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第1554章

清晨七點整,國際文化中心官網的伺服器準時重新整理,像一聲清脆的鐘鳴穿透雲層,精準地敲在全球電影人的耳膜上,劃破了元旦次日的寧靜。

全球電影市場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那個藍色的頁面上,十五部同期上映的影片票房資料整齊排列,像一排等待檢閱計程車兵。

而榜首的位置被《星際穿越》牢牢佔據——五億美元的首日票房,像一座突然崛起的珠穆朗瑪峰。

讓緊隨其後的好萊塢大片都顯得矮了幾分,差距一目瞭然。

官網的評論區在三分鐘內被擠爆,湧入的流量讓伺服器一度陷入癱瘓。

技術人員手忙腳亂地緊急擴容時,全球的社交媒體已經炸開了鍋。

有人截下票房榜單的截圖,用醒目的紅色箭頭重重標出《星際穿越》的位置,箭頭末端還特意畫了個閃爍的星星。

有人制作了動態對比圖,顯示它的票房幾乎是第二名的兩倍,那條代表《星際穿越》的紅色曲線像火箭般直衝雲霄。

熟悉行業的人都清楚,這個成績的背後藏著多少必然。

譚越憑藉一部部佳作積累的國際知名度,早已讓他成為“品質保證”的代名詞。

北美觀眾會因為“譚越執導”四個字走進影院,哪怕對題材一無所知。

歐洲影評人會為他的新片留出頭版最重要的位置,提前一週就開始打磨評論;亞洲粉絲會自發組織包場支援,舉著印有他頭像的燈牌在影院外排長隊。

再加上前期鋪天蓋地的宣傳:從NASA科學家親自站臺解析物理設定,拿著公式推導黑洞形態,到鄧高飛的幕後花絮引發共情,展示他水下吊威亞的艱辛,每一步都精準地踩在了觀眾的期待點上,像一場精心編排的交響樂,每個音符都恰到好處。

......

倫敦《衛報》的新聞編輯室裡,主編把剛列印好的票房資料“啪”地拍在桌上,滾燙的咖啡漬濺到“五億美元”的數字上,暈開一片褐色的雲,像給這個驚人的數字鑲上了一圈邊框。

“加版!立刻加版!”他對著電話吼道,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變調,“頭版頭條給《星際穿越》,標題就用‘華國導演改寫全球票房格局’,字號要最大的,加粗!”

記者們在辦公室裡飛奔,腳步聲、鍵盤敲擊聲、電話鈴聲交織在一起,像一場混亂卻充滿活力的交響樂。

負責電影版塊的記者莉娜正對著螢幕敲字,指尖在鍵盤上翻飛,發出“噠噠噠”的急促聲響。

“當《星際穿越》的票房數字定格在五億,我們不得不承認,譚越已經不是‘東方的斯皮爾伯格’,他就是譚越。一個能用鏡頭讓全世界屏住呼吸的導演。從監獄的高牆到宇宙的黑洞,他總能找到人類情感的共通點,那種對自由的渴望、對親情的眷戀,不分種族和國界,這或許就是他票房長紅的秘密。”

她的文章裡特意提到了譚越的粉絲基礎。

“在倫敦的首映場,我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舉著《教父》的海報,海報邊緣已經有些磨損,顯然被珍藏了很久。”

“也看到穿校服的孩子揹著印著《楚門的世界》臺詞的書包,‘如果再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午晚都安’這句話格外醒目。”

“這種跨年齡、跨階層的號召力,在當今影壇極為罕見。當影院經理告訴我,很多觀眾是‘譚越作品全收集者’,為了看《星際穿越》特意補完了他所有電影,甚至有人為此建了專門的觀影筆記部落格時,我突然明白,他的票房不是偶然,而是多年積累的必然爆發,像一座沉默的火山,終於噴發出震撼世界的力量。”

《紐約時報》的影評版則從產業角度分析,文章旁還配了譚越在片場工作的照片。

“五億美元的背後,是譚越團隊對全球市場的精準把握。他們既保留了‘飛船裡的普洱茶’這樣的東方符號,讓庫珀在太空中泡茶的鏡頭成為熱議焦點,又用‘愛穿越時空’的主題擊中全人類的軟肋。”

“宣傳期放出的科學設定解析,更是吸引了大量高知觀眾。當一部電影能同時被NASA科學家和普通家庭主婦喜歡,能讓物理系教授為其嚴謹性點贊,讓菜市場大媽為其情感落淚,它的票房註定不會平凡,這是一種罕見的平衡藝術。”

......

國內的媒體反應更為熱烈,像一場盛大的慶典。

《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在七點零五分就釋出了訊息,配著一張譚越在片場的工作照,照片裡他正盯著監視器,眉頭微蹙,眼神專注而堅定。

文案寫道:“五億美元票房,是世界對華國電影的認可,更是對‘講好華國故事’的肯定。”

“譚越用科幻證明,華國電影不僅能回望歷史,講述那些波瀾壯闊的過往,更能仰望星空,暢想未來的無限可能,用自己的方式與世界對話,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產生共鳴。”

《電影報》的頭版用整版篇幅分析票房構成,圖表清晰地展示著各項資料。

“國內票房佔比35%,顯示出強大的本土號召力,各大城市的IMAX廳連續三天場次售罄。”

“北美市場貢獻28%,歐洲、澳洲、東南亞等地的票房分佈均衡,證明影片真正實現了‘全球共鳴’,沒有明顯的地域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購票觀眾中,25-40歲的群體佔比62%,這部份觀眾正是譚越多年來培養的核心粉絲群,他們從開始追隨,見證著他一步步走向國際,如今成為《星際穿越》的主力軍,用票房表達著自己的支援。”

社交平臺上,#星際穿越票房登頂#的話題迅速衝上熱搜第一,後面跟著鮮紅的“爆”字標籤,閱讀量在一小時內就突破了20億。

網友們的評論像潮水般湧來,淹沒了整個螢幕:

“作為從《阿甘正傳》就開始粉譚導的老粉,此刻激動得想放鞭炮!從大學時在宿舍看盜版碟,到現在帶著孩子去IMAX廳支援,一路見證,太不容易了!”

“五億美元!這是什麼神仙成績!國產科幻終於支稜起來了!再也不用羨慕好萊塢的大片了,我們自己的導演也能拍出震撼世界的作品!”

“看到國外媒體都在誇,什麼‘重新定義科幻電影’‘東方敘事的勝利’,突然覺得好驕傲,這就是我們的導演,我們的電影!”

“那些曾經嘲笑‘華國拍不出科幻’‘東方人缺乏想象力’的人,現在該閉嘴了。票房不會說謊,觀眾的選擇不會說謊,《星際穿越》用五億美元的成績,給了所有質疑者一記響亮的耳光。”

......

葉雯的辦公室裡,陽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像一幅流動的抽象畫。

她握著滑鼠的手微微顫抖,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一遍遍重新整理著國際文化中心的官網,直到確認那個“五億美元”的數字像磐石般穩定,不會消失,才長長地舒了口氣,靠在椅背上,眼眶瞬間紅了,淚水在裡面打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