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點點頭。
態度還是很堅定的。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他從去年冬天就開始養木工、養泥瓦匠,到現在已經養了快一年了,也是時候把他們派出來乾點事了。
另外這次的暴雪也是個機會。
錢進想,或許自己的勞動突擊隊建築隊伍的構想可以拿上臺面來了。
他給勞動突擊隊發展規劃的衣食住行四大項領域,現在衣食已經開始打基礎。
現在,‘住’或許可以做準備了!
不過這事可不是鬧著玩的,不像做飯做衣服那麼簡單,還得需要政策指導和程式許可。
他回到居委會跟魏香米聊了聊。
魏香米這邊也挺無奈:“其實每年冬天下大雪,市裡都有人家發生這種事,我家裡所在的那棟樓,前年冬天雪大也弄的屋頂漏水來著。”
“可除了修修補補,沒有別的辦法。”
錢進說道:“我準備以勞動突擊隊的知青隊員們為主體,弄一個建築大隊,到時候給受災的群眾修理屋頂什麼的。”
魏香米一愣:“啊?你、我跟你說呀,錢總,這活可不好攬……”
“我知道,可勞動突擊隊為人民服務啊。”錢進攤開手,“我不是給自己攬活,也不是給突擊隊攬活,是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魏香米凝視著他俊逸的臉龐,聽著他義正言辭的話語,內心五味雜陳。
她平日裡接觸到很多的青年,但只有錢進還是恪守本心,真的想為人民服務。
於是她溫柔的說:“好,你試試,如果哪裡需要我們居委會幫忙,那你儘管說,我們都是一家人。”
這方面錢進得找市府。
不管是政策還是程式,都得市府那邊負責。
正好辦公室有電話,他給市府那邊打過去了,韓兆新的秘書沒有下班,錢進就把情況反映了一下。
對方讓他等一等:“很巧,錢主任,市府的主要領導就在開會商討這件事。”
“你等我訊息好不好?我現在就去找領導說一說你的反饋,看看他有什麼指示?”
錢進滿口答應下來。
然後兩分鐘後他接到電話,韓兆新讓他去府裡開緊急會議……
錢進騎上摩托車,轟隆轟隆又出發了。
大單位一樓會議室裡,鄭國棟、韓兆新集體主持會議。
分管城建和救災的領導以及幾位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正圍坐在一起,聽取民政單位關於這次雪災次生災害的緊急彙報:
“初步統計,咱之類因積雪融化、凍融迴圈導致房屋牆體開裂、屋頂塌陷甚至整體垮塌的危房,已達一百餘戶!涉及人口超過七百人!”
“其中泰山路西大關最為嚴重,目前只能安排街道採取臨時安置措施,但修繕資金缺口巨大,技術力量嚴重不足……”
民政單位的主官聲音沉重,表情更沉重。
鄭國棟眉頭緊鎖,他一手翻動著手中的報告,另一隻手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
韓兆新湊到他身邊低聲說:“看來問題相當嚴峻啊,大批知青返城帶來的就業和住房壓力本就巨大,這場暴雪再來添亂,這真是雪上加霜了。”
鄭國棟點點頭。
財政吃緊,國營建築單位都在忙著修繕房屋來安置回城知青,這塊任務很重,他們的工作也很飽和,所以根本無力顧及這些因老舊而修繕難度大的民房。
“老餘,”鄭國棟看向一位市府副職領導,“你是管這塊的,情況你最清楚,有什麼應急方案?”
餘感世放下手中的紅藍鉛筆,說道:“國棟同志,情況確實緊急。”
“我們目前能調動的,大約只有街道組織的臨時搶險隊和部分民兵——街道所屬的一些建築分類的小集體企業,還在忙著趕工期為回城知青準備安置點。”
“但是這些人呢,做些支撐加固、轉移人員的應急工作沒問題,你讓他們修房子蓋房子,那確實難為人了……”
韓兆新忍不住打斷他的話:“支撐加固、轉移人員,這活我也能幹,但我們都知道,這個治標不治本啊。”
餘感世這邊也無奈:“要徹底修繕,那需要專業的建築隊伍、大量的建材和資金,我們也知道靠街道居委會和居民自救是杯水車薪的結果,可是……”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更顯得自己無奈:“很多房子結構老化嚴重,這次雪災只是誘因,根本問題不解決,隱患會一直存在。”
“實際上我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說過了,要解決這問題,必須系統性地進行危房改造!”
會議室裡一片沉默。
資金、技術、人力,都是繞不過去的坎。
更重要的是人才。
韓兆新看著幾個部門的負責人,滿心荒涼。
舊房改造或者說危房修繕,這些工作確實困難,可真的沒辦法完成嗎?
