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義非唐

第515章 嶺事告終

李陽春在呂公車上從容揮舞五色令旗,排程兵馬開始不斷炮擊城門與城樓。

他的目的很明確,破壞城樓的機關,然後摧毀城門,大軍衝入城內。

“傳令葛從周,盾車與火藥包準備,若城門無法攻破,便炸開城牆!”

“某不要他的死傷,某隻要最快攻下南海城,結束這場戰事!”

“末將領命!!”

李陽春厲聲對身後的鄧儼等人下令,他心裡無比清楚,只有快速結束這場戰事,才能避免更多人的死傷。

以數百上千人的死傷,去交換數千上萬人的死傷,這筆交換無疑十分值得。

在他的傳令下,葛從周開始派人準備盾車,而已經丟失城外所有防線的王重任,此刻已經率領不足萬五的將士撤回了城內,開始堅守城牆。

高駢的軍令傳回不久,他便丟失了護城河的防禦工事,大軍撤回了城內。

如今還能被他們依靠的,只有腳下四丈厚的城牆,但問題在於南海城只是夯土包了一重青磚。

如果漢軍繼續採取穴攻手段,那恐怕無法輕易守住。

但王重任沒了辦法,他已經被李陽春逼回了城內,除了守住城牆,他別無選擇。

“猛火油、檑木、投石準備!!”

“轟隆隆——”

“節帥!!”

王重任狼狽的站在城門樓前指揮,但隨著炮彈呼嘯而來,左右連忙將他壓倒在地上,而他身後的城門樓則是被五六枚炮彈命中,破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洞。

只是相較於城樓這座建築來說,區區五六個大洞的破損根本不算什麼。

正因如此,爬起來的王重任又繼續指揮了起來,而退入城內的南唐軍隊也確實依靠城牆,對漢軍造成了不少死傷。

不過隨著火炮不斷強攻城門處,城門外的木質城門最終被轟開,露出了擋在裡面的閘門。

閘門以硬木包鐵皮,厚五寸,便是衝車都撞不開,然而當它在面對火炮時,無疑便顯得十分孱弱了。

但見漢軍開始炮擊後,城門開始變得岌岌可危,幾乎漢軍每輪炮擊,閘門背後都會出現鐵皮凸起。

王重任一邊組織大軍為城門甬道填入沙袋,一邊令大軍以檑木和石脂來進攻那些撞擊在城牆上的盾車。

它們撞擊的地方,都是被鐵炮攻打過,已經龜裂的城牆。

“嗶嗶——”

“撤!!”

當漢軍盾車內傳出哨聲,不止是漢軍喊出撤退的軍令,就連城頭的南唐軍隊也紛紛撤離此處。

在他們撤離數十步距離後,猛烈的爆炸聲瞬間蓋過了南海城所有戰場的嘈雜喊殺聲。

“轟隆隆……”

揚塵升騰十數丈高,便是數里外都能依稀看到,這令高駢臉色不由變化起來。

更致命的是,不等他放下心來,便又聽到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不過這次揚塵升起的方向是城南,而這也是高駢預料之中的事情。

高駢眼見城東城南兩個方向失守,他不由得抬頭看向那湛藍的天空。

“呼……”

他吐出了口濁氣,繼而對身後都將道:“傳令三軍,後撤城內……”

不等都將反應過來,他轉身便走下了高臺,而留在臺上的都將則是在愣神片刻後,急忙想各軍傳達了高駢的軍令。

魯褥月與高傑得知軍令,立馬就開始指揮大軍開始有序後撤進入城內。

“他們要撤了!”

陳靖崇坐不住了,連忙站起來,雙手撐在呂公車的圍欄上,神色激動。

相比較他,王式則是撫了撫須,推測道:“想來是李都督與耿都督率軍攻入城內了,不然高駢不會急忙撤軍。”

“傳令下去,不用著急追擊,火炮準備前移後炮擊城牆。”

隨著王式下達軍令,漢軍並未追擊,而是開始將火炮推到了前線,隨後開始對北城城牆不斷炮擊。

“那是什麼?!”

