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峰沒動,他只是站著,感覺自己,像一個蹩腳的醫生,開了一副看似科學的藥方,卻引發了病人更嚴重的過敏反應。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身後傳來了父親陳明遠沉重的腳步聲。
“曉峰,王嫂子。”陳明遠的聲音,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疲憊,“跟我來一下,李隊長和張專家找咱們,有要緊事。”
陳曉峰扶起還在抽泣的王嬸,三人沉默地走向臨時指揮部。
指揮部的帳篷裡,氣氛異常嚴肅。
李隊長、張專家,還有村裡的幾個核心成員,老李頭、老沈他們,都在。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凝重。
“都坐吧。”李隊長指了指幾個馬紮。
等人都坐定,他清了清嗓子,開門見山。
“今天請大家來,是傳達一個上級的最新精神,也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他從公文包裡,拿出了一份蓋著紅頭的檔案,遞給了陳明遠。
“這是省裡剛剛下發的《關於特大洪澇災區災後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李隊長解釋道,“檔案精神的核心是,考慮到本次災情特別嚴重,為了確保重建工作的高效和穩定,對於像咱們城西村這樣的‘重災示範點’,將採取‘政府主導、統一規劃、整體搬遷’的重建模式。”
“整體搬遷?!”陳明遠手一抖,檔案差點掉在地上。
“對。”李隊長點了點頭,語氣沉重,“簡單說,就是咱們村現在這個爛攤子,咱們自己是不用再管了。”
“國家將全額出資,為大家夥兒建設一個全新的‘城西新村’。新村將有統一規劃的、抗震防洪的樓房,有配套的學校、衛生所、和商業街……所有受災的村民,都可以按照人頭和原有的宅基地面積,免費分到新房。被毀的田地,也將由政府統一進行土地流轉,折算成現金補償,或者置換成新村裡的商鋪股份。”
“至於‘德水壩’的工程,也將完全由專業的國家工程隊接管。咱們合作社那個‘勞務隊’的方案,也就……暫時擱置了。你們的合作社應該也一樣……而且,我拿到檔案前,已經聽說村裡吵了很久……”
“你們覺得怎麼樣?”
李隊長說完,幾個人表情都是凝重的,或者說是懵了。
剛剛還在為了一碗肉、幾分工分吵得不可開交,現在,一個“全新的、什麼都有的、不用自己操心”的家園,就這麼從天而降了?
短暫的震驚之後,三人決定回去和村民一致商議決定。
城中村修建的事不在少數。周邊的幾個鎮子基本上都有建造,據說都變成了城裡人。
可村子到底是一個人的根,但當下又確確實實是一個極好的氣機。
因為所有人的老宅也好,還是祖墳也好,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這個時候舉家搬遷……不是不能,甚至——
是最好的時候。
可是一想到村裡因為一碗肉都爭吵的不可開交,到時候分房子只怕也是……難於登天。
-
“天吶!住樓房?”李翠花第一個尖叫起來,眼睛裡冒著光,“還是國家給蓋的?不要錢?”
“地還能換成商鋪?那……那俺們以後不種地,也能當老闆了?”那個崴了腳的趙四,也忘了腳疼,激動地站了起來。
“太好了!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啊!”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臉上都洋溢著一種如釋重負的、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這下再也不用吵了,再也不用算了,再也不用自己費心費力了。國家,把一切都包了!”
“國家真好呀……”
“新時代好……”
……
可是現場也有幾個人,沒有笑。
老李頭默默地把他的煙鍋子,深深地埋進了菸絲袋裡,再也沒有拿出來,最後別開臉走了;王嬸從部隊出來就愣愣地看著那份檔案,眼神裡,有嚮往,但更多的是一種茫然。
陳明遠則低頭,一遍遍地看著那份檔案,那雙佈滿血絲的眼睛裡,情緒複雜到極點,而陳曉峰,他的心,在聽到“整體搬遷”四個字的時候,就沉到了谷底。
他看著那些歡呼雀躍的鄉親們,心裡卻湧起一股巨大的、冰冷的悲哀。
這是一份國家給出的最穩妥、也是最高效的解決方案。
解決了這群人內部無法調和的矛盾……
這是一種善意,一種保護。
但這能夠妥善嗎?
大城市裡都有許多地方拆遷了,鬧出來的事兒可不少,這和拆遷應該沒什麼區別?可也徹底宣判了爺爺那套“人情賬”的徹底過時,也宣判了他自己那個試圖融合“理”與“情”的“合作社”理想的……死刑。
當然,舊時代的東西就是該過去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