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茶杯還冒著熱氣,氤氳的水汽模糊了杯壁上的花紋,茶梗在水裡舒展成嫩綠的形狀,像一朵朵綻放的小花。
她想起十年前參加國際影展時,華國電影的展臺被安排在展廳最偏僻的角落,旁邊就是衛生間,展板上的電影海報因無人問津而積了層薄薄的灰。
有外國同行路過時甚至會繞著走,眼神裡的輕視像針一樣刺人。
而現在,全球媒體都在討論一部華國科幻片,討論那個叫譚越的華國導演,這種翻天覆地的轉變讓她胸口發熱,像有團火在燃燒,溫暖而有力。
秘書推門進來,手裡舉著平板電腦,螢幕亮得刺眼,聲音裡的激動藏不住,像揣了只小兔子。
葉雯接過平板,指尖因為激動而有些僵硬,螢幕上的文章標題醒目——《五億美元票房背後:譚越如何重新定義全球電影市場?》。
她慢慢讀著,指尖劃過那些讚美之詞,忽然想起和譚越的一次見面。
那時他剛穿著一件發白的襯衫,袖口捲到小臂,眼神清澈而堅定,說“我想讓世界看到華國導演的想象力,我們不僅能拍好歷史,也能拍好未來”。
當時她覺得這孩子有野心,有衝勁,卻沒料到,他真的用一部部電影,把這句話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像一場漫長的接力賽,他穩穩地跑到了終點。
葉雯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清晨的冷空氣湧了進來,讓她清醒了不少
。望著遠處的天際線,城市的高樓在晨光中矗立,像一個個向上生長的驚歎號,充滿了力量。
她知道,這個五億美元的票房,它是一盞燈,一盞照亮了無數電影人追夢之路的明燈,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和方向。
......
譚越和陳子瑜是被手機鈴聲吵醒的,那鈴聲像一串急促的警報,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清晨的陽光透過酒店窗簾的縫隙照進來,在被子上投下一道細長的光帶,像一條金色的絲帶。
譚越摸索著拿起手機,螢幕上彈出的訊息像雪花一樣密集,不斷重新整理——吳工發來的“恭喜譚總!票房爆炸了!”,後面跟著一串慶祝的表情包。
陳曄發來的票房截圖,用紅框標著那個醒目的數字;還有國外發行商的合作意向,語氣恭敬得像在請示工作……最醒目的是國際文化中心的官方推送,那個“五億美元”的數字在螢幕上閃閃發光,刺得人眼睛有些發花。
“我們做到了。”
陳子瑜的聲音帶著剛睡醒的沙啞,像被砂紙輕輕磨過,她湊過來看譚越的手機,長髮散落在他的胸口,帶著淡淡的洗髮水香味,混合著陽光的味道。
譚越把她摟得更緊,下巴抵著她的發頂,能聞到陽光曬過的頭髮的清香。
“是我們做到了。”
他糾正道,語氣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指尖劃過螢幕上的數字,眼裡的笑意像融化的春水,溫柔而溫暖,“但這只是開始,我們的路還很長。”
他想起拍攝時的那些日夜。
特效組為了一個黑洞鏡頭熬了三個月,組長老張的眼睛熬得通紅,像兔子一樣,最終在電腦前暈倒。
鄧高飛在四十度的高溫裡穿著厚重的宇航服一遍遍走位,衣服被汗水浸透,能擰出水來,卻從沒有一句怨言。
吳工為了海外發行跑了十幾個國家,時差還沒倒過來就馬不停蹄地開會,嗓子都說啞了……
這個票房裡,藏著太多人的心血,像一顆璀璨的星球,是無數塵埃凝聚而成,每一粒塵埃都閃耀著光芒。
“吳工說,國外影院已經在追加排片了,好多地方都買不到票,黃牛票都炒到了原價的五倍。”
陳子瑜翻著訊息,眼睛亮得像星,裡面倒映著螢幕上的光。
“還有粉絲在網上發起‘二刷挑戰’,說要帶著父母再看一遍,讓他們也感受一下華國科幻的魅力。”
譚越笑了笑,起身走到窗邊,拉開窗簾。
陽光瞬間湧進來,灑滿整個房間,像潑了一地的金子。
遠處的公園裡,有人在晨跑,步伐矯健。
“我就知道會這樣。”
他輕聲說,語氣裡帶著篤定,像早就預料到這一切。
“好故事永遠有生命力,就像星星,不管離得多遠,總能被看到,被欣賞。”
兩人走出房間,走廊裡的陽光正好,暖洋洋地照在身上。
譚越的手機還在不斷收到訊息,每一條都帶著祝賀和期待,像一股股溫暖的水流。
他知道,《星際穿越》的故事還在繼續,它的票房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它的影響會像漣漪一樣不斷擴散,波及到更遠的地方。
而他和他的團隊,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的挑戰,走向更遼闊的星空。
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星光,不是一時的票房數字,而是能在觀眾心裡留下長久的光芒,能照亮華國電影未來的路,讓這條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樓下的街道上車水馬龍,新的一天開始了,充滿了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