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當宗室

第1234章 循序漸進

沒能得到預料中的高階爵位,王子輝心中的失落固然有,但卻也沒到怨恨不滿的地步。王子輝是一個聰明人,何況他現在身處的不是大明而是英國,而且跟隨查理二世不遠萬里來到歐羅巴,這一路上對於歐羅巴的政局也知曉了不少,尤其是對目前英國的局勢情況。

在王子輝看來,如今的歐羅巴實際上就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沒什麼區別,都是小國林立,相互攻伐不斷的狀況。而且各國中貴族和教士的權力極大,君主的王權略小,甚至有些國家君主僅僅只是一個擺設,國家大權掌控在貴族們的手中。

熟讀史書的王子輝對此非但沒有失落,反而心裡有著興奮和期待,在他看來越是如此對於他這種人越有機會。而且英國的地理位置極好,就如同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一般,地處於歐羅巴的西方,同歐羅巴本土又有著海峽間隔,這等天然屏障是確保英國安全的基礎,而英國的國力也不算弱,雖然在經歷了國家內亂,查理一世被斬首,克倫威爾掌控英國朝政十多年之後,英國在歐羅巴依舊是個強國,有這樣的國家為基礎,何嘗不能做出一番事業?王子輝是外人不錯,但正因為他這個外人的身份更容易得到查理二世的信任。這些日子,王子輝冷眼旁觀那些英國貴族們的舉動行徑,自然明白這些人在打什麼主意。他們扶持查理二世復辟,實際上不是有多麼忠於王室和查理二世本人,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完全是從自己本身利益角度出發罷了。

現在又想透過組建王室衛隊的手段掌控國王,可偏偏在查理二世這邊碰了釘子沒能得逞,查理二世讓王子輝安排跟隨他們的八旗精銳組成王室衛隊守護宮禁,這種舉動必然也使得王子輝成為了這些貴族們怨恨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查理二世意圖把王子輝直接封為伯爵這樣的大貴族,這些貴族們如何能輕易同意?這個道理王子輝心知肚明,可說實話僅僅得了一個男爵還是有些遺憾的。不過在王子輝來看,這不急,爵位的高低以後可以慢慢來,現在是男爵,未來未嘗不能升為子爵、伯爵甚至侯爵,關鍵在於查理二世要在國內站穩腳跟,然後逐步掌控權力,而不是表面被貴族捧著類似傀儡的國王。

“陛下,一個男爵已是皇恩浩蕩了,臣在大明不過僅只是士子出身,能讓陛下如此愛護,臣感激不盡,何來什麼不滿呢。”王子輝一臉真誠地對查理二世如此道。

見王子輝這個態度,查理二世心裡也鬆了口氣,他就怕王子輝對此不滿,畢竟最終的結果和自己當初的承諾相差甚遠,他心裡覺得有些對不起王子輝。

“可惜瑪麗和安妮都已經結婚了,如果她們還沒結婚,讓她們其中一個嫁給王子輝倒是不錯,這樣的話不僅能讓王子輝成為自己的妹夫,還能借此機會把他的爵位提升一下。”欣慰之餘,查理二世不由得如此想道。

瑪麗和安妮都是查理二世的妹妹,其實她們的年齡並算不大,其中瑪麗小查理二世一歲,安妮要小十四歲,瑪麗九歲就嫁給了奧蘭治親王威廉二世,一直居住在荷蘭,而她的丈夫威廉二世在十年前因為天花去世,現在的瑪麗是一個年輕的寡婦,帶著和威廉二世所生的兒子依舊生活在荷蘭。

而安妮因為年幼,英國國內爆發內亂的時候才僅僅三歲,當時被家庭教師護著逃出了英國,最後去了法蘭西,搬到了她的表兄路易十四的宮殿生活。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安妮最終嫁給了路易十四的弟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一世,別以為歐羅巴人結婚晚,實際上這個時代西方和東方一樣,女子結婚都很早,瑪麗和安妮結婚的時候都不滿十歲,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僅僅只是一個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呢。

“也許可以在瑪麗身上想想辦法,等加冕登基後自己反正要把母親和弟弟接回英國,到時候讓人把瑪麗也接回來。她一個寡婦帶著兒子在荷蘭日子也不好過,自己既然成為國王了,對這個長公主的妹妹自然要有些補償,如果她回到英國,和王子輝之間發生些什麼,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心中如此想著,查理二世不由得看了一眼王子輝,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等加冕後我就會對你進行爵位冊封,然後想辦法讓你進入上議院。”查理二世對王子輝道,同時略微解釋了下英國議會的結構,作為一個國王,一旦王子輝成為正式的貴族,把他塞進上議院不是什麼難事,這個承諾他還是可以做到的。

“不過,對於在政府的具體職務,我想徵求一下你的意見。”查理二世望著王子輝道:“你自己是怎麼想的?有沒有想擔任的職務?”