那不可能!
就像之前經歷旱災,那旱災就那麼可怕嗎?非得靠苦熬才能頂過去嗎?
就不能戰勝旱災保收保糧嗎?
當時包括張成南在內的幹部都一個勁的搞唱衰,一個勁的吐酸水倒苦水。
結果呢?他韓兆新親自帶隊,有錢進這樣的好乾部在前面衝鋒陷陣,然後海濱市秋收工作就保護的很好。
xxxxxxxx
不是缺少這個資源那個技術,是缺少主觀能動性!
(xxxxxxxxx:一部分內容)
比如錢進。
各位相關領導都在推諉責任,鄭國棟臉色越來越難看。
韓兆新給他使了個眼色,他低聲問:“怎麼了?”
“待會錢進過來。”韓兆新也低聲說,“這事就沒多大點事,他媽的,這幫人不願意好好給人民服務而已,要是拿槍逼著他們,以咱這麼大一個海濱市,組織建築隊伍收拾一下還不簡單?”
鄭國棟點頭表示認可。
領導們可不是糊弄上來的,這是有真本事的。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敲響了。
秘書探進頭對韓兆新點了點頭。
韓兆新明白他的意思,直接招手:“讓他進來吧。”
錢進快步走進了會議室。
鄭國棟喝了一口茶水,點點頭:“看你一臉風塵僕僕的樣子,有什麼事?直接說吧。”
錢進一愣,這不是你們在開會把我叫來的嗎?
不過他如今也已經瞭解了領導的說話藝術,心思快速一轉,估計領導主持開會討論暴雪對老舊危房的損害,那麼肯定也想聽他彙報相關情況。
於是他沒有去打官腔,直接切入主題:“國棟領導、韓總,各位領導同志,我這次是為我們泰山路,還有全市其他雪災危房的事來的!”
他簡明扼要地彙報了他在西大關等地的實地勘察情況,描述了王大娘家房屋塌陷、眾多居民提心吊膽住在危房中的慘狀。
因為他看過現場,加上語言組織能力本來就出色,所以彙報的話語樸實卻充滿力量,將會議上冰冷的數字轉化成了活生生的民生疾苦。
“情況我們基本掌握了,”韓兆新點點頭,示意錢進坐下,“市裡正在研究對策,感世同志,你把咱們剛才的結果跟他說說。”
餘感世放下茶杯咳嗽一聲,將剛才會議討論內容簡單的說了一下。
韓兆新看向錢進:“聽明白了嗎?說說你的看法,坐下說就行。”
錢進沒有坐。
他挺直腰板,目光堅定地看向鄭國棟和韓兆新:“各位領導,我認為光靠臨時搶險和零星修補,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剛才我所彙報的西大關的情況,肯定只是當前全市受災問題中的冰山一角。”
“全市還有多少這樣的危房?多少老百姓住在裡面擔驚受怕?我想不能光看統計結果啊。”
鄭國棟直截了當的說:“道理我們都懂,那你說怎麼處理?”
錢進深吸一口氣,丟擲了醞釀已久的方案:
“韓總將全市的勞動突擊隊交給了我,我認為這是一支可以動用的力量。”
“所以我建議,由我們勞動突擊隊牽頭,成立一支專業的建築修繕隊伍,直接跟各街道對接,抓緊時間去修繕這些受災房屋。”
“哦?具體說說,你們勞動突擊隊有這麼多的人才?修繕危房改造舊房可不是力氣活,這是技術活。”韓兆新眼中閃過一絲興趣。
“韓總說的對,所以人員來源分兩部分。”錢進語速加快,思路清晰。
“骨幹力量還是需要懂建築工程的師傅……”
“市裡的幾支建築工程隊都有緊急要務在身,確實抽不出來。”餘感世急忙先把自己手下的力量給護住了,他這邊確實也有國家安排的工作計劃。
錢進說道:“這個我明白,我不從市裡的工程隊抽人,我從農村地區招聘!”
幾個領導笑了起來。
你來逗樂子的吧?
農村的手藝人什麼水平?他們能幹的了樓房活?
其中一個領導直接的說:“恐怕這些農民工匠,還沒見過樓房呢,更沒見過八層十五層這樣的高樓。”
錢進暗道老子前世見過上百層的,這有什麼好牛逼的?這又不是你我蓋起來的。
當然他現在情商沒那麼低,不會當面反懟這種草包領導,只是內心看不起對方罷了。
他平靜的說:“去年下鄉開展抗旱工作的時候,我瞭解過安果縣一些農民的情況,好幾個公社裡都有手藝精湛的老木匠、老泥瓦匠。”
“我認為他們確實不懂五層八層十八層的樓房建造知識,可是這些高樓大廈沒有問題,也用不著他們來忙活。”
“據我統計所知,現在受災的主要是幾十年前建起的平房、老破小洋樓,幾乎都在三層以下,這樣,我認為農村的一些老手藝人,是完全能勝任相關工作的。”
“甚至在平房修補改造方面,他們經驗相當豐富,但苦於沒有用武之地,收入也不高,所以我想把他們請來,作為大隊的技術核心和師傅!”
