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一張蓋著鮮紅印章的、由縣政府、水利辦、農業銀行和合作社四方共同簽訂的正式檔案,送到了村裡。
那張紙,比老李頭那塊金子還要沉。
它象徵著,城西村這個由村民自發成立的“草臺班子”,終於得到了官方的認可,正式從一個處理內部矛盾的“人情組織”,轉變為一個承接國家專案、參與市場運作的“經濟實體”。
然而,身份的轉變,帶來的第一個問題,就讓所有人再次陷入了僵局。
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到底應該是誰?
之前,是老李頭“一句話”定了陳曉峰。
在那個“人情”的場域裡,大家敬佩陳曉峰的擔當和犧牲,沒人有異議。
可現在,不一樣了。
這個法人,將掌管著幾百萬的資金,決定著幾十個工程崗位的分配,關係到兩個村、幾百口人未來的身家性命。
這個位置,太重要了,也太燙手了。
“曉峰還要上學咧,”第一個提出異議的,又是周達追。
“我不是信不過曉峰這孩子。”他在晚上緊急召開的新一輪的“股東大會”上,清了清嗓子,說得冠冕堂皇,“但這孩子,畢竟年輕,沒經驗。這麼大的盤子,交給他一個人,萬一出點啥差錯,誰擔待得起?”
“再說了,咱們合作社,現在是兩個村合辦。法人,總不能光是你們城西村的人吧?這不公平!”他巧妙地,再次挑起了“村界”的矛盾。
他這話,立刻得到了城北村代表們的附和。
“就是!我們村出的地最多,法人也該我們村出!”
“周村長經驗豐富,當這個法人最合適!”
城西村這邊,也立刻反擊,“放屁!要不是曉峰,你們村早淹了!現在倒想來摘桃子了?”張大牛吼道。
“合作社是俺們李大爺提議的!法人就該是曉峰!讓他處理怎麼了?這些事他不是處理的好好地?誰一上來,一生下來就會啊?”
眼看又要吵起來,老李頭把煙鍋子一頓,冷冷地說道:“都別吵了。法人這個位置,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得有本事,也得有公心。誰有這個本事,誰有這個公心,大家夥兒,就選誰。”
他這個提議,看似公平,卻把問題變得更復雜了。
誰來評判“本事”?
誰又來衡量“公心”?
最能評判衡量的已經兩腿一蹬走了!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陳曉峰,站了起來。
他沒有為自己辯解,也沒有去攻擊周達追。
他只是平靜地,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案。
“我提議,合作社的法人,不設固定人選。”
所有人都愣住了。
“我們設立一個‘輪值法人’制度。”陳曉峰解釋道,“合作社的重大專案,比如土地改良、新村建設、勞務派遣、旅遊開發……每一個專案,都成立一個獨立的專案組。”
“誰有能力,有想法,願意為這個專案負責,誰就可以站出來,向全體社員,闡述你的方案。然後,由全體社員投票,決定這個專案,由誰來牽頭。”
“誰牽頭,誰就在專案執行期間,擔任合作社的‘當值法人’,擁有這個專案的人事權、財務權和決策權。但同時,也必須對這個專案的最終結果,負全部責任!幹好了,年底分紅,你有額外獎勵;幹砸了,你得自己想辦法,把虧的錢給補上!”
“專案結束,‘當值法人’的身份自動取消。下一個專案,再重新競選。”
他看著周達追,又看看自家的村民。
“這樣,既給了有本事的人機會,又避免了一個人獨斷專行。咱們不看你是哪個村的,也不看你輩分高低,就看你拿出來的方案,能不能讓大家夥兒都信服,能不能帶著大家夥兒掙到錢!”
“這,才是真正的‘能者上,庸者下’!這,才是咱們合作社自己的‘新規矩’!這事兒,大家如果透過了認可了,我會彙報給主任,到時候確定了,咱們就這麼辦。如何?”
這個“輪值法人”的提議,像一顆深水炸彈,在人群中引發了劇烈的震撼。
它徹底打破了傳統農村社會論資排輩、看人情看地緣的權力結構。它用一種近乎殘酷的、純粹的“市場化”和“民主化”的競爭機制,來決定權力的歸屬。
周達追也聽得目瞪口呆,他發現,自己所有的算計和手腕,在這個年輕人設計的、更高階的“遊戲規則”面前,都變得上不了檯面了。
果然新腦子好用啊!
他現在如果想爭權,就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能讓所有人信服的方案,而不是靠煽動和拉幫結派說什麼村裡話了……陳明遠和老李頭,則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驚和……一絲欣慰。
他們果然沒看錯這小子——
他真的長大了。
代價是他爺爺的命!
他不再僅僅是那個會算資料的技術員,也不再是那個只懂“人情賬”的孝子,他已經開始學著,去搭建一個能讓“理”和“情”在其中共存、並相互制衡的“制度”了,而這,才恰恰是一個真正的領導者,該乾的事。
“我……我第一個專案,想競選!”
一個聲音,在沉默的人群中響起。
所有人回頭看去。
站起來的,是王桂香,也就是曉峰的乾孃,她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無比堅定的、閃著光芒的表情,“我想牽頭,負責咱們新村的……‘食堂和後勤保障’專案!這次抗洪所有的吃喝都是俺們家一直包辦的,俺覺得沒問題!你們大傢伙說說!飯菜香不香?俺做的中不中?”
“香!咋不香!”張大牛第一個扯著嗓子喊道,“王嬸你做的那個菜糰子,俺一口能吃仨!”
“就是!還有那魚湯,鮮得很!”
“王嬸要是管食堂,俺們天天都能吃上熱乎飯了!”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附和著,臉上都露出了善意的笑容。在過去的十幾天裡,王嬸和柳柔帶著村裡的婦女們,幾乎包攬了所有人的伙食。
她們用最有限的食材,做出了最暖人心的飯菜。她們的手藝和人品,所有人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王嬸聽著大家的誇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她的腰桿,卻挺得更直了。
她看向陳曉峰,眼神裡帶著詢問,也帶著一絲緊張。
陳曉峰對著她,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後,他轉向所有人,大聲宣佈:“好!那咱們合作社的第一個專案——‘後勤保障組’,就由王桂香,擔任第一任‘當值法人’!大家夥兒,同不同意?”
“同意!”
“同意!”
掌聲雷動,沒有一個人有異議。
就連周達追,也跟著鼓起了掌。
十里八村的都知道,王寡婦這個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這是一個用行動和人品,贏得了所有人尊重的女人。
王嬸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臉漲得通紅。
她有些手足無措,一個勁兒地用圍裙擦著手。她這輩子,從沒像今天這樣,被人如此鄭重地對待過。她感覺自己,不僅僅是一個做飯的寡婦了,她成了一個“當值法人”,一個能為這個家做主的人。
“那……那俺就幹了!”她深吸一口氣,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但是,俺有俺的規矩!”
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好奇地看著她。
“第一!”王嬸伸出一根粗糙的手指,“以後食堂的採買,賬目,都得公開!每天花了多少錢,買了啥菜,俺都寫在村口的小黑板上!大家夥兒人人都能看,人人都能監督!俺王桂香,絕不貪佔合作社一分一厘的便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