“臣聽憑陛下安排……。”

查理二世擺手道:“在爵位上我已經虧欠了你,所以在職務安排上還是想聽聽你的想法。”

“這……。”王子輝遲疑了下,一時間也不知怎麼說才好。查理二世笑著讓王子輝想什麼就說什麼,不必有這個顧慮。

王子輝思索了下,問查理二世:“陛下,在回歐羅巴的一路上,陛下同臣聊了許多,曾經提到打算在復位後效仿大明制度對國內政體進行改革,不知陛下如今還有沒有這個想法?”

“這個想法自然是有的。”查理二世點頭道:“當年我之所以要去大明看看,就是想親眼見一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究竟是什麼樣的。在大明的這幾年中,可以說是我人生最快樂也最幸福的時光,大明的一切都讓我感到新奇,也讓我深深愛上了這個國度,許多時候我自己想過,假如我的國家也變成大明那樣,那麼作為國王的我會不會帶著這個國家走向輝煌呢?”

說到這,查理二世站起身來,在屋中慢慢篤步道:“在大明,我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更多。在我的內心中早就有了決心,只要我能恢復國王之位,一定要讓英國變得和大明一樣強大,而現在我已距離國王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遙了,等我正式加冕後,一定會按照大明的制度對國家進行改革,這是必然的!”

“陛下雄才大略,臣佩服萬分!”王子輝先拍了下馬屁,接著道:“不過陛下,自古以來變革都極其不易,大明之所以有這樣的政體也是中華歷經千年來演變而成。自始皇帝一統六合後,以郡縣制替代分封,書同文行同軌,這才確立了後世的基礎。”

“但陛下也需知,始皇帝卻功在千秋,但又因此二世而亡。之後漢承秦制,卻也恢復了分封,以分封和郡縣並立的制度這才奠基了大漢政治結構。而且在其後幾百年中,這種制度一直都在延續,就算大明開國時,朝廷也保留了藩王分封制,由此可見其中的難度之大。”

“至於科舉一事,源自於隋朝,可隋朝同樣二世而亡,直到唐承隋制後這才真正興起。但門閥制度在唐朝依舊強盛一時,就連皇帝也對其毫無辦法,等到唐末黃巢起事,把天下門閥一網打盡,這才有後來寒門崛起,科舉大興的格局形成……。”

認真聽著王子輝的講述,查理二世表情很是凝重,這些話王子輝之前曾經和他提過,而且他在大明時也在國子監旁聽過,看過類似的文章和史書,知曉王子輝所言不虛。

王子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用這種方式告訴查理二世要對國家進行改革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改革的風險極大,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就比如歷史上秦始皇和隋煬帝,還有北宋的王安石,大明的張居正等等,這些人的改革有的成功,有的失敗,雖然在其後改革的政策得到了延續,可因為當初改革的手段過於激烈,或者說步子邁得太大了,反而帶來了不可預料的結果。

現在查理二世要想對英國改革從本質上來講是對的,可問題在於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是否適合呢?是否會遭遇到強烈的反對呢?這點必須要提前考慮,要不然不等改革產生效果,查理二世就會受到因改革帶來的反噬,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就和之前說的那樣,現在的歐羅巴諸國等同於當時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格局,而中國從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延續到如今,足足經歷了兩千年的歲月這才形成了目前的政治體系,這可不是一朝一代就能完成的,是這兩千年中歷朝歷代多次試錯最終形成的結果。

當然,有了大明的例子在,查理二世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可一下子用這種激烈的方式進行改革風險也是極大的。王子輝要提醒查理二世的就是這點,他不希望查理二世用太過激烈的手段來做這件事,改革可以循序漸進,也可以適當妥協,但絕對不能想當然和求快,這可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