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第350章 給魯爾工業區一點小小的技術震撼

11月17日,中國女排在扶桑大阪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上七戰七捷,首次榮獲世界冠軍。

關於排球運動的話題在社會上開始出現。

人民食堂在此期間於大堂和各個包間裡各安置了一臺電視機。

其中大堂是海濱市頭一臺21寸彩色大電視。

包間裡的電視尺寸不一,根據包間大小不同,電視分14寸和16寸兩種。

這樣,人民食堂的生意自然更好了。

因為如今電視機太少,而今年國內又引進了兩款特別熱播的電視劇:

先是《大西洋底下來的人》,後是《加里森敢死隊》。

這部電視在國內起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起初是中央電視臺熱播,如今地方臺也獲得了版權開始播放。

飯店裡播放起這兩部電視,能引得食客不吃飯光看電視。

錢進當即讓徐衛東開始組織人手尋找第二處地方,準備開設人民食堂一分店。

同樣在11月,國家發出《關於廣開門路,搞活經濟,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若干決定》,提出今後必須著重開闢在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中的就業渠道。

這就是引發了知青們廣泛關注的中發〔1980〕64號檔案。

錢進從小陳莊生產大隊帶回來的陳召盤這個農民還真挺有用的。

他被送進了培訓學校,擔任時事新聞和政策研究員,每天鑽進國家級報刊裡頭咬文嚼字寫分析報告。

別說,他比突擊隊隊員們好用多了,總能給錢進送來第一時間的政策總結。

錢進把他的總結報告扔給了魏雄圖,又結合自己對未來政策變動的掌控,寫了個大綱讓魏雄圖進行修正潤色,最後寫成一篇社論送到了《海濱日報》的報社。

12月初,人民食堂一分店和人民副食品店同步開業。

其中一分店主打的是火鍋和麻辣燙業務,此時已經進入冬天,並且今年冬天還挺冷,所以飯店開業後,生意很好。

服裝廠生意也很好,《廬山戀》系列服裝大熱。

在一分店開業後第三天,第二服裝廠也開工了,這次規模更大。

錢進要安排五百名女工!

服裝廠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對於當下解決回城知青的就業安排工作太重要了。

同期勞動食品廠也開始選擇地址,準備上馬。

這是針對男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最快將於1981年投產使用,同年要開二廠。

根據錢進規劃,兩個廠區將能解決上千名男青年的就業問題。

9號,陳召盤那裡又送來一篇重要的政策分析報告。

這一天恰好是大雪,海濱市也迎來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國家透過《人民日報》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解決四個問題:

第一,要有一條堅定不移的、貫徹始終的政治路線。

第二,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第三,要有一股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第四,要有一支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幹部隊伍。

報告強調了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性,特別指出了國家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裡,急需要一批能幹實事、出成績的專業幹部。

錢進就屬於這樣的幹部。

他很受上級領導和省市有關領導的期待。

為了不辜負這些期待,錢進上任之後雖然還顧著勞動突擊隊的就業安置工作,但主職的外國先進技術與裝置的引進工作也沒落下。

透過他的稽核,海濱市內發現了兩個有問題的引進合同,他所轄區域的地市內發現了五個有問題的合同,不過都是小問題,整改之後可以繼續引進工作。

同時他主抓的海濱市化工廠的尿素合成塔裝置引進工作,在經過選擇合作物件和初步合作電話溝通後,終於在1980年的年底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錢進親自帶隊,王振邦和楊大剛做副領隊,然後一支更專業的隊伍乘坐飛機飛了德國參加合同談判。

他幫化工廠選擇的合作物件是個很強大的集團,巴斯夫化工集團!

飛機降落,他們乘車進入魯爾工業區。

此時已經是傍晚。

萊茵河畔的夜風捲著冬季的嚴寒穿過科隆的街巷。

當地環境堪憂,工業粉塵混雜著河水的溼氣凝成淡青色的霧靄,沉甸甸地壓在鱗次櫛比的廠房輪廓線上。

錢進透過車窗往外看,這片龐大的工業區內,高聳的煙囪刺破暮色,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噴吐著灰白色蒸汽。

後面夜幕降臨,月亮升起,清冷的月光被工廠廢氣暈染成一片朦朧。

楊大綱是化工方面的行家,他有些吃驚的說:“這裡汙染真厲害。”

錢進平靜的說:“要發展工業,那就避不開汙染問題。”

楊大綱愣了愣。

錢進說道:“汙染可以先發展後治理,可貧窮沒有先後,只要你貧窮,你不去想辦法富裕起來,那就只能一直貧窮!”

灰色的日產巴寧麵包車貼著工業區邊緣繞過,進入乾淨的市區。

一個不經意間,錢進看到了遠處一座巨大的高樓。

那是一座工廠的主樓,巨大的“basf”字母在樓頂亮著紅光,如同幾顆俯視工業區的克蘇魯魔神之瞳。

汽車在酒店停下,錢進帶著手下人下車進酒店。

有等候在這裡的攝像師拍下照片。

一群很少在科隆能見到的黑頭髮黑眼睛出現在夜色中。

他們統一的黑風衣、黑皮鞋,龍行虎步、面色嚴肅,同時沉默寡言。

明天正式展開談判工作。

但是今天巴斯夫的人都沒有來接機,更沒有迎接他們。

這就是日耳曼式的傲慢。

不過這樣正好,給了錢進操作時間,他在臨睡之前請談判組的同事們喝了點德式鮮啤,同時針對後面的談判工作再次聊了聊。

準備充分!

