴音器的。
哪怕在此之前,由皇帝親自擔任國子學祭酒的事兒已經傳開了。
很多國子學的學子,都得到了這個訊息,併為之議論紛紛,歡欣鼓舞。
可這個時候,聽到皇帝當著他們這麼多人的面,親口向他們宣佈這麼個事情。
眾多國子學的學生,還是禁不住為之歡喜起來。
原本眾多匯聚一堂的幾千師生,沒有交頭接耳的。
可這個時候,在朱元璋說出這話後,響起了一片歡喜的議論聲。
朱元璋把眾多學子的欣喜收入眼中,心中同樣開懷。
從眾學子們的反應來看,自己這個皇帝還是挺招人喜歡的。
自己來擔任國子學的祭酒,同樣也令得許多學生歡迎。
對於天子門生的名頭,還是有很多人在意的。
“說實話,咱一開始時,並沒有想著來當這個國子學的祭酒。
可是,咱更沒有想到,在國子學裡面,居然有這麼多人面獸心的禽獸!
有這麼多的該死之人!居然如此這般歪曲咱的意思!如此喪盡天良,喪心病狂!不知廉恥,枉為師表!殘害眾學生!”
聽到皇帝開口提起這事,再想起最近一段時間裡,那接連去世的同窗。
這段時間裡,那變本加厲的課業等嚴苛要求。
以及朝廷所公佈出來了,金文徴這些人幹出來的事兒。
有人心有慼慼,有人怒髮衝冠。
有人恨不得這會兒出去,對著金文徴,魏朝他們這些人的皮,呸上幾口濃痰。
就沒有見過這樣的狗東西。
尤其是原本對於金文徴等人,還是相信,很是尊重的學生們,心情更加複雜,愈加憤怒,傷心,不敢置信。
“現在,這些狗東西都被咱給殺了!這些狗東西死有餘辜!讓他們來國子學當老師,是給了他們天大的臉面。
天地君親師,這是多大的責任,又是多大的信任!可他們,卻幹這些事兒來!你們都是咱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人才。
是我大明的儲備人才,今後的棟樑。
你們這些人才,咱不允許被這些無恥之人殘害!雖然懲治了這樣的無恥之徒,可有了這前車之鑑,咱還是放心不下。
咱怕再有畜生,對我大明的人才,我大明的希望動了歪心思!想要進行戕害!
所以咱思來想去,覺得還是由咱這個皇帝,來擔任國子學祭酒比較好。
讓咱看看,還有哪些賊子,膽大包天,膽敢再做出種種畜生的事情,來殘害我大明學子!”
“陛下聖明!”
“祭酒聖明!”
朱元璋這一番話,說的不少學子心情激盪,忍不住出聲喊了起來。
能有這樣一個陛下,當真是他們的福分!
陛下已經用他的實際行動,來向世人說明了,國子學有多麼重要。
陛下對國子學有多麼的重視。
由陛下親自來坐鎮,看還有哪些狗賊,敢接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陛下萬乘之尊,日理萬機,卻能為他們的這些學子,做出這等事情,這般把他們的生死給看在眼裡。
他們是何其幸運!“這位學丞,你們也都認識了吧?
沒錯,他不叫吳行,也不叫吳坤,他就是咱的三兒子。咱大明的晉王!也是咱派到國子學裡,好好看看國子學是一個什麼情況,幫咱打理國子學的人!而今見到了那些人的真面目,咱是萬分慶幸,把咱兒子被派遣了過來。
不然,可真就被這些無恥狗賊給欺騙了。
不知道會被這些狗賊們,把我國子學給敗壞成什麼樣子!將我大明的人才,給殘害成何等模樣!
今後,他還在國子學這裡當學丞。
咱不在的時候,就讓他幫著咱多看看國子學。
看看還有沒有人,再敢行此無法無天之事!”
朱元璋說著,指向了坐在他不遠處的晉王朱棡出聲介紹。
聽到朱元璋這話,無數師生的目光都投向了晉王朱棡。
陛下有先見之明啊!
很多人的心情,都覺得啊十分的奇妙。
他們居然和晉王殿下,一同在這國子學裡待了這麼久!
尤其是那些被晉王殿下所教授的學生,心情更是奇妙。
原來,之前教他們的吳先生,居然是陛下的親兒子!
