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669章 沸騰的西南物理所

“等離子體生成準備就緒。”工程師深吸一口氣,彙報道。

“啟動中心螺線管預電離程式,ecrh系統預熱。”

“中心螺線管電流快速爬升…歐姆加熱場建立!”

“ecrh系統啟動,微波功率注入……”

“……”

真空室內,原本一片漆黑的核心區域,猛地爆發出一團刺目的、細絲狀的亮白色電弧。

這光芒極其短暫,卻宣告了物質的第四態——等離子體的誕生。

當然,沒有任何光學裝置能夠直接觀測到這一幕,但指揮室大螢幕上的資料,卻毫無疑問地指向了相同的結果。

“頻率110ghz,功率1.5mw,等離子體電流建立!”

隨著鄺忠昕的彙報聲響起,主控室內響起幾陣壓抑的掌聲。

跟另外兩個試驗組有所不同,試驗三組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於hl2a設施本身,因此會直接參與系統操作。

“維持電流爬升速率,目標等離子體電流1.0ma,中性束注入系統準備。”周新同發出指令的聲音中也帶上了些許顫抖。

中心螺線管的電流變化更加劇烈,感生的強大環向電流在等離子體中奔湧。

在無人能夠直視的地方,等離子體環的強度迅速增強,顏色也轉為明亮的橙黃色。

“等離子體電流達到0.8ma!中性束注入啟動!能量80kev,功率5mw!”鄺忠昕繼續報告。

裝置側方的中性束注入器發出耀眼的白光和嘶嘶的粒子流聲響,高能的氘氚原子束穿透磁場,貫入等離子體核心。

等離子體芯部的等效溫度進一步向上,很快便突破了2000萬c。

“繼續注入!ecrh功率提升至3mw!”周新同的聲音陡然拔高了一絲,顯然前半段無比順暢的過程也加強了他的信心,“目標,觸發h模!”

很快,就在加熱總功率突破某個臨界點的瞬間——

“邊緣溫度梯度突變!密度剖面改變!d_a輻射訊號驟降!”鄺忠昕幾乎是喊了出來,“進入高約束模式了!”

當加熱功率超過某個閾值時,等離子體邊緣會發生“l-h轉換”。

此時等離子體邊緣會自發形成一道“運輸勢壘”,大大減少能量和粒子從核心向外的損失,顯著提高約束效能和中心溫度/密度。

也意味著在外部條件理想的情況下,等離子體終於可以維持自發存在。

主控室內一片寂靜,只有裝置執行的嗡鳴和急促的呼吸聲。

螢幕上,代表能量約束時間的指標如同掙脫了束縛,猛地向上飆升,瞬間達到了常規l模的數倍!

等離子體邊緣那道無形的“運輸勢壘”已然形成,將狂暴的能量和粒子死死鎖在核心區域。

“約束時間……超過1.5秒,還在上升!”

對於hl-2a這個級別的裝置來說,等離子體不穩定的問題往往出現在最初3秒內以及執行的最末端。

中間的工作過程反而相對平穩。

因此,短暫的興奮在幾位組長臉上掠過。

但鄺忠昕的聲音立刻將所有人拉回現實:

“h模維持不穩定,注意邊緣局域模活動!磁探針監測到異常擾動波形,幅度在增大!”

為了追求執行時間而過於極限的設定還是造成了影響。

按照過去的經驗,一旦等離子體邊緣開始波動,尤其是在高約束模式的早期,就會很快進入正反饋失控,最終導致熱猝滅。

但這一次,他們卻從那份資料中提前找到了應對的“法寶”。

“啟動共振磁擾動線圈,按照7號方案施加擾動磁場!”

喊出指令的同時,周新同瞄了一眼身後不遠處的丁宣——

這項控制方案,正是由後者發掘,並最終組織成為具體操作程式的。

在rmp線圈的精準干預下螢幕上的磁擾動波形幅度開始減小,並逐漸穩定在一個低水平狀態,就像被一隻無形之手所撫平。

整個過程與那份神秘資料中預測的響應曲線高度吻合。

周新同的目光在成功抑制elm的螢幕資料和旁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那裡顯示著執行方案來源的簡短標記“cns-algo v2.0”——之間快速掃過。

“約束時間30秒,邊緣局域模恢復自穩定!”鄺忠昕明顯如釋重負,在說出這句話的同時,整個人向後靠在了椅背上。

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託卡馬克點火過程的順利完成。

但周新同卻提前制止了尚未到來的掌聲:

“elm初步抑制成功。但這才剛剛開始,維持住h模,注意各項引數平衡,尤其是偏濾器熱負荷……”

“記住今天的目標,我們現在距離成功還很遠,不要分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