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父那一輩兒男丁,無論嫡出還是庶出都放在一起排序,從老大鄭守仁到排行十三的小叔鄭守信,可謂人丁興旺。
下南洋的十一叔鄭守中,就是叔父輩中比較精明能幹的人,有膽識,也有眼力勁兒,方能當此重任。
到了鄭國輝這一輩兒,那就不能這麼排了。
鄭氏嫡出的就有五房子弟,再加上庶出的子弟那就更多了,實在排不過來。
族議後,改為各房頭單獨排序,這也是一些日益鼎盛的大家族通常的做法。
鄭國輝所在的大房頭,他雖然名為二少爺,可大少爺早早亡故的原因,所以他是事實上嫡出長房長子,下面的幾個弟弟都是庶出。
未來老太爺鄭守仁千古以後,大房頭的財產全都由鄭國輝一人繼承。
他的親妹妹撈不著,幾個同父異母庶出的弟弟也撈不著,庶出的妹妹就更別談了,通通沒戲。
在鄭氏族中的地位,鄭國輝是長房長子,加上身居高位,話語權僅在老族長鄭守仁之下,能排在第二位。
十一叔鄭守中就是給鄭國輝幹活兒,地位比族中的管事稍高點,畢竟還有一層親緣關係在。
前院書房鄭國輝快步走過來時,十一叔鄭守中早早的就雙手下垂,規矩的站在書房門口等著。
見到鄭國輝率先抱拳作揖,說道;“大人,守中幸不辱命,在南洋輾轉多地,取得了大量詳實的人文地理訊息,正欲稟報。”
“好啊,好啊!十一叔你瘦了,人也憔悴許多。這一次的遠渡重洋勞苦功高。”鄭國輝雙手扶著十一叔鄭守中的胳膊,滿臉欣慰的說道。
鄭國輝喊“十一叔”表示親近,但鄭守中卻不能喊“大侄子”,因為他這個庶出的叔叔身份不夠,在東主面前可不敢託大。
四叔鄭守業可以稱呼一聲“賢侄”,因為那是嫡親的叔叔,到他這兒又隔了一層。
鄭守中拿出厚厚的一迭手書文稿,這上面密密麻麻的記載了南洋各島嶼人文,地理和氣候情況,也是他這一年多的辛苦所獲。
鄭國輝見狀,笑著接了過來沒有急著看,而是吩咐幕僚師爺鄭鑫說道;“鄭先生,麻煩你讓人送一些茶點過來,我要和十一叔在這裡好好敘談一番。沒什麼事,不要讓人打擾。”
“遵命,大人。”鄭鑫恭敬的領命而去。
他現在負責籌辦慈濟學校一干事宜,那是董煥章在金陵實在忙不過來,只能把通州城這一攤子事交給鄭鑫,分擔瑣碎事務。
通州城慈濟會正在招募大量人手,尤其是識文斷字的秀才,舉人,需要四五十名之多,經過考校後錄用為教書先生。
教書先生中,錄用的秀才出身每月給銀二兩,給米五斗,授課優秀者還有賞賜。
錄用的落魄舉人出身,聘為教學組長和年級長,每月給銀七兩,給米一石,給肉五斤,給雞鴨各一隻,待遇相當豐厚。
鄭鑫這些天來,都忙著慈濟學校籌辦的事兒,很快就跑的沒影了。
書房裡
丫鬟呈上了茶點,偷偷的瞄了一眼鄭國輝後,臉色有些羞紅的退下了。
這個書房,是老爺鄭守仁的外書房。
在整個府中
也只有老爺鄭守仁和二少爺鄭國輝能夠隨意進入,別的人嚴禁擅入,哪怕是那些姨娘都不行。
鄭國輝一回來,這外書房就歸他用了。
老爺鄭守仁在後院內宅,還有一個內書房,這些天招待前來拜會的親眷貴客,都放在內書房那兒。
“十一叔,來……嚐嚐這武夷山出產的茶,湯色紅潤,香氣馥郁,謂之狀元紅也。”鄭國輝主動介紹說道,伸手請茶。
鄭守中雙手端著茶盞,屁股微微抬起示意感謝,回覆說道;“大人不需如此,守中誠惶誠恐。”
“呵呵呵……”
鄭國輝笑了下,也就不過分謙讓,用眼神示意鄭守中先喝會兒茶,他自己拿起厚厚的書稿開始看了起來。
書稿中還有迭起來的兩張地圖,展開了有小方桌面大小,上面將南洋地區的島嶼分佈圖畫的很詳細,看起來簡潔明瞭。
地圖邊上還有比例尺與洋文,鄭守中解釋說道;
“稟報大人;這兩張地圖,一張是從檳城的英吉利船長手中購得,花費十二英鎊,但是地理範圍大的多,繪畫的也更加詳盡。
遠至阿拉伯和印度大陸,全都清晰的呈現其上。
另外這張圖是從紅毛番盤踞的巴扎維亞購得,範圍主要是南洋諸島。
原主人是一個紅番白人,據說在荷屬總督府任職,是與人決鬥死亡後的遺物,被某偶然得之。”
“嗯,非常好,這些詳盡的西洋地圖花多少錢都值得,等我看看再說。”
鄭國輝眼神奕奕的盯著地圖,心中與後世的記憶相對照,很快就感覺到差異出來。
這些西洋地圖中雖然有比例尺,但是島嶼畫的過大,也稍顯不夠精確,但基本面貌反應出來了,該有的都有了。
海洋顯得過小,島嶼似乎都擠在一起。
實際上島嶼與島嶼之間,相隔的距離非常遙遠,位置也有不小的誤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