連陛下的親兒子,都對算術有如此造詣,還能屈尊降貴來到這裡,教授他們算術。
可見的算術,果然是正圖!果然受到陛下重視,今後應當更好的去學習算術!“你們宋司業,你們今後一樣要尊重。
他這個祭酒當的還是很好的。
是咱要當祭酒,才讓他從祭酒的位置上下來,成為了司業。
並不是說他做錯了事情,咱才不讓他當這個祭酒,這點兒需要和你們眾人說清楚。”
朱元璋知道,宋訥這次從國子學祭酒的位置上下來,哪怕是自己擔任了祭酒,若是不把一些話給說明白。
也必然會令一些人,對宋訥有想法。
從而影響宋訥在國內學裡面的威望,不利於今後宋訥在國內學裡開展工作。
所以,朱元璋必須要在此時,將一些話給說清楚。
“我知道你們有很多人,都覺得宋司業過於嚴苛,制定出來了一系列的學規。
治學如治軍。
這點,咱今日都給你們說明白了。
嚴格治理國子學,是咱給出來的指示。
知道為什麼咱一個要飯花子,能從那等亂世之中殺出來嗎?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咱注意軍規軍紀嚴格執行軍法,約束手下將士。
讓他們打仗之時敢於拼命,但平日裡卻不擾民。
張士誠,陳友諒等這些人,單這點兒上就遠遠比不上咱。
所以他們死了,咱活了。
咱不僅活了,咱還開創了大明,成為了皇帝!
知道為什麼你們的國子學的學子,能不用經過科考,就直接授官嗎?
就是因為你們宋司業,成為了國子學祭酒後,制定出來了一系列嚴格的規定,對你們嚴加管束,督促你們學本領。
能從這國子學裡走出去的人,那都是有真才實學在身上的。
可以委以重任。
所以,你們才能被授官!咱要的是真正有真才實學的人,咱務實不好虛。
而這些嚴格的學規,就是保證你們能學本領的一大保障。
很多人,都是有惰性的。
咱知道,除了少數的變態之外,大部分的人都不想主動的去吃苦。
在很多事情上,明知是對的,也難以一直嚴格的要求自己。
大多不過是奮發圖強兩三天,緊接著便會再度變得懈怠……
過上一段兒時間,再奮發圖強個兩三天。
能一直不用別人督促,就能勤奮好學的人真不多。”
聽到朱元璋說這些話,很多學子面有異色,一時之間,就覺得皇帝成了他們的嘴替。
關於這個奮發圖強兩三天,很快便會懈怠的描述,簡直是太正確了!
簡直就是他們的真實心態。
“所以在這個時候,學規以及嚴格管教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需要用它們,幫助你們來克服懶惰。
在這幾年時間裡抓緊學本領。
不好好學本領,接下來怎麼能當官?咱又怎麼放心把那麼多的重任,交到你們手上?
所以,接下來是國子學學規依舊會嚴。
依然要讓你們的宋司業來狠抓!不要妄想享福。
來到國子學這裡,就是讓你們來學習本領的。
不是讓你們來享樂的。
如果是享樂,那就別進國子學的大門!”
朱元璋的聲音,變得有些嚴厲起來。
說的很多學生為之肅然。
“當然,國子學以往有些地方,也確實有些不太合理。
比如食物定量,別管人的個子大小,食量多少,別管你能不能吃飽,或者是吃不完,都是同樣多的飯。
再比如,專門把這食物做的不好吃。
以此來磨礪意志。
這些在咱看來就有些不合理。
所以咱當了國子祭酒後,這件事兒馬上就要進行一個改變。
今後,食物敞開了來供應。
吃不飽可以再次去打,而吃不完的人,也可以少打一些飯。
但是咱卻有一點要求,那就是吃多少打多少。
剩菜剩飯,絕對不允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誰要是吃不了那麼多,卻想要多吃多佔,打的多吃不下,進行浪費。
那可就要抓典型了!
浪費是可恥的,尤其是對食物的浪費,更是可恥!是真的不當人子!”
對於皇帝所說的話,在場的絕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浪費飯確實是可恥!再結合著當今聖上早年的經歷,從他口中聽到這些,那是一點都不奇怪。
也有很多人為之歡喜不已。
太好了,今後終於能吃飽了!
不說國子學,以前的飯菜好吃不好吃,單單是定量這點就很不友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