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854章 集裝箱船隻訂單

林局長聽完後,問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研究成功了,專利歸你們,那裝置就歸我們了?”

楊文東搖頭道:“並不會,裝置還是借給你們的,你們要繼續使用,只要幫助我持續的研究一些問題就可以,只要滿足我方的要求,那裝置你們就可以用。

具體怎麼合作,就需要協商了。”

榮耀電子那邊,每年都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難題,不僅僅是遊戲方面,其他家電、計算機、軟體領域也都有;

以前都是交給歐美實驗室或者聘請歐美專家,這個成本隨著時間越來越高;

如今,倒也可以試試利用內地方面的頂級人才,這些人才基本上也都在頂級大學之中,以自己的能力,挖一些人沒問題,但挖太多也很難;

那還不如就提供一點裝置,讓他們持續研究就行了;

“這些都是可以協談的。”林局長點點頭道;

這件事,楊文東初步同意了,那後續就需要再次具體協商了,雖然肯定很繁瑣,但能夠給各個大學帶來購置西方先進裝置的希望,那都是值得了;

再說,無論怎麼著,也沒壞處,因為任何大學覺得交易不划算,那拒絕了也沒損失;反過來香港那邊也是一樣可以拒絕。

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了。

“那行,既然採用這個方法,那後續就人才安排方面的談判,就需要擴充套件了。”楊文東道:“我會安排香港的人,再去拜訪各個頂級院線,與他們再單獨協商。

不過,我捐贈的大學,在最終畢業生分配方面,我還是不會放棄的,這方面,還是需要談的。”

其實,只要學校放在深海,那以後大部分學生歸自己,基本上就是穩的;

只不過現在深海還不是特區,自己這次過來,也是故意要拖延這個問題,而是想將其他問題談妥;

這個林局長這個方法,可以讓自己與全國各個頂級大學合作,這樣不僅僅可以使得未來自己從每一家獲得一批畢業生,還可以現在就利用學校內部的諸多人才,來替自己解決技術難題;

雖然也會花一點錢替學校購置裝置,但這些研究放在其他地方也是要購置裝置的,反正裝置還是歸自己的。

這要是在海外學校,想都別想,同樣的錢,海外名校能夠有三家就不錯了。

也就是現在國內缺外匯,不然十幾年後,也一樣不可能。

林局長笑道:“那是當然,但這樣的話,我們就沒必要爭的這麼厲害了,對吧。”

“嗯,行,林局長真是好方法。”楊文東笑了笑。

二人出去後,其他人也從二人笑容中知道談的還不錯,林局長這才將自己的方法告知了眾人;

眾人一聽,還真不錯,完全就是多方得利的結果,香港一方要的人才數量,放在一個學校是很多,但分到幾十個學校,每一家就沒多少了,且即使是清北,也可能有部分人想去香港就業,這也照顧了學生。

不過,新學校分配的問題以及地址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但至少今天的會面,已經算是很成功了。

隨即,傍晚時分,楊文東與教育部的官員一起吃了晚飯,便在保鏢的安排下,回到了自己的酒店;

在一處走廊上,楊文東便看到了似乎一臉愁容的包玉岡;

楊文東上前問道:“包生,怎麼了?”

“楊生。”包玉岡回過神來,道:“考慮一件事,今天我去見了六機部的領導,他們的意思,是想讓我從內地採購幾艘船隻,你也知道我現在香港那邊還在減船,這讓我有點為難啊、”

“哦,原來是這樣。”楊文東點點頭:“國內改開估計也想發展造船業,可是這時機真夠不巧的,全球船災快要來臨,船隻嚴重過剩,連日本、灣灣的造船業,都接不到足夠的訂單了。”

包玉岡道:“是啊,內地這邊第一次造出口的萬噸貨輪,本身即使在正常時候,也沒多少船家願意買的,更別說現在,所以只能指望香港這邊的航運公司了;

對了,楊生,你旗下的航運公司比我也小不了多少,估計後面也會找你的。”

“那你我可得好好商量一下了。”楊文東點點頭,道:“包生,現在世人都知道你棄舟登陸,那這船隻運營,你是真的準備徹底放棄,還是保留一部分。”

包玉岡道:‘當然不可能完全放棄,現在處於危機,我適當的瘦身,等以後市場正常了,我再擴張;

只是我預估這一次船災時間會很久,而我的年紀也不小了,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包生,你我這種企業家,是不存在退休的,你才60,而且剛剛有了兒子,怎麼著也得再幹20年啊。”楊文東笑說道;“我的建議是包生你適當放權,然後身體方便,半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現在與歷史是完全不一樣了,包家即將有後代,包玉岡的動力估計也完全不一樣了;

只是,疾病這個東西,有些不好控制,有些癌症,那是真的有錢也沒辦法。

包玉岡自然不清楚楊文東所想,點頭道:“我盡力吧,不過,人生七十古來稀了。

我能不能活到80,誰敢說啊,如果哪一天我早走了,楊生可要適當的照顧一下我的後代。”

“包生你想太多了。”楊文東頓了頓道:“不過我答應你。”

“哈哈,好,那我們討論一下內地船舶的事情吧。”包玉岡笑呵呵說道。

楊文東道:“好,既然包生不準備退出船運市場,我這邊也可以跟你說一下,我也不會,所以適當的購買新船也不是問題,但不能盲目的購買,不然只會血虧。”

包玉岡道:“內地這邊倒也沒指望我們買多,而是先買個三五艘,估計他們是想借助我們,在全球市場上先做個樣例,一旦驗證了船隻安全性,那就好走出下一步了。”

“對,當年灣灣與韓國的造船業,也是這樣開啟市場的。”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船隻、飛機、汽車都是涉及安全的,這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最難賣的,價格便宜,很多人也不敢要,這個時候,就需要找到第一個願意吃螃蟹的人。

早年灣灣造船業剛剛開始,楊文東就是第一批去購買的人,價格方面,灣灣也讓利很多,就是為了先開啟市場,獲得第一個客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