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99章 崑崙2008

航空航天、崑崙東方和半導體子集團,基本還處於研發投入狀態。尤其是後兩者。

想要追上國際水平,每年都要吞掉5~10億美元的研發資金。

集團旗下除了大疆取得一定銷量成績。

暫時還沒有其他成熟的技術和產品投向市場,因此也就沒辦法取得營收。

崑崙商城只銷售我們自家的產品,規模較小,可暫時忽略其虧損……”

包括徐良在內,一眾高管都認真地聆聽著他對於集團業務的評價。

老李同志是個閒不住的人。

對國產科技事業的發展尤其上心。

他擔任崑崙工業集團的顧問和研究院副院長後。

一直奔波於大江南北,去各所大學做彙報演講。

號召有志青年投身科技事業。

此外,他也沒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直密切關注著崑崙工業的各個產業發展。

此時說起崑崙工業內部存在的問題。

那絕對是有的放矢,沒有半句錯漏。

“崑崙工業整個集團,今年的研發投入高達一百多億。

研發投入強度、絕對值在國內民營企業中絕對排的上第一。

比一向以高研發投入著稱的菊花廠還要強一線。”

李光南望著徐良,嘆了口氣。

“我建議我們的步子不要邁得太快了,緩一緩比較好。

等一個事業群開始擁有自我造血功能了。

我們再去開闢下一個新戰場,步步為營。

現在集團擁有幾十家一、二級子公司。

麾下聚集數萬名研發工程師,幾十個前沿科技專案同時開工……

確實顯得有那麼一點點過於著急了。

容易給公司造成財務壓力。

當然了,我也不是反對追蹤跟進前沿科技技術。

只是節奏最好調整一下。

循序漸進慢慢來,把每一步都走穩當了。”

在場的數十名高管暗暗點頭。

人家老李這番話正是他們想說的話。

可由於徐良人經常不在公司。

加上大老闆威望和位置太高,他們不敢諫言。

老李跟他們不同,既是德高望重的院士。

又是公司研究院副院長。

年紀也在那擺著。

由他站出來開這個口。

比他們這幫下屬單獨去找大老闆建言獻策要好很多。

老闆可能也聽得進去一些。

想到這,所有人都默默地把目光投向了影片裡的徐良。

想看看徐總聽到這番話是個什麼表情和反應。

憤怒?幡然醒悟?

還是不為所動。

他們發現自己等人全都猜錯了。

大老闆表現得很是平靜。

絲毫沒有因為李光南的話而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

徐良嘴角微微勾起。

李院士為人比較剛直。

所以說話容易得罪人。

但是他可沒有某些人那麼小心眼兒。

他沒有答話,只是手指放在桌面上敲了敲。

看似無意識。

但林世偉接到訊號後立即道。

“李院士說得十分在理,我作為集團的首席財務官,非常清楚集團的財務情況。

我們集團現在是大則大矣,卻大而不強。

各個事業群、子集團、研究院,遠的成立還不到五年時間。

近的今年才成立。

我們現在沒有太多自己的技術優勢。

只能逼自己一把,拼命地進行追趕。

資金方面,其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李院士可能對集團財務情況瞭解不多。

我在這裡簡單向大家彙報一下我們今年的財務狀況。

集團六大事業群,外加崑崙東方一家子公司,收入最高的仍然是崑崙科技。”

崑崙科技隸屬於消費電子事業群,以pc、膝上型電腦、電腦外接裝置、u盤的銷售為主。

“雖然受經濟危機影響,崑崙科技下半年的銷售收入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全年總收入依然突破1240億華夏幣。

按照出貨量和收入,我們是全球第四大pc廠商。

僅次於惠普、戴爾、聯想。

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比起總收入上千億美元的惠普,六百多億美元的戴爾,總收入不到150億美元的我們,還差了很遠。

不過這也意味著崑崙科技未來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