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扶蘇接不住原本的大秦,更接不住現在的大秦,如今的大秦消除了一些弊病,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可面臨的問題同樣極多,且還是前所未遇的,以原先扶蘇的性情,很難接得住!扶蘇必須得適應大秦的變化,自己也隨之而變,才能成為合適的大秦儲君,畢竟連他都在因大秦而變。
但扶蘇很明智地不問胡亥去哪了,有人卻問了,始皇諸子大多資質平庸,一名公子向始皇問道:“父皇,胡亥去哪了?為何不見他?”
始皇看向問話的這名公子,倒也不覺失望,他已知道他這些兒子大多能力一般,這麼多人面對胡亥、趙高的屠刀,不說反不反抗,連做到像公子高一般的都沒有。
換作是他,就算反抗不會成功,也絕不會在胡亥、趙高的屠刀下什麼也不做,橫豎都是死,拼一把咋了?始皇帝也知曉他這些兒子能力一般,也有他的原因:他未曾予以這些兒子好的教導指引,連長子扶蘇都給養歪了,何況其他兒子,胡亥單獨另算!胡亥這小子最受他寵,常被他帶在身邊,按理說應該比除扶蘇外的其他兒子更能學好學優,沒成想長得更歪。
當然,有一點始皇帝心知,卻不願多想,也許正是他寵胡亥,將之帶在身邊,胡亥把他的殘酷狠辣、陰狠狡詐給學了去。
因為這點要為真,豈不是說他也是個殘酷狠辣、陰狠狡詐之人?即使這是真的,始皇帝也不會明著承認!
始皇帝平靜道:“胡亥犯了些錯,正閉門思過!”
見始皇帝說胡亥正“閉門思過”後,其他人也未再問,問上一句就好了,再問下去可能就要觸怒父皇了,他們可不是兄長扶蘇,明知道會觸怒父皇,還和父皇對著幹。
且他們也注意到了一不對勁之處,兄長扶蘇向來寬仁,對胡亥這位幼弟甚是寵愛,他這次竟沒有站出詢問胡亥去哪了。
兄長扶蘇都不問,他們還繼續問,那不是給自己招禍?這也令諸公子暗歎,他們這位扶蘇兄長變化確實很大,跟以前的扶蘇兄長不說判若兩人,也有很大不同。
這是一場家宴,本該氣氛和諧熱鬧,但因有始皇在,眾人都鬧騰不起來,皇帝當前,誰敢放肆?
始皇也沒安排啥娛樂節目,一場宴會在平平淡淡中結束,這時,始皇道:“扶蘇、李念,你兩隨朕來!”
在許多公子羨慕的目光中,扶蘇、李念隨始皇出了園子,始皇在前走,兩人在後跟,始皇不言,兩人不語。
直到走出一段不短的距離後,始皇帝才道:“你兩可知朕為何要讓你等隨朕出來?”
扶蘇在腦中猜測,但沒想出他這位父皇讓他們跟著做什麼,他覺得可能太多了,李念倒是猜到了些許。
扶蘇老實回道:“回父皇,兒臣不知!”
始皇繼續在前走,也沒等李念回答,又道:“朕在思考立儲之事。大秦開朝已近兩年,若算上朕為秦王之時,已有數十年,可大秦至今未有儲君。眾臣屢向朕進諫,稱國無儲君則不穩!朕深以為然!”
李念暗道一聲“果然!”,只是對始皇這番想立儲的解釋,李念不以為然:始皇哪是因為眾臣進諫而想立儲,分明是聽了他講說的歷史後,害怕自己有朝一日突然駕崩,會發生李念講說中之事。
他不希望大秦因他沒挑選好繼承者而亡,況且李念這位後世來客都告訴過他歷史了,他要是還讓大秦走上了歷史上的老路,這不顯得他很無能?必須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大秦可以亡,但不能在他手裡亡,也不能因為這種原因亡。
李念猜到了始皇叫他和扶蘇出來的目的,便也知道了始皇接下來要做什麼,不由對始皇心生感激:始皇帝這是要給他與扶蘇鋪路。
扶蘇在聽了始皇話後,先是略微驚訝,後迅速平靜下來,他在得知諸位兄弟都回了咸陽後,便知父皇可能是要立儲,而父皇現在當著他和李念妹婿直接道出,極可能是要立他為儲。
但越到此時,越不能急,越要沉穩,一切未塵埃落定,不可著急驚喜慶賀,扶蘇反倒更加冷靜!始皇轉身看向兩人,見兩人都神色平靜,呼吸都未亂,又問道:“李念,你以為朕該立誰為儲?”
聽到這個問題,扶蘇也看向李念,他很好奇他這位準妹婿會在諸公子中選擇那位。
這位準妹婿頗受父皇器重,其所言能對父皇產生重大影響,其若不支援他為儲君,父皇說不定也會動搖立他為儲之念。
李念知曉這是始皇帝故意給他創造機會,讓他當著扶蘇的面出言支援立扶蘇為儲,以此加深扶蘇的好感,以便即使始皇離世,他也能和扶蘇相處融洽。
李念正色道:“臣以為當立扶蘇公子為儲君,扶蘇公子德行上佳,又頗有才能,是大秦儲君最優之選!然……”
一個“然”,李念話鋒一轉,又道:“請陛下和公子恕臣妄議,扶蘇公子還多有不足之處,須得再多加歷練。身為大秦儲君,職責重大,當知大秦諸般之事,方能使大秦更繁榮強盛!”
“且今時大秦正處千古未有之變,為大秦儲君,須知曉更多、學習更多,否則難以應付。不僅要知政事,更要知兵事,通商賈經濟之道,懂工造發展之理。不說每樣都要精通,但也要使人難以欺瞞!”
簡言之,扶蘇雖有改變,比歷史上的扶蘇強,但以其當今的能力,還是難以接得住大秦的變化,還得繼續進修改造。
始皇並未評價李念之言,又問扶蘇道:“李念薦言你為儲君,你之意如何?”
這是始皇給扶蘇設下的又一個陷阱,要是以前的扶蘇,絕對會客氣謙虛地表示“聽憑父皇定奪,不論父皇你立誰,兒臣都認!”
如果現在的扶蘇給出這個回答,那他再無機會成為大秦儲君,即便之後變得非常優秀,也不會,他已失了機會。
想成為大秦儲君,連自己都不相信,連自薦都不敢,那如何治理好大秦,將大秦帶領至更強更盛?
扶蘇先向李念致謝,“謝妹婿為扶蘇薦言!”,之後再對始皇帝,道:“兒臣願向父皇自薦為大秦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