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設計師

第435章 使扶蘇轉變眼界

李念認真道:“兄長也許以為我在危言聳聽,但國與國、族與民的競爭便是如此。世界如林,所有國邦民族都是在其中求生的獸群,若一獸群不夠強,卻被其他強大的獸群發現,會如何?”

如果是以前的扶蘇,大抵會出言反駁李念這種將國家民族比喻為獸群的說法,人是有道德、有禮儀、有智慧的,怎能與野獸同論?但在地方上待了一年多的扶蘇沒有此念,反而有些認同李念的說法,他回道:“會被強大的獸群視為獵物,對其發動襲擊,將之捕殺,食其血肉,佔其領地。”

李念點頭道:“正是如此!世界如林,但這個林子在總量上是有限的,至少在技術沒達到非常先進之前,相對而言,是有限的,如世間的土地有限,世間的礦藏有限……”

“就像一方山林廣袤有限,卻有多個獸群棲居其中,獸群要發展壯大,自然要更多獵物,更廣的獵場。而山林中的獵場卻有限,且好的狩獵區域都已有主,那些想發展壯大的獸群要如何?”

扶蘇道:“侵襲其他獸群,奪其等獵場,以供養己方所需!”

回答完後,扶蘇又道:“可當今世間,土地、礦藏遠有剩餘,便是再有更多國邦,也當有餘……”

李念道:“今時雖是如此,卻不能只看今時。兄長,夏時人口比於周時如何?周朝初立時,其人口比周興盛時又如何?”

扶蘇轉念間便明白了李念話中之意,人口在不斷增多,除非遭遇大規模戰亂、疫病,否則會不斷增多下去,大秦的人口也會如此,隨著大秦越發強盛繁榮,大秦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而人口增加,可國內的土地未增加,各種資源未增加……不就是李念所說的“獸群要發展壯大,自然要更多獵物,更廣的獵場”。

在大秦之外佈局,向海外拓展延伸,並不是好戰好武,而是提前給大秦拓展生存空間。

扶蘇思索了一會兒,又道:“可人終非獸,侵佔他人之地,終究是非仁非德。”

扶蘇心中還是存有道德仁義這些東西,但這是好的,要是其變成一個完全不講道德仁義的扶蘇,那才可怕!李念道:“國和族之間,難有道德仁義,兄長願與他人講仁義,他人未必願。落後、軟弱便要捱打,不要對其他國邦民族抱著能和平共處的期望,這世上少有國家會扶弱濟困,多數都是恃強凌弱、趁火打劫之輩。”

“這便是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競爭的殘酷,任何怯懦抱有幻想之人,都終將亡於其怯懦。且弟以為道德仁義是向內講的,而非對其他諸國,諸國相交多以利益為上!”

“兄長或許在想,大秦強盛,可不去奪佔海外之地,但大秦不取,便會為他國所取,其等在日後憑此崛起,未必願和大秦和睦相處。到那時,興許會讓大秦後世子孫付出比今時更慘痛的代價!”

華夏文明領先世界上千年,可後來被人用幾百年便追上,造成了那段滿含血淚的華夏屈辱史。

扶蘇總覺得李念那句“興許會讓大秦後世子孫付出比今時更慘痛的代價!”包含深意,不只明面上的意思,但明面上的意思也不簡單,這不是沒有可能發生。

想到大秦不去佔那些地方,卻被其他國家、其他民族佔領,這些國家再借由那些土地,土地上的資源發展崛起,最後入侵大秦,讓大秦子民飽受欺辱,扶蘇眼神一沉。

若是如此,那自然是死他國而不死大秦,大秦子民可比其他國邦部族之人貴重多了。

李念繼續道:“兄長所擔憂者,無非實行海外分封后,會無法轄制海外,對大秦本土有禍。然隨技術發展,大秦對海外的轄制能力也會逐步提升,且只要大秦本土一直保持強盛,自當無懼。”

扶蘇未完全理解李念這番話,因為作為這時代的人,他想不到技術能發展到何等地步。

扶蘇道:“看來這分封海外是必行之事。謝妹婿解惑,吾已知妹婿之意,分封海外雖有禍,卻可擴大大秦生存所需,不能因其有禍而絕之,否則當遺禍更重。”

扶蘇又向李念請教道:“妹婿以為我還有哪些不足?當如何改之?”

李念笑道:“兄長已頗為優秀,主要不足之處便是先前與陛下所言那些。兄長當學習更多,見聞更多,有自身之所思,即多看多聞多學。政、兵、農、外交、教育、財稅、工、商諸事皆為國之大事,於一國治理相當重要!”

“像農事,兄長當知幾月播種,幾時收割,各個地區都適宜種哪些作物,收成有幾何,方不會出現‘南橘北枳’之誤;再如兵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兄長便是無須親自帶兵,也當知曉用兵之理,方能在國有戰時,遣派合適將領,知軍情戰況如何……”

聽完李念之言,扶蘇感嘆:“妹婿當真大賢,大秦能得妹婿,乃大秦之幸也!聽妹婿之言,有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之感,知今後當如何作為!”

這是李念來自後世,知道正確的道路該怎麼走,直接讓他們有正確的方向,不必再如歷史上那般摸索走彎路,當然感覺豁然開朗。

扶蘇又道:“我一直有一問想請教妹婿,妹婿緣何如此看重於‘工’,甚至親自做出諸多器物。以妹婿之才,若入朝堂,當更有作為!”

這也是扶蘇和有些人不太理解的一點,李念的才能那麼高,應該讓他在朝堂上任事更能展現其才,父皇卻讓他在六英宮中搞那些匠作之事,這不白白浪費李念之才?

李念笑道:“一者,自家人知自家事,弟雖能提些諫言,但並不意味能入朝堂任事;二者,工匠之事也是一國重要之事。”

入朝堂也就意味著要跟那群人精打交道,在某些情況下,即便自己不想和那些人你謀我算,恐怕也會身不由己,現在這種狀況就挺好,他雖被始皇賜了些官職,但並不需要到朝堂去和人爭。

這也是始皇帝對李念的一種保護,使之免於朝堂上那些陰私兇險的爭鬥。

李念笑問道:“兄長以為國因何而強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