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第589章 不難辦

農民春天播種,春、夏、秋三季耕作,於中秋之後收穫。

收穫的糧食,是賣給糧商換成錢也好,存在自家的糧倉也罷——總歸是能存得住。

今年秋收收穫的糧食,可以一直存到來年秋收,也就是未來的一年時間,都可以一點點拿出來吃。

只要儲藏得當,在未來的一年當中,這些糧食只會被吃完,卻並不會變質。

而糧商、貴族,還有官方部門,更是可以將某一年獲得的糧食,儲存好幾年甚至十幾年,以備不時之需。

糧商們可以在糧價低的時候屯著,等糧價上去了再拿出來賣;

貴族們可以在糧價低時,把自己的糧食藏起來,從市面上買糧食吃,等糧價上去了,再把自己的糧食大半賣出,剩下小半自用。

官方可以在豐年購入糧食存著,災年放糧賑災……

等等。

主打的就是一個儲蓄意識,和防患於未然。

草原遊牧民族,在這方面做得差一些,但也還算可圈可點。

——夏秋兩季,尤其是秋季,牛羊下的奶多,就多存點乳酪用於過冬。

雖然無法像漢人存糧食一樣,動不動存好幾年,但好歹也能想辦法熬過冬天。

但存在於朝鮮半島的漁獵文明,卻是旱的時候旱死,澇的時候澇死。

每一年的漁期,朝鮮半島的居民們,都能輕而易舉的,獲得遠高於自身需求的魚類資源。

但漁期極短,往往只有一兩個月,短的時候甚至不到一個月。

所以,每當漁期到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漁期就要結束的當地居民,便要拼了命的抓魚。

只是抓歸抓,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魚類肉食本身就更容易滋生細菌、更容易變質,再加上如今的朝鮮半島,正處於比遊牧文明都跟落後的愚昧階段,就更枉論食物儲存技術。

這就使得每年的漁期,都會成為朝鮮居民的煩惱。

——存是存不住的,那要不,使勁兒吃,多吃一點算一點?

但凡捱過餓的人,都不會覺得這種做法高明。

因為胃口大小,是會變的。

一個人,如果每頓都吃不飽,那胃口就會越來越小;

反之,如果一段時間內,一個人頓頓都吃飽,甚至吃撐,那胃口就會迅速被撐大。

這也就是說,如果朝鮮居民,在每年的漁期胡吃海塞,那他們被撐大的胃口,就會讓他們在接下來的物資稀缺期——尤其是凜冬季節無比難熬。

所以,每年漁期,哪怕能打上來再多的魚,他們也不敢吃太多、吃太飽;

僅僅只是度過不需要為食物擔心的一個多月幸福時光,然後就要對這河灘上,因無法儲存而腐爛變質的魚肉、魚乾長吁短嘆。

然後,便又是大半年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以及一個幾乎無法獲取食物的臘月凜冬。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華夏農民考慮的、掛在嘴邊的,是‘今年光景如何,明年光景如何,往後幾年如何’;

草原遊牧之民思考的,則是春天如何、夏天如何,秋天牛羊沒長膘,要想度過冬天,只怕是要去找漢人搶掠一番。

而朝鮮半島的漁獵文明,則只考慮,也只能考慮: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如果今天明天都沒吃的,後天是不是就要餓死了……

就這麼一群人,就這麼一塊地方,你說你要通知他們?

他們還真不一定會反抗。

因為你哪怕統治他們的‘一生’,都未必能統治三五天;

哪怕你要統治他們全家,也不一定能統治一整個季節。

在這片土地上,餓死,就像在華夏大地的戰場上有人戰死,草原的冬天有人凍死——隨處可見,稀鬆平常。

明白了這一切,再回過頭,看劉榮對朝鮮半島的評價,也就不會再有人覺得奇怪了。

——這片土地,是華夏文明眼中,真正意義上的‘未服之地,未化之民’。

對於這樣的土地,華夏文明古往今來的應對方式,都始終不是下下策的奴役;

而是先進行文化沁潤,以求文化融合。

這一程序,短則數十年,長則上百乃至數百年。

待其文化融合,與華夏文明、華夏之民一般無二,再去補上最後一道手續:武力征討或政治兼併,便算是盡了全功。

只不過,這都是以當代人——以秦漢‘當地人’的思維邏輯,才能得出的結論。

當年,初次見到朝鮮半島的居民時,劉榮得出如此結論,其實是類似於‘父皇必定會這麼認為’的判斷。

而到了自己掌漢家大權,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作為穿越者,後世來客,劉榮知道類似的狀況,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另闢蹊徑的方式。

先打下來;

然後在統治的基礎下,進行填鴨式的文化交融。

在先文化沁潤、交融,然後兼併的方式,或者說是路線當中,最後的兼併,不過是水到渠成的臨門一腳。

而在先征服,在文化交融的這個路線上,征服、兼併的過程,卻變得尤為重要。

征服、兼併的過程是否溫和,方式是否妥當,手段是否恰到好處,將直接影響到後續,文化沁潤、融合是否順利,是否能提高速率。

這些事,若是讓這個時代的土著皇帝、土著官員去辦,那無疑是要出岔子的。

——畢竟在這個時代的華夏之民眼中,世界上只有兩種人。

——漢人,和野人。

北方蠻夷也好,南方百越也罷,亦或是朝鮮半島、西南諸夷——在這個時代的華夏文明看來,都是野人。

按照華夏文明如今的邏輯,沒有得到諸夏文化薰陶的,那就是未化之民,也就是沒開智的野人。

讓這麼一群人,去操辦‘和平統一’‘解方朝鮮半島’之類的事,顯然是不科學的。

但對於劉榮而言,這件事,卻是極為好辦。

至少不難辦。

完美解決朝鮮半島的辦法,劉榮有九種。

九種!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