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673章 聚變新勢力的宣言

短暫的、近乎凝滯的寂靜之後,會場如同一堆澆滿了汽油的乾柴被點燃。

記者席瞬間炸開了鍋。

低聲的交流、難以置信的驚呼、以及更加瘋狂的快門聲交織在一起。

全球首個商業聚變ppa!

十年內交付100mw!

一座名為“獵戶座”的聚變電廠!

每一個關鍵詞都足以引爆頭條!

而遠處正在透過nbc電視臺進行直播的工作人員,臉上也同樣露出了難以抑制的興奮表情——毫無疑問,他們的收視率曲線將會以驚人的斜率向上飆升。

特萊巧妙地維持了片刻的沉默,讓這爆炸性的訊息得以充分發酵。

他當然理解這種震撼。

或者說他是有意製造了這一次震撼。

聚變能源,這個被譽為“終極能源”的夢想,長久以來都停留在實驗室和遙遠的未來展望中。

然而此刻helion energy不僅宣佈了具體的時間表,明確了商業交付的功率,甚至還展示了電廠的概念圖!

這無疑是將夢想拉近現實的最有力宣言。

但等待了幾秒鐘後,下面卻仍然無人舉手提問。

畢竟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人想到竟然會聽到這種訊息,更不可能為此而準備針對性的問題。

於是大衛·特萊只好主動開口,重新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我知道,100兆瓦的發電功率,與當今大型的燃煤或燃氣電廠,甚至與主流的裂變核電站相比,並不算特別突出。”

他刻意放慢語速,以表現出一種見證歷史的莊重感:

“但是,請大家回想一下人類利用核能的歷史:世界上第一個裂變反應堆‘芝加哥一號’,在1942年首次實現自持鏈式反應時,它的功率輸出僅僅能點亮幾盞燈泡。”

“因此,重要的不是‘獵戶座’初始的功率數字,而是它所代表的、不可逆轉的趨勢!它標誌著可控核聚變作為一種實用的、可商業化的清潔能源技術,正式從實驗室邁向工程實踐,從科學幻想步入產業藍圖!”

“‘獵戶座’將是人類開啟聚變能源時代大門的一把鑰匙,它的成功建設和執行,將為我們後續建設千兆瓦級、甚至更大規模的聚變電廠鋪平道路,最終徹底改變全球能源格局!”

特萊的演講充滿了感染力,他描繪的不僅是helion energy的商業藍圖,更是一個清潔能源無限供應的未來願景。

在華夏hl2a的成果引發全球矚目和質疑之際,helion energy以“閃電戰”的姿態,用一份商業合同和一座電廠藍圖,高調宣佈了另一條技術路徑的加速衝刺,成功將全球聚變競賽的焦點,至少是暫時的,拉回到了美國本土。

這場精心策劃的釋出會,無疑是對近期華夏在科技領域一系列高歌猛進的有力回應,清晰地傳達出華盛頓及其科技產業界絕不退讓、爭奪未來能源制高點的決心。

而與此同時,京城。

工建委大樓頂層的小會議室裡。

巨大的螢幕正定格在大衛·科特利身後那幅“獵戶座”聚變能源中心的巨型渲染圖上。

“100兆瓦,2025年。”副主任蘭新志放下手中的鐳射筆,螢幕上隨之出現一份對比表格,左側是helion公佈的“獵戶座”關鍵引數和承諾時間線,“他們選擇了脈衝磁約束路線,繞開了長脈衝等離子體維持這個公認的‘攔路虎’。目標很務實,也很……取巧。”

欒文傑坐在主位,目光沉靜地掃過螢幕上的資料。

他沒有立刻回應蘭新志的點評,而是轉向會議桌另一端:“核能口的初步研判呢?”

雷文成清了清嗓子,趕緊調出剛剛總結好的文稿:

“技術評估認為,helion energy基於場反位形的脈衝磁約束方案,結合其宣稱的磁能直接轉換技術,理論上確實存在規避長時間等離子體穩態約束難題的可能性。其公佈的qeng=1.10雖然只是瞬時值,但若能實現高頻穩定脈衝,累積能量輸出達到100mw量級在工程上並非天方夜譚。”

“關鍵在於其能量轉換效率和系統的工程可靠效能否達到商業化要求……其技術路線與我們的託卡馬克穩態路線形成鮮明分野,可以看作聚變實用化路徑上的另一種重要探索。”

“也就是說……不足以對我們造成威脅?”欒文傑進行總結提問。

“當然……”雷文成差點笑出聲來,“我和老彭幾個人都已經看過了西南物理所,當然還有火炬實驗室所給出的技術檔案。”

“雖然沒完全看懂,但已經非常確定示範堆計劃有條件推進下去,而這個‘獵戶座’的功率……只有我們的千分之一,而且從渲染圖的細節來看,顯然連整體設計都還沒搞定,進度也肯定更慢……”

這個訊息讓欒文傑的心情大好:“嗯……看來無需過分關注繼續按照原定計劃推進即可……”

此時,蘭新志的聲音突然響起:

“進入記者提問環節了,不如先聽聽他們怎麼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