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
鬧鐘聲把陳放從睡夢中拉出來,揉了下眼皮,少年半睜開眼睛看了下時間。
5:30。
打了哈欠,陳放掙扎的爬了起來。
鬧鐘是自己定的,以後5點半就是他的起床時間,在學業不能放的情況下,他要擠出更多時間來兼顧上籃球。
洗臉刷牙,陳放慢慢從混沌中清醒過來,背上書包的他,輕輕的關上大門,開始了新的一天。
天還是黑的,只有東邊天際微亮,陳放知道,等他騎到學校,天就徹底亮了。
馬路上空蕩蕩,只有橙色馬甲的環衛工人正在收尾,他們是城市最早忙碌的人,馳騁在黑色的柏油路上,呼吸清新的空氣,陳放無比貼切的感受著生命的活力在身體中盪漾。
這就是青春啊!
陳放站起身,蹬得飛快的奔向學校。
當天大亮,太陽從山脊露出額頭的時候,陳放也來到了校門口,保衛科的劉大爺正在門口掃地,一抬頭看見了陳放。老頭認得少年,掃帚一攔:“六點四十五的早操,現在六點沒到你來做什麼?”
“作業沒寫完,提前過來補啊!”陳放隨機應變道。
“我是認得你,高二12班,要是這段時間出了啥事,我第一個就找你!”老頭警告了一聲就放行了。
換以前,陳放肯定會在心裡暗罵一句多管閒事,可現在他反而覺得老頭的負責是一種操行,值得欽佩。
“大爺,你就放心吧。”陳放提著腳踏車從保衛科進了學校,學校大門沒這麼早開啟。
此刻校園靜悄悄的,只有大樹上的鳥在鳴叫,已是初秋,晨風吹過,總會帶下幾片黃葉。
陳放喜歡這種感覺,他越發想珍惜這一切,從主路拐下,來到學知樓下。因為校區大,每一棟教學樓下都有一個車棚,此時車棚空蕩蕩的,好地段到處都是。
把車鎖在最外面這一行的中間後,陳放就快馬加鞭爬樓去教室放書包拿籃球。
兩分鐘後,下樓的陳放抱著籃球開始往最近的球場跑,他迫切想驗證一些猜想,這對他的計劃太重要了。
除了樹膠球場會鎖,水泥地是不設防的,這是學校的通例,東昇也是如此。
陳放很喜歡水泥地,腳感很踏實,遠比樹膠,木板這種有感覺多了。
先開始運球,連續大力炸球是最好的找回球感的專案,只是幾下,陳放的感覺就來了。
手很好的控制住了籃球,沒有出現脫離感,陳放開始橫縱向v字運,隨著腳步的移動,他越發的肯定,十幾年苦練的技術,是隨著他的魂一起回來了。
單側胯下、雙跨、背運、震盪式一系列的運球技巧組合在一起,陳放一氣呵成,沒有出現絲毫卡頓和掉球,最後他把籃球重重的砸在地上,仰頭看著蹦到半空的籃球,長吼一聲。
接住落下的籃球,陳放緊緊抱住,他懸著的心,放下一大半了。
運球沒丟,那這臺戲就能唱下去。
抬腕看了眼手錶,時間還夠,趁現在沒人,看看其他的技術回來了麼。
先來到籃筐下,陳放開始投籃。
投籃熱身一定是從近到遠,從只是手指、手腕發力,逐步牽扯到小臂,大臂,腰髖,腿部、腳踝、最後是腳尖,從上到下的新增發力軀幹。
完成後,才是中距離的各角度,最後是三分線外的五個點。
前面的投籃沒有問題,陳放一直退到罰球線和三分線這個點,出現一次不中,砸在前框。
這個點,已經到運用墊腳發力的環節,陳放撿回球,回到這個點,再次出手,依舊沒中,砸在前框。
前框代表力竭,如果連續出現砸前框就證明在這個距離上,你的出手力量不足以保證一個高穩定的命中率。
很多球手會忽略這個細節,但資深的球探卻會以此為依據來判斷你的出手範圍。
陳放一下就想透了,他現在的身體,不能支撐他原先的射程。
這是無解的問題,只有加強力量訓練才能找回自己的命中率。
然後他開始測試他的招牌技能——幹拔。
很多球手,跳投基本功很差,而衡量跳投的標杆就是幹拔的完成度。
跳投是籃球基本功裡最核心之一,它是一系列的技巧總成體現。
並且,它跟運球一樣,是越早年齡開始就越有可能接近大成境界的一個技術。
陳放練習跳投太晚了,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能達到後面那個一使出來就讓人哇塞的地步,但距離大成境界,還是有一段距離,並且陳放心裡也清楚,此生都不能觸及。
跳投是二段式投籃,要求在空中沒借力的狀態下,主動發力去投籃,而投籃又是一個可以把細節摳出來講三百多天都能不重複的高度合成化的技術。
這是個迭無數人體運動學buff的史詩技術。
砸球,順勢沉髖,合球,藉著籃球上彈的力量啟發身體向上拔起,順勢舉球,出手。
“噹!”
球砸在前框。
撿球,重複。
第五次,命中。
陳放站在那,保持投籃手斜舉的姿勢,半響才放下。
出事了!幹拔的感覺完全沒有!這個點,距離籃筐四米,絕對是自己甜餅區,可陳放一點都感覺不到甜的滋味。
哪裡出了問題,不可能回來一些,還丟了一些吧。
陳放有點慌,跳投啊,他的吃飯東西,沒這個,昨天晚上的計劃就全廢了。
可能需要更多的喚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