“招聘農民進城?”鄭國棟眉頭微蹙,提出了關鍵問題。
“是臨時招募他們來上班呢,還是說要把他們編入你這個隊伍裡頭?”
錢進說道:“編進來!”
鄭國棟立馬搖頭:“錢進同志,這涉及到一個很複雜的戶籍問題。”
“咱這裡的人都清楚,現在知青返城高峰,城市戶口指標卡得非常緊!住房、糧油關係、子女入學……都是大問題,市裡壓力很大啊!”
這正是錢進預料中的難點。
他早有準備,立刻回應:“國棟領導,我明白戶籍的敏感性,但我不需要大規模招人。”
“初步計劃,我們的建築大隊只需要招聘一百名技術骨幹,所以只需要一百個戶籍名額。”
“而且,這些人不是普通工人,是作為特殊技術人才引進,他們將成為建築大隊的骨架和師傅,他們的任務是老帶新,把現在空置的知青勞動力給解決掉。”
他進一步闡述理由和可行性:
“韓總清楚,我現在主持開設了兩個服裝廠,已經解決了超過六百名——馬上就能解決總共八百名的女知青勞動力問題。”
“但是男知青呢?不能讓他們閒著,否則不光浪費勞動力,還涉及到一個社會治安問題。”
韓兆新立馬點頭。
自從知青大返城,市內治安成了問題。
錢進說道:“如果能開設一個建築大隊,那就能解決大量的男青年勞動力限制問題。”
“可是現在全市危房修繕任務重、技術性強,光靠知青突擊隊,熱情有餘,技術不足,沒有老師傅帶,幹不了精細活,質量沒保證,甚至會出安全事故。”
“引進這批老匠人,是解決技術瓶頸的關鍵!”
韓兆新指了指他,若有所思的說:“你這麼說有道理。”
錢進又強調緊迫性,“各位領導,雪災危房不等人,冬天還好,只是漏風不漏水。”
“根據國家氣象總檯的預報,今年春季開始,雨水較多,夏秋季節雨水更多,這樣再拖下去,經歷過冰雪蹂躪的老舊破房肯定會出問題。”
“到時候房子塌了,人傷了,損失更大、社會影響更壞。”
“所以我覺得一百個名額,能撬動整個修繕工作,解決幾千人的住房安全問題,這筆賬,很划算!”
韓兆新聽的連連點頭。
錢進這同志是個人才。
這番話說的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充滿了說服力。
他不僅提出了問題,更給出了一個看似大膽卻極具操作性的解決方案,並且充分考慮了政策限制和現實困難。
這可比面前一群只會哎喲哎喲我們好難的領導幹部強多了。
於是他指著錢進但看向鄭國棟:“錢主任說的有道理,而且我想了一下,這麼做還能起到一個示範性作用。”
“大家想想看,這支建築大隊,不僅僅是修房子,更是探索一條‘政府引導、集體運作、專業服務’的舊城改造和危房修繕新路子。”
“它不僅能解決眼前困難,還能為將來全市更大範圍的舊城改造積累經驗、培養人才。”
“他們這個勞動突擊總隊就是試點!成功了,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呢!”
聽完後,餘感世這邊積極了起來。
錢進這是主動給自己分擔工作壓力呀,好小子,覺悟高!
他說:“國棟領導,這件事的可控性也比較合適。”
“錢主任很實在,只要一百個名額,對全市戶籍壓力來說,這是可控的!”
“這樣,我們單位貢獻二十個名額,好不好?”
鄭國棟示意自己的第一秘書拿來一個筆記本,開始檢視裡面的資訊。
看過之後,他抬頭說:“我給你一百二十個名額,感世同志這邊給你加了二十個嘛,都給你。”
“但是有些問題你得自己解決,比如說,這個住宿問題,那麼你們既然是一個建築大隊,那麼是不是可以自己解決集體宿舍問題?”
“糧油關係呢,你由勞動突擊總隊統一申請,納入集體戶口管理。子女入學問題,這個需要協調區教育局,看看能不能就近安排,如果不能,那他們子女沒辦法入城上學。”
錢進欣喜的說:“明白,領導,我們一定管好用好這批人才,絕不給市裡添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