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東京1986

第452章 韓國有什麼好專案?

時間不停流轉,1997年很快便悄然逝去。

這一年,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先是爆發了金融危機,然後又由此產生了更嚴重的經濟危機。

更讓這些國家和地區掌權階級惶恐的是,索羅斯帶領的國際遊資依舊沒有撤離。他們準備二次三次的來回掃蕩,視整個東南亞和東亞為提款機。

不過索羅斯的掃蕩,也為部分國家帶來了不得不刮骨療毒的社會改革。

比如說中國的殭屍企業,就在這一波金融危機中消滅大半。

當然,改革肯定會損傷許多人的利益。數千萬工人,就是這場變革的代價。

但沒辦法,此時中國的類裡日本殭屍企業,吃掉整個國家90%以上貸款。

更要命的是,這些貸款還主要用於發工資,而不是引進先進技術提高生成效率,從而賺更多的錢。

出於對未來的考慮,只能選擇短痛。

日本其實也有類似意願,但是選舉制度的弊端,以及局面沉重的負債率,讓政府無法下定決定徹底改革,只能改一部分。

兩國國家的差別,有點類似於中國戰國時期秦國和趙魏等國家的改革。

一個徹底進行變革,一個只是微微最佳化。而日本在金融危機期間重點最佳化的專案,就是國內金融領域。

大量金融機構破產,活下來的合作組建更強大的金融集團。

不過,眼下日本只是有這種趨勢。大多數金融機構都不是很願意合併,選擇先撐一點時間等待國內經濟好轉。

可惜,他們註定失望。

金融危機對日本的破壞力實在巨大,最少也要五年時間才能等到新的機會。而以銀行為代表的日本國內金融機構,很難獨自撐到那個時候。

除了倒逼國家變革,索羅斯的進攻對於企業也有很多改變。

有的公司擴張太快借債太多走向破產,有的公司則找到機會發家致富。

星海集團,很明顯是後一種情況。

不僅藉機拿下山一證券,還對日產汽車、長信銀行等巨頭虎視眈眈,準備一口氣吃個胖子。

日本春節很快過去,不過這一次他沒有直接前往中國,而是依舊待在集團處理事務。

“韓國人是真的團結啊!”

竹下雅人坐在會議室內看著電視上關於韓國民眾積極捐黃金的報道,忍不住偏過頭看向自己左手邊的集團第一副社長羅傑斯。

他也想將自家集團,建設成有韓國氣息的公司。

如此一來,當公司處於低谷的時候,也能借助人心更好的恢復發展。

韓國就是如此,經濟危機也就危了那麼一兩年時間,很快就走出陰霾。

不久後,更是在半導體晶片和麵板等產業,以及下游的手機和電視等消費電子領域正面擊垮日本。

“是啊,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國家出現經濟問題,百姓積極捐黃金救助的情況。”

羅傑斯也大為震撼,這種事根本不會發生在他的西方祖國。

祖國有難時,西方國家那些資本家,不跟著囤積居奇大發戰爭財都是鳳毛麟角,就更別說是積極捐款幫助國家脫離泥潭的情況了。

只能說在團結方面,此時的韓國確實超人一等,基本沒有國家可以媲美。

要知道這一次捐黃金行動,韓國政府獲得了幾十噸黃金,換來了大量外匯。

“確實震撼,但很可惜的是,螳臂當車。”

“是啊,韓國之前為了發展欠的債太多,幾十噸黃金只能算是個零頭。”

羅傑斯很瞭解亞洲各國的經濟情況,也知道韓國需要拿出幾百億美元才能償還債務。

別說是眼下這麼點黃金,就算數量擴大十倍也完全不行。

再說了,金融危機這玩意是有連鎖反應的。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經濟很強,也沒有多少負債,股市和匯市一樣大跌。

日本也是如此,受東南亞和韓國的拖累,股市匯市通通下跌。

匯市最高,和美元的兌換比例甚至達到1:150以上。

要知道兩年前,這個數字還是1:90左右呢。

可以說,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除了金融產業不發達的中朝蒙三國,股市匯市就沒有不下跌的。

“嗯,估計最後還是會接受美國控制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出的全面開放市場條件。”

日本和韓國的命運大不相同。

日本底子雄厚,可以依賴本國資金還上欠債。因此金融危機只是比較受傷,經濟產業獨立程度依舊非常強。

韓國就不行了,不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錢,整個國家都要信譽破產,只能成為被美國在政經兩屆完全控制的僕從國。

不過成為僕從國也有非常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吃到更多美國針對日本主動放出的技術和資金。

“那,韓國接受之後,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對韓國展開全面行動了?”

“沒錯,但我們不能成為選定目標的最大股東。”

韓國國民的團結,讓星海集團不敢貿然在韓國收購頂級公司。

他擔心一旦完成收購,韓國民眾就會自發性的拒絕使用這家公司的產品。

尤其是金融領域,更是要無比小心。

萬一星海集團前腳剛收購一家頂級銀行,後腳普通民眾就將錢轉走、戶登出。

那不就是白收購了!

他要的是更多業務,而不是一具空殼。

“是,會長,我明白!”

羅傑斯秒懂,韓國那狂熱的民族情緒,確實不適合集團直接收購頂級公司。

倒是中小公司,沒有亂七八糟的民族榮譽,更適合星海集團整體收購。

至於能不能發展起來,那就要看後續的手段了。

當然,星海集團也不是完全沒有收購大型金融機構的機會。

如果收購,最好是等上個三五年時間,等韓國狂熱的民族情緒稍微消散的時候,然後以較為正常的價格完成併購。

這樣,韓國人不會出現自己憋屈吃虧的心理,也就不會太記恨星海集團的收購。

很多時候,經商就是如此。

一旦你低價收購一家企業,就會惹來當地群眾和政府明裡暗裡的記恨。

所以很多時候公司寧願以平常年份的正常價格收購,而不是等到經濟危機降價的時候。

至於只是想借機賺錢,那就很無所謂了。

這也是為什麼索羅斯橫掃東南亞和東亞的時候,美資每次救助都會姍姍來遲。

討論完收購入股,竹下雅人想我金融危機後韓國興興起的幾大賺錢專案。

“根據現有資料可知,韓國人已經開始押注PC端的聯網遊戲。我覺得這個產業很有前途,公司要在這個方向多投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