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看到小萬曆那一刻,第一反應就是小萬曆又闖禍了,也瞬間明白了小萬曆的意思。
“你……留下,其他人先出去,另外……把門關上!”沈念說道。
很快。
屋內就剩下沈念與小萬曆兩人。
沈念連忙起身,走到小萬曆面前,就要躬身向小萬曆行禮時,小萬曆擺手道:“沈卿,朕乃微服出巡,不必拘禮!”
說罷,小萬曆坐在一旁的茶椅上。
“沈卿,為朕泡一壺茶吧,咱們閒聊片刻!”小萬曆摸了摸一旁茶臺上剛剛煮沸的開水。
“臣遵命!”
沈念將一邊泡茶,一邊說道:“陛下,喝完茶,臣將您偷偷送回宮,若讓聖母太后和內閣三閣老知曉陛下假扮書吏來到翰林院,恐怕陛下又要受罰了!”
小萬曆面帶笑容地看向沈念。
“沈卿,你不愧是朕的人,若是王錫爵見到朕這身打扮出現在翰林院,率先想到的一定是請元輔來此,然後再上奏抨擊朕一頓!”小萬曆靠在茶椅後的軟座上,姿態不像皇帝,而像一個怎麼舒服就怎麼坐的調皮少年。
沈念眼珠一轉。
“陛下,若臣所料不錯,您微服出巡,三位閣老應該是知曉且同意的吧!”
沈唸對小萬曆甚是瞭解。
他表現得如此愜意隨性,大大方方,外加有些炫耀的意味,定然是張居正允准了他這種行為。
“知朕者,沈卿也!”
小萬曆拿起沈念端過去的茶,一飲而盡,然後伸開雙臂,靠在椅子上,感慨道:“脫掉龍袍的感覺,真是自由,真是舒服啊!”
沈念微微一笑,並沒有指出小萬曆說此話犯了忌諱。
他知小萬曆不容易,若一直壓抑著他,他早晚會出現精神問題。
隨即。
小萬曆便興奮地將他準備扮作錦衣衛或胥吏(書吏、典吏、刑名吏、倉吏、庫吏、禮吏等),將京師各個衙門都巡視一遍的想法告知了沈念。
“朕如此做,乃是知紙上得來終覺淺,朕只有通曉各個衙門的執行規則,知曉他們的價值與難處,日後親政,才能用得順手,用得有效率!”
“陛下有心了,此乃我大明百官之幸,萬民之幸!”沈念罕見地拍了拍馬屁。
他聽到小萬曆說出此話,便知小萬曆已有了親政的心思,且想著透過努力,儘快達到能親政的能力。
對此,沈念無異議。
畢竟小萬曆親政是必然發生之事。
但是,沈念有些忌憚的是,小萬曆親政後,若當甩手掌櫃,令司禮監權勢再增,那對大明而言,可能就是一場災難了。
馮保雖然支援新政改革,但在他眼裡,永遠是將自己的利益排在第一位。
在他心中,可以對百姓好,但前提是不能削弱他的利益。
這與沈唸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此刻,沈念覺得小萬曆有些急於求成,想要儘快地掌控朝堂。
不過,沈念覺得,依照小萬曆目前的能力,最多也就是折騰數日,至少兩年之內,絕無親政可能。
……
隨即,沈念就與小萬曆閒聊起來。
沈念覺得可借這次小萬曆微服巡衙的機會,讓一些衙門官員改掉許多壞毛病。
於是,他便向小萬曆講起了京師各個衙門的趣事。
比如:通政使司的官員胥吏常有做事拖延的毛病,總是在黃昏時格外忙碌。
比如:太常寺的禮樂表演訓練多在放衙後進行,不太忙碌的光祿寺與太僕寺官員最喜去欣賞。
比如:三法司明和暗不和,經常性地因某個案件的稽核,拿著《大明律》吵架。
……
小萬曆聽得甚是興奮。
他最擔心自己巡視一圈,什麼都沒發現,而沈念一番話為他提供了諸多素材。
此舉,有助他更易於實現最終的目的。
……
一個時辰後。
在沈念許諾保密後,小萬曆離開了翰林院。
他之所以尋沈念,並非只是檢查一下能否被沈念發現,而是接下來他組建內操軍的想法,需要沈唸的參與。
這些計策都是馮保教給小萬曆的。
有些事情,沈念若能同意,三大閣老同意的機率將會增大許多,而即使三大閣老不同意,沈念也有能耐說服他們。
馮保一直不太喜歡沈念。
因為沈念“民為貴”的思想太重,且許多事情都與他對著幹。
但他知,沈念日後一定會成為小萬曆的左膀右臂,有些事情,無沈唸的參與,成功率將會降低許多。
……
接下來的幾日。
小萬曆迎來了他快樂的微服巡衙時光。
他先是去了從早到晚都很忙碌的六部,然後又逛了死氣沉沉的都察院,神神叨叨的欽天監,還去了胥吏每日都在重複做事的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之後,小萬曆還去了內廷二十四衙門中的惜薪司、鐘鼓司,見識了了底層宦官與胥吏的日常。
在沈念提供的素材幫助下,小萬曆寫了足足八篇文章,揭露各個衙門的缺失之處。
以往寫文章,小萬曆都非常被動。
因為寫完之後,面臨的是十餘名日講官的挑刺,總有人能找到毛病。
但這次,是他挑錯,且是真實存在的過錯,是張居正看後都要低頭承認內閣約束不嚴的過錯。
這讓小萬曆感覺到甚是舒爽暢快,感覺到皇權的至高無上。
……
三月二十四日,近黃昏。
小萬曆與馮保覆盤一番後,發現還剩下兩個衙門沒有去。
一個是五城兵馬司,一個是五軍都督府。
這兩處,便是馮保為小萬曆設計的找茬之處,也將是支撐小萬曆組建內操軍的根本理由。
小萬曆決定明日午後出發,且帶上沈念,讓沈念也看到大明京營防禦能力的不堪。
如此。
小萬曆籌備內操軍,打造精銳樣板,加強宮廷縱深防禦,增強皇權威懾力的目的才有可能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