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第1555章

“再去看一遍。”

他漱完口,語氣堅定地對自己說,吐掉的水在水池裡打著旋。

昨晚寫完初稿後,他總覺得漏了什麼。

那些隱藏在硬核設定下的東方哲學,比如庫珀飛船裡的紫砂壺,在太空中依然泡著茶,是漂泊裡的安穩。

比如墨菲房間的“寧靜致遠”書法,在末日背景裡格外醒目,是慌亂中的定力。

這些符號像密碼,需要在大銀幕上再解碼一次,才能讀懂譚越藏在鏡頭裡的心思。

他開啟衣櫃,選了件灰色風衣。

這是他寫重要影評時的儀式感,布料已經有些磨損,袖口磨出了細細的毛邊,卻被熨燙得筆挺。

電梯裡,王樂天刷著手機。

《星際穿越》的二刷三刷話題已經傳開,超話閱讀量破了五億,網友們在分享新發現,像在尋寶:

“二刷才注意到,庫珀飛船的編號是‘天宮-7’,致敬華國航天!細節控狂喜!”

“墨菲書架上擺著《論語》,翻開的那頁是‘父母在,不遠遊’,原來導演早埋下了‘孝道’的線索,難怪庫珀最後一定要回家!”

“五維空間的鏡頭裡,有一閃而過的春節對聯,上聯是‘一元復始’,下聯是‘永珍更新’,太細節了!在末日裡藏著對新生的期待!”

他想起昨晚寫的初稿結尾。

“《星際穿越》的偉大,不在於它讓華國科幻站上世界舞臺,而在於它讓世界看到,華國的宇宙觀裡,科學與人文從來不是對立的,探索星空與守護家園,本就是一體兩面。”

現在看來,還得再深化。

這部電影的每個幀,都在訴說“華國敘事”的獨特魅力,用東方的溫柔講了個宇宙級的浪漫故事。

......

影院的檢票員認出了王樂天,笑著遞過3D眼鏡,鏡片上還帶著新開封的塑膠味:“王老師又來二刷?今早好多人帶著筆記本來看呢,都說第一遍光顧著哭了,好多細節沒注意。”

放映廳裡已經坐了不少人,比昨天的首映場還熱鬧,空氣中瀰漫著爆米花和奶茶的甜香。

前排的幾個大學生舉著相機,對著銀幕拍攝開場的宇宙鏡頭,快門聲像細密的雨點。

後排的老爺爺戴著放大鏡眼鏡,手裡拿著孫子寫的“觀影知識點”,紙張邊緣被翻得捲了起來。

燈光暗下來時,王樂天翻開筆記本,鋼筆在指間轉了個圈。

當庫珀的飛船衝破大氣層,引擎噴射出的淡藍色火焰照亮了螢幕,他在本子上快速寫下:“引擎火焰顏色——淡藍色,符合液氧甲烷燃料的特徵......”

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輕得像呼吸,怕打擾了這份沉浸。

五維空間的戲讓他再次紅了眼眶,這次他沒忍住,掏出紙巾擦了擦眼角。

這次他注意到庫珀瘋狂尋找的那個特定時刻。

牆上的日曆顯示是墨菲十歲生日。

而他因為執行任務缺席了派對,女兒在門口等了他整整一天。

這個細節昨晚沒注意,此刻卻像重錘砸在心上:原來最想穿越時空回去的,不只是彌補拯救世界的遺憾,是想回到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告訴那個趴在門框上的小女孩“爸爸回來了”。

散場時,王樂天站在海報前,看著鄧高飛飾演的庫珀望著地球的眼神。

那裡面有思念,有愧疚,有失而復得的珍重。

他忽然明白,這部電影為什麼能打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對親情的眷戀,對家園的牽掛,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而譚越的高明之處,在於用東方的含蓄表達,把這份情感藏在硬核科幻的殼裡,像粽子,剝開層層粽葉,才見最香甜的米,軟糯裡裹著家的味道。

王樂天回到家,泡了杯濃茶,茶葉在熱水裡舒展,像一顆顆綠色的星星。

指尖在鍵盤上飛舞,敲擊聲在安靜的辦公室裡格外清晰,像在譜寫一首關於電影的詩。

窗外的陽光越發明媚,照在他的筆記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跡彷彿在發光,每個字都帶著溫度。

“當西方科幻還在糾結‘人類是否孤獨’時,譚越已經用《星際穿越》給出了東方答案......”

他想起科林的《紅色星球》,滿屏的爆炸和炫技,飛船撞火星、機器人打鬥、岩漿噴發,卻像個沒有靈魂的空殼,看完只記得“好吵”。

或許,這就是差距。

一個在炫“我們有多強”,用特效堆砌出虛假的強大。

一個在說“我們為何出發”,用情感勾勒出真實的柔軟。

初稿完成時,天邊已經泛起晚霞,橘紅色的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給電腦螢幕鍍上了層暖色。

王樂天揉了揉痠痛的肩膀,把文章標題定為《從黑洞到書房:譚越的宇宙裡,愛才是最硬的科幻》。

他知道,這篇文章或許不能改變什麼,但至少能讓更多人明白,《星際穿越》為什麼值得被反覆觀看,反覆銘記.

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是一個民族用自己的方式,與宇宙對話的開始,溫柔而堅定。

王樂天望著窗外的星空,城市的光汙染遮不住最亮的那顆星,天狼星在深藍色的天幕上閃著清冷的光。

他想起譚越在採訪裡說的話:“電影就像星星,有的靠反光發亮,蹭著別人的熱度;有的自己會發光,用真誠和才華照亮夜空。”

顯然,《星際穿越》屬於後者。而這樣的星星,華國電影界,正需要更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