談判場所在巴斯夫的廠區會議室內,因為雙方先需要參觀生產線,現場答疑,然後開始正式的談判工作。

巴斯夫在魯爾工業區內的廠區規模龐大。

它是這裡的王者企業。

錢進早在前世就聽說過德國魯爾工業區,但那時候國內工業已經發展壯大了,魯爾工業區已然落寞,成為了歷史上德國強大工業的象徵。

如今整個魯爾工業區還是可圈可點的。

國內還沒有發展出這樣的龐大工業區。

此區域曾經是德國的煤礦區,憑藉五百萬居住人口成為歐洲最大的聚集區之一,綿延一百多公里,在一百多年時間裡,從鄉下農莊發展成為涵蓋近20個城市的工業帶。

之前飛機降落的時候,錢進一行人對此有所感觸。

從高空俯瞰最能感受到這座恐怖工業區的龐大威壓。

那一排排鍊鋼高爐、一座座大型工廠,看的錢進很眼熱。

要是能全搬到國內去可就好了。

不過現在魯爾工業區已經開始出現頹勢了,自60-70年代起,這地方便陷入了結構性危機之中,出現了主導產業衰退、就業崗位減少、生態環境惡化、基礎設施短缺、人口外流等問題。

但是西德人應該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者說,此時面臨東西方意識形態競爭的最緊要關頭,西德不能對外透露這些資訊。

所以西德的化工從業者,尤其是他們的王者巴斯夫的員工,現在腰桿子很硬也很驕傲。

驕傲到可以無視商務禮儀,用冷漠來對待客戶。

正所謂弱小從來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巴斯夫的風光可以延續到未來的四十年,但是他們的霸王地位將不復存在。

在錢進的思忖中,車子進入了大門。

巴斯夫廠區主體顏色是鐵灰色。

冬日的上午,這座鐵灰色的龐然大物矗立在大地上發出轟鳴聲。

錢進等人在停車場下車,終於有金髮碧眼的日耳曼人來接待他們。

可是見面第一句就是警告。

翻譯小心翼翼的將這句話說給了錢進等人聽:

“這位霍夫曼先生讓我友情提醒大家,該廠區內多有科研單位,裡面很多東西需要保密,所以希望大家未經巴斯夫方面的允許,不要走亂亂入。”

霍夫曼指向不遠處牆面,上面懸掛著一排用德、英雙語書寫的厚重指示牌——

“未經許可嚴禁入內”。

“授權人員專屬區域”。

車門開啟。

楊大剛哼笑了一聲,說道:“這個西德的同志,恐怕說的不是這麼好聽吧?”

不過他渾不在意。

此時他的目光早已經越過廠區冰冷的鋼鐵森林,投向深處高聳的合成塔輪廓。

霍夫曼帶他們進入了一間辦公室,裡面是basf遠東業務總監施密特。

此人個頭不高卻十分敦實,一頭銀髮一絲不亂地梳向腦後,雙方會面後他臉上帶著公式化的笑容,主動向錢進伸出手:

“錢先生、楊先生、各位尊貴的客人,歡迎光臨路德維希港。長途飛行辛苦了,請先隨我到辦公室稍作休息,我們準備了些咖啡和點心,希望你們能喜歡。”

施密特表現的挺熱忱。

但錢進感覺他是試圖用見面後的熱情來掩飾巴斯夫方面對客人的輕視。

錢進倒是不在意這種輕視。

還是那句話。

國際上的尊重是靠實力獲得的。

拳頭才是硬道理!

他給國內帶來的翻譯員使了個眼色,翻譯員開始翻譯他的話:

“感謝您的熱情款待,施密特先生。”

“久聞德式咖啡名滿天下,我們早餐的時候已經嘗過了,現在陽光正好,我們不妨去裝置所在的場區參觀一下。”

“我們的楊廠長對貴方的ammonia·880系列核心裝置敬仰已久,這樣,我方希望可以直接去合成反應區和壓力控制單元參觀。”

施密特鏡片後的藍眼睛裡閃過一絲意外,隨即被職業性的欣賞覆蓋。

這年輕人說話不卑不亢,態度懇切。

能看出這不是客氣話,對方確實一心衝著裝置來的。

作為工作狂,他喜歡這樣的合作伙伴。

於是施密特做了個“請”的手勢,率先拔腿:“當然,錢先生是個高效的合作伙伴。這邊走,請務必佩戴好安全裝備。”

