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京城。
華夏航空動力集團總部大樓。
常浩南帶著警衛,推開了位於頂樓一間小型會議室的隔音門。
室內,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已經圍坐了十來個人,全都是航發集團旗下各核心研究所的骨幹設計師。
為首一個身材魁梧的光頭,正是已經擔任集團總工程師、變迴圈發動機專案總師的劉永全院士。
見到常浩南進來,在劉永全的示意下,眾人紛紛起身,會議室裡響起一陣短暫而剋制的掌聲。
常浩南抬手向下虛按兩下,示意大家落座。
“各位,有一段時間沒見了。”
他一邊跟眼前的老夥計們寒暄,一邊走向主位。
劉永全熟練地幫常浩南開啟嵌在桌面內的多媒體控制系統介面,同時半開玩笑地說:
“常總,您可是有日子沒親自來參加我們的技術協調會了……我們這都私下裡嘀咕,怕您把咱們這攤子‘傳統專案’給忘了呢。”
“忘?”常浩南熟練地將影片線插頭接入筆記本介面,聞言搖頭失笑,“忘了誰也不可能忘了吃飯的本事。”
他環視了一圈在座的專家們,語氣帶著一絲欣慰:
“只是航發這塊……這些年大家幹得爭氣,硬骨頭啃下來不少,局面穩紮穩打,對手大概也覺得暫時無機可乘,所以沒把這裡當做主要的‘戰場’。”
“這不,那邊局面剛一穩住,我就趕緊過來了。”
聽到這話,在場所有人的身體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些許。
僅僅十幾年前,航發還是華夏航空體系,乃至整個工業體系中顯而易見的短板。
但如今卻已經成為別人都不敢點名的硬腳蟹了。
這其中當然有常浩南的巨大功勞,但其它人也同樣付出了卓絕的努力。
坐在劉永全對面的張振華此時也接過話頭:
“常總,劉院士,說到這個,我這次去上滬配合接待阿提哈德考察團,感觸很深。”
他昨天跟阿提哈德航空公司簽署了一攬子協議,幾個小時前才從上滬回到京城:
“之前總下意識覺得咱們的caac認證比easa、faa矮一截,擔心使用者不認可,結果反而是人家石油土豪看得更透徹,根本沒拿適航互認協議當回事,直接表態只要caac認證透過,他們就同步認可……”
劉永全點點頭:
“局勢的變化確實太快了,尤其是最近這大半年,咱們正面硬抗華盛頓的全方位壓制,最後反而佔據上風,讓很多人,甚至包括很多自己人終於開始意識到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變化。”
張振華聞言自嘲地笑了一聲:“不說別人,連我的心態都還不是很能調整過來。”
“具體工作中不適應也是難免的,只要慢慢習慣就好……”
說話間,投影已完全就緒。
常浩南不再寒暄,點開一個標註著“變幾何分流環三維流場拓撲降維分析”的加密檔案。
一組高度抽象、由複雜拓撲結構和偏微分方程構成的框架圖顯現出來。
“好了,敘舊和感慨先放一放。”
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開始今天的正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