“唏律律……”

南海行宮內,當爆炸聲響起,矮馬頓時受驚,掀翻了馬背上的李曄。

等李曄被人扶起,他便見到了城東、城南方向揚起十餘丈高的揚塵,結合此前的爆炸聲,他整張臉都不由得煞白。

田允與田令孜見狀,厲聲對左右催促:“還愣著幹嘛?快去打聽啊!”

左右的十餘名兵卒見狀,連忙分出兩人去打探訊息。

半個時辰後,等他們再趕回來時,田允他們已經回到了行宮殿內。

兵卒急匆匆闖入殿內,驚慌失措道:“叛軍!叛軍攻入城內了!”

“你說什麼?!”

田允與田令孜大驚失色,氣氛頓時變得不對了起來,而李曄則是懵懂的坐在位置上。

雖然他不知道發生了何事,但眾人的表情告訴了他,似乎有很壞的事情正在發生。

不等他們反應過來,行宮外便突然出現了大批甲士,所有人都忍不住站了起來,驚恐朝外看去。

好在來人是高駢,而他此刻正在從數百南唐甲士中走入行宮,徑直走入宮內。

“高王,不是說能擊退叛軍嗎?!”

田令孜厲聲追問,高駢則是臉色如常:“吾已令三軍撤回城內,眼下只需要堅守城池就足夠。”

“可叛軍已經入城了!!”

田令孜的聲音尖銳,聽得人不由煩躁,但高駢依舊平靜:“吾會用盡手段,將其趕出城去。”

他話雖然這麼說,但他對於守住南海,已經不太抱有希望了。

眼下的他只是在想大唐即將傾覆,自己應該如何面對大唐傾覆的局面。

想到這裡,他目光看向李曄:“陛下,您害怕嗎?”

李曄見高駢這麼詢問他,饒是他不明白時局,卻也忍不住道:“此處好生雜亂,朕可以離開此處嗎?”

面對亡國的局面,高駢本希望從李曄口中聽到殉國的話,再不行也能激勵他,讓他繼續守城。

但是他沒想到,李曄開口後便要逃離南海城,這不由讓高駢想到了此前天子七逃的事情。

想到此處,他啞然露出苦笑:“離不開了……”

話音落下,他隨意選了張椅子坐下,將腰間的佩刀放在了腿上,低垂著臉,不知道在想什麼。

與此同時,城內的喊殺聲越來越大,炮擊聲也越來越近。

隨著高駢帶兵四萬撤入城內,魯褥月、王重任、高傑、高欽、鄺師虔等人還是費勁手段,將李陽春、耿明所部兵馬重新趕出了南海城,並強徵民夫重新填上了那些城牆豁口。

南唐軍隊徹底丟失外圍所有防禦工事,城牆也破破爛爛,根本擋不了多久。

王式將七萬多大軍一分為二,調兩萬餘人前往城南,歸耿明節制。

除此之外,他令海上的戰船前往珠江,徹底斷絕高駢等人的逃生之路。

十一萬大軍將他們重重包圍其中,而此時不過才堪堪來到正午。

漢軍開始埋鍋造飯,而城內的高駢也得知了己方的死傷情況。

“眼下可用之兵不足五萬,叛軍陣上之數最少還有十萬……”

鄺師虔灰頭土臉的前來稟告,高駢聽後依舊低垂看著手中鄣刀,而田令孜等人卻道:

“我們還有五萬人,難道不能突圍嗎?”

“突圍?”鄺師虔忍不住笑道:“城內只有不到兩千精騎,而城外的叛軍足有上萬精騎還未調動。”

“只怕我們出城後不久,就要被叛軍的精騎圍殲了……”

他的笑聲帶有幾分苦澀,田令孜聞言頹然坐在位子上,而田允則是看向高駢,不知道在想什麼。

“轟隆隆!!”

