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從村長開始

第545章 我阿耶跟皇上打江山

盯著雁門城下突厥大軍一舉一動,他們若來攻,李逸會第一時間知曉。暫時頡利可能還不知道思結部已經從繁畤撤離,

但繁畤城已被唐軍控制的訊息,封鎖不了太久。

如今李逸在加緊往繁畤縣運糧,可蔚州也並沒多久存糧,還得從河北易定運來,繁畤城的糧食十分寶貴。

五千贖回來的百姓,確實不能留在這。

“挑選一些工匠,木匠石匠等手藝人,挑一些留下,協助打造守城器械等,若是有醫師藥師獸醫,還有讀書識字會算賬的也留下。

其餘的分散安置吧。”李逸思考後道。

“司空,要不把壯丁留下協助守城,這五千人裡,大多是青壯男女,男丁可以選出兩千人。”王行敏道。

李逸卻是搖頭,“沒有訓練,也沒多大用處,我們軍中也有輔兵,畢竟有經驗,只挑那些工匠醫師讀書人留下吧,其餘的就轉移安置。”

“有親友在山中的,可以進山投親奔友,有親戚在蔚州的,則去蔚州。

其餘的,儘量還是往蔚州轉移,畢竟有瓶形關擋著,更加安全。”

如今的繁峙縣的思結人雖走了,但這一馬平川的也並不安全。

至於劉弘提出的向山裡寺院、莊園借糧這事,李逸讓劉弘這個本地人,負責試試看。

估計也借不到多少,就算有他這個司空的名頭,也難借到多少的。

李逸現在也沒什麼精力派人進山,跟這些人動真格的,眼下首要任務,還是迎戰突厥。

在繁畤轉了幾圈,也跟劉弘這樣的本地豪強深入瞭解了一番,他才發現,這繁畤縣不僅是原來從陘北遷來的,

就是遷到忻定盆地後,縣址也是幾經搬遷過了。

如今的繁畤縣,春秋時是霍人邑地,漢朝置霍人縣,東魏時,置武州,領吐京郡、齊郡、新安郡,寄治繁峙城,北齊改為北靈州。

這個時候的繁畤縣城,在現在縣城的滹沱河對岸的水頭村。

到隋開皇十八年,繁畤縣城因地處平川無險可守,便遷去了東面六十里的大堡戍。

等到大業朝,又移於最早的武州城。

然後就是經歷楊廣雁門之圍後,繁畤城被突厥人所破,搶掠一空,還被一把火燒了,

於是戰後又把縣城東移,仍在滹沱河北岸,這次選的位置較要險要,城三面枕澗,東接峻坂,極為險固,在先前,曾從代州析分出來,分置堅州。

可後來,劉武周奪取代州,其兵敗後,李大恩從蔚州進入代州,繁畤縣城又毀於戰火,李大恩把繁畤縣城移於石龍崗,城于山麓、群山環而拱之。

如今這座城,原來是滹沱河南岸的一座城堡,並不算大,經過擴建,也才城圍三里,高三丈二,護城河深一丈五,開有三道城門。

滹沱河畔的繁畤縣城,從武州城到水頭村,再到大堡戍,然後是堅州,再如今河南岸的石龍崗,先後換了四座縣城,這還沒算上恆山北渾河畔的那座最早的繁畤故城。

一個邊塞縣,居然有過四個縣城。

不得不說也是很特別,都是因戰亂而換的治所。

“武州城、堅州城、大堡戍,還有如今這石龍崗城,”李逸道,“除了現繁畤縣城,其餘三地我也都去過了,除了舊武州城水頭村,其餘二地,位置都不錯,雖經歷戰火,但之前也都有屯兵戍防。

我打算把那三個城堡也利用起來,分兵屯駐,這樣突厥若大軍來犯,這位於滹沱河北岸的三座舊縣城,就能成為我們繁畤城的外圍屏障堡壘,可屏藩繁畤城,還能威脅突厥側後,並能與連線應州五峪的五座堡寨,成犄角之勢,守望相助。”

守城,

也不能死守。

就好比守大城必野戰,守城不能堵死城門都是一個道理。

兩萬人都縮到繁畤城裡,那就只能被動挨打,在外圍分守城堡,更為有利。

雖說這樣也有被各個擊破的風險,可那三座城,與繁畤縣城都只相距不遠,一字排列滹沱河北,東西最遠也才六十里。

單獨守一座城,

肯定不如多層次的防禦體系,外圍城堡,既能遲滯敵軍,分散敵軍兵力,減少主城的壓力,最主要的是,有外圍城堡在,守的一方就不只是被動防守,也可以靈活出擊,戰術上也能掌握更多主動權。

滹沱河在繁畤縣城這裡,寬達六七十丈,但非汛期時的水並不深,也就半米左右,步騎都可直接渡河。

但畢竟有那麼寬,打仗的時候,也是比較好遲滯敵人的,能成為繁畤縣城的一道防線,而李逸要是把河北岸的三座舊縣城也給分兵把守,四城包夾著滹沱河,那依託城池、滹沱河,就能建立多層次、更立體的防禦體系。

“往這三城,各放一千五百步兵,五百騎兵,一千輔兵,諸位以為如何?”

河北的八千後續援兵到達的話,那李逸在繁畤城,仍有戰輔兵兩萬。

而北岸三城,戰輔兵九千。

再往北是恆山五個峪堡,各六百兵,也是三千人。

而更外圍的陘北應州,有三千輕騎,後方瓶形寨,五千步騎。

如此一來,以繁畤為中心,一百餘里範圍內,多層防線體系,總共四萬戰輔兵。

諸將聽完李逸的計劃,都能感受到司空這回是真要在這裡憋個大的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