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彷彿具有了更深刻的諷刺意味。
“這裡是舊金山,清晨就在忙碌。”
“驅趕街頭的技女,被盜的汽車和流浪狗。”
“嘿嘿,這就是舊金山的生活方式。”
觀眾們有些頭皮發麻。
音樂的存在感,終於在這個時候繼續凸顯,承擔了電影藝術中,那口頭臺詞難以承載的諷刺意味,更是放大了許多不方便開口說的種種暗示對比。
宋濤對這樣的首尾呼應驚為天人。
接下來,或許還有其他的凸顯。
《松骨峰》電影,是一場松骨峰阻擊戰的電影。
但只是一丟丟的額外延伸,如畫面閃回,完全沒有過分在電影裡進行長篇章的渲染,便讓電影的內容似乎不僅僅只是一場阻擊戰。
畫面回到了村民視角。
那是滄海桑田。
烈士陵園已然建好。
聽著兄弟倆故事長大的村中小孩也已經逐漸長大。
一位身著70年代軍裝的年輕戰士來到了烈士墓前,獻花敬禮。
墓前是兄弟二人的軍功章。
“強叔,盛叔!部隊休假了,俺來看你們倆!”
沒有過多的音樂,沒有過多的煽情。
甚至在敬完禮後,年輕戰士轉身,邁著堅毅的步伐離去。
可隨著轉身離開,畫面居然絲滑的轉場,那是一群踏步走的年輕軍人的背影,若有若無的合唱歌聲出現,隨著聲音的清晰,音樂也實質化了起來。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信念的傳承,在這一刻達成了閉環。
電影也在鏗鏘有力的歌聲中結束。
頓時,整個點映中心響徹起如雷的掌聲,久久不願停息,看著那閃過的演職人員表,內心充滿著震撼。
宋濤更是情緒激動,雙手瘋狂打字,撰寫心得。
【松骨峰,卻又不只是松骨峰!】
【什麼樣的信念與意志才能百戰百勝,鑄造奇蹟?!】
【一部電影,沒有一句口號,卻告訴了我們,戰士到底該為何而戰?】
【這是信念與理想的傳承。】
演職人員表走到了配樂這裡。
宋濤餘光掃到,便停留在那兩個字的名字之上。
細微沉吟,繼續撰寫。
【李燦有著敏銳的大智慧,不該煽情的時候絕不煽情,音樂的存在感拿捏的極為到位,讓整部影片的觀感產生了呼應,殘酷,寫實,悲壯,相比戰爭片中總是存在的煽情橋段,李燦一改業內慣性,選擇以充滿信念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為結尾的音樂內容,令人驚歎。】
【我想,這也是烈士們想看到的,他們不想看到我們跪著,不想看到我們悲傷流淚,想看的從來都是我們能夠振奮而起,傳承戰鬥意志,建設家園,享受幸福。】
還沒等寫完。
影院中卻突然傳來的鋼琴的聲音。
觀眾們一愣,掌聲戛然而止。
片尾,居然還有著彩蛋。
那是紅彤彤的字眼。
【謹以本片,獻給為國犧牲的勇士們。】
【銘記!勿忘!】
以及音樂的標題。
《如願》
當女聲娓娓唱起,只是見到了字幕上的文字,忍了一整場的宋濤便終於徹底淚崩了。
彷彿是電影所有故事,亦或是當初歲月曆史的一切沉重,在這一刻宣洩而出。
“你是明月清風,我是你照拂的夢,
見與不見都一生與你相擁。
而我將愛你所愛的人間,
願你所願的笑顏”
今年四十多歲的宋濤哭的像個孩子一般。
內心的情緒噴湧而出。
電影畫面上,是現代的種種。
更有著歷史彩蛋。
同一塊土地上,是黑暗歲月裡無名忠魂埋骨處,是貧困日子裡,開發耕田的艱苦奮鬥,亦是現如今的川流不息,高樓大廈。
“你是歲月長河,星火燃起的天空,
我是仰望者,就把你唱成歌。
你是我之所來,也是我心之所歸,
世間所有路都將與你相逢。”
宋濤流著淚,想繼續寫點什麼,但目光捨不得離開熒幕。
明明只是彩蛋,卻不願放棄每一個剪影。
“山河無恙,煙火尋常,
可是你如願的眺望。
孩子們啊,安睡夢鄉,
像你深愛的那樣。”
似乎是為了呼應電影的內容。
溫馨的抒情,並不是歌曲的主體。
到了後面,就連歌聲都變得有力起來。
這不是煽情,而是前進!
“我也將見你未見的世界,
寫你未寫的詩篇。
天邊的月,心中的念,
你永在我身邊。”
“與你相約一生清澈,如你年輕的臉。”
心潮澎湃的讚頌,洋溢著熱血的懷念。
一直等到音樂結束後才重歸安靜。
待彩蛋結束後,現場再次響起掌聲。
觀眾們內心翻湧。
整場電影的情緒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完整的釋放。
“真有你們的!”
宋濤神色沉穩,擦乾眼淚,只是眼眶微紅。
實在是太過分了。
整場電影,體現著最真實質樸的情感,唯獨在片尾彩蛋,才終於煽情了這麼一下。
結果便是讓宋濤這種不願透露情緒的人同樣沒繃住,當場淚崩。
而且,這煽情煽的方法還不太一樣,就算是煽情了一下,也依舊讓人能夠感受到沸騰的熱血。
這是一場與眾不同的主旋律電影,沒有主旋律口號,卻滿是精神與信念。
影片是大投資。
但投資的主體,卻是燈塔那誇張的軍力以及鋪天蓋地的飛機坦克大炮。
大場面很多,可偏偏,內容重心卻並沒有押在所謂大場面的視覺效果與所謂熱血刺激之上。
不只是李燦沒有忘記什麼是最為根本的,就連整個劇組都沒有被所謂的藝術創作迷惑大腦。
首位的呼應,戰爭的真實描寫。
正片裡沒有過度煽情,一切交給歷史。
宋濤不僅感嘆。
“太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