他一揮手,幾個穿著淡藍色工裝的工程師立刻遞上沉重的硬質安全帽、防衝擊眼鏡和厚重的綠色防靜電工作服。

進入場區,沉重的安全門在他們面前無聲滑開,一股複雜的工業氣息撲面而來。

這裡面混雜著高溫機油、化學催化劑和高壓蒸汽,熾熱而刺鼻。

門後面是一條長達數百米的筆直甬道。

這裡面很高,像是巨獸巢穴。

天花板上佈滿了粗大的管道,最細的也有碗口那樣,上面包裹著銀色隔熱層,如同鋼鐵巨樹的虯結根系,一直延伸到視線盡頭。

那裡是燃燒著熔金色火焰的轉化爐口。

楊大綱和隨行領導們來到這裡後大吃一驚,他們在國內沒有見過這樣場合。

地面是墨綠色的特殊材質,上面佈滿細微防滑紋,即使有水漬也不會太滑溜。

楊大剛好奇的用腳蹭了蹭地面,低聲說:“真硬啊。”

錢進看了一眼,說道:“環氧樹脂地面,耐磨防滑而且不起靜電。”

甬道兩旁是各種巨大的機械。

離心壓縮機、深冷分離塔、催化重整反應器等等,都是國內還很少見的先進型號裝置。

諸多機械裝置矗立著,如同神話故事中巨人的骨骼,只是它們是鋼鐵材質的。

這些骨骼由密如蛛網的線纜和不鏽鋼管道連線於一起,整合成一個集體。

楊大剛看到後當即深吸一口氣,他忍不住對錢進說道:“這套裝置,比小鬼子的厲害多了!”

錢進不是行家,也能看出當下他們看到的裝置與去年冬天獲取的那套裝置之間的差距。

先進的東西,確實就是漂亮。

空氣中充斥著帶有規律性脈動的低沉轟鳴,那是一臺高壓蒸汽驅動渦輪在運轉。

它是這套裝置的核心,如果還要進行擬人化比喻,那它就是心臟。

錢進已經在商城購買的《共和國化工發展簡史》和《開放四十年——化工產業升級的那些捷徑與彎路》這兩套書裡看到過對ammonia·880這套尿素合成複合裝置的介紹。

這款裝置在改革開放之初,幫助國內化工產業完成了小小的升級。

它很昂貴,但很有用。

如果海濱化工廠能成功引進這套裝置,打造出新的尿素合成塔。

那麼該化工廠的生產力,在未來三十年裡都不會落後於時代。

錢進想幫海濱化工廠完成升級,讓這家化工廠可以持續生存下去,為山河四省的農業生產工作發光發熱。

這套裝置很好,卻也有一些小問題。

巴斯夫方面隱瞞了這些小問題,後來倒是沒給雙方的合作工作制造出大麻煩,可是小麻煩不斷,導致後面國內相關廠家一直受制於巴斯夫,幫巴斯夫養了不少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頻頻來華解決問題,費用很高而且要求出差待遇很好。

之前網上有個段子,說是國內一臺機器出問題了,德國工程師來維修,報價是十萬零一千德國馬克。

然後工程師來了以後,看了一眼機器後隨手往一個螺絲上指了指,說這個螺絲有問題,得更換。

國內工廠更換了螺絲,發現機器果然恢復了正常運轉。

這讓工廠領導很不滿,說你來了就看了一眼,給我們換一個螺絲,結果就要收十萬多塊的德國馬克?

工程師說,這個螺絲的價格是一千塊,但我能看出它的問題來是十萬塊。

網路發達後,這成了一個段子,結果錢進看書的時候才知道是確有其事的。

現在他就看到了這個價值上千馬克的超昂貴螺絲。

錢進跟隨霍夫曼和施密特在場區內轉了一圈,大概的瞭解了這套裝置。

然後他們回到了水冷多級離心壓縮機旁邊,錢進的目光看向壓縮機底座處一顆沉重螺栓。

這螺栓很大,足足得有六寸蛋糕的面積,然後上面塗著鮮紅色警告標記,錢進想靠近,立馬被霍夫曼阻攔住了。

翻譯急忙問:“施密特先生問您,請問您這是要幹什麼?”

施密特繼續說話,翻譯繼續說:

“施密特先生說,這是一顆底部主承重螺栓,非常重要,不準隨意碰觸,因為它有一點問題,哪怕很輕微的問題,也會導致離心機不能正常運轉。”

錢進點頭:“你告訴他,中國人並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野蠻人,我們懂技術,我們更懂機械。”

“這種工業離心機對工作臺水平面要求之高我們很清楚,對螺栓的要求之高我們也清楚,正是因為我們清楚所以問題來了。”

他皺眉伸出食指,指著螺栓說道:

“你問問這些尊貴的先生,根據他們公司的裝置手冊……”

他招招手,隨行的韋小波立馬送來一本冊子。

錢進在裡面已經做了標記,很快翻到了要點一頁:“這本v-5技術附錄a他們肯定有,讓他們看第7.3節,這裡有規定。”

“主體離心壓縮機對固定螺栓要求極高,要求其預緊扭矩範圍為1220至1380 n·m,並需使用特定牌號的高溫抗蠕變脂潤滑螺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