漢軍的炮擊聲再度響起,眾人紛紛臉色變換起來。

隨著城外丟失,城池被封鎖,只要稍微打過幾場仗的將領都知道己方已經被圍困,敗北不過時間問題。

一時間,不少將領紛紛叫嚷著要突圍,而高欽也帶著他們闖入了行宮之中。

數十名將領的到來,讓高駢微微側目,王重任赤紅著眼睛作揖道:“高王,突圍吧!”

“沒錯高王,您帶著我們突圍吧!”

“我們可以去嶺西,實在不行就去安南!”

“高王,繼續堅守南海就是死路!”

“高王……”

將領們七嘴八舌的說著,嘈雜聲將躺在椅子上睡著的小皇帝李曄給吵醒了。

田允將他抱到腿上,一言不發的看著眼前鬧劇。

片刻之後,隨著將領們漸漸安靜下來,高駢這才開口道:

“既然如此,便由王郎率軍突圍吧。”

“末將領命!!”

王重任聞言連忙還禮,隨後帶著眾將向外走去。

高欽臉色驟變,旁人沒有看出來,但他看的清楚。

換做曾經,自家阿耶定然不會如此聽而任之,而是會很有主見的安排突圍事宜。

自家阿耶如此,只能說明他已經不對突圍抱有期待了。

果不其然,沒有高駢的指揮,王重任率軍三次突圍,結果三次都被漢軍擊退。

在丟下數千屍體後,他只能率軍倉皇逃回城內,而漢軍則是在不斷強攻。

南海城岌岌可危,天色也漸漸變暗。

遠處太陽即將落下,斜陽穿過窗戶照在高駢臉上,使得他半張臉昏黃,另外半張昏暗。

“汝等自行投降去吧,劉繼隆未有在中原殺降的習慣,只要投降,汝等都能謀個好差事。”

高駢話音落下,原本頹靡的眾將紛紛變得激動起來。

“高王,某等怎會棄您而去?!”

“高王,再衝一次吧!”

“對啊高王,您帶我們再衝一次,定然能衝出重圍!”

“高王……”

眾將雖然都想過投降,但這句話若是從高駢口中說出,他們哪還有臉面投降的。

他們都是跟隨高駢從隴右打到黔中,繼而三川,江南、嶺南的老卒。

哪怕高駢平日裡有不少缺點,但高駢對他們卻算得上仁至義盡。

他們期盼著高駢帶著他們突圍,可高駢卻恍惚道:“此次,是吾輸了……”

這次他沒有再為自己找什麼藉口,哪怕雙方兵力差距很大,可輸了就是輸了。

“高王……”

見他承認自己失敗,眾將紛紛不可置信的看著他,呆愣當場。

田令孜見眾人都在關注高駢,於是偷偷離開了此地。

田允將他的行為看在眼裡,只是在心底嘆了口氣,並未說什麼。

半刻鐘後,眾將眼見勸說不了高駢,便紛紛朝廷作揖道:

“既是如此,請高王代某等投降!”

他們擔心高駢會想不開,而此時的高駢也確實在想自己應該如何結束這場鬧劇。

殉國無疑是他眼下最好的選擇,可是……他不想死。

他將鄣刀放在腿上,整整看了一個下午,求的就是自己的死志。

只是他看了一下午,他都不甘心如此死去。

他想要個體面,卻又不想殉國,因此在眾將的說辭下,他那本就不堅定的殉國之心,立馬就動搖了起來。

“高王!”

忽的,這時鄺師虔拿著一封手書走入了宮內,快步走到高駢面前呈出。

“高王,這是劉繼隆手書……”

“劉繼隆?!”

眾將聞言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將目光看向了高駢。

但見高駢聽到劉繼隆手書後眼前閃爍些許光芒,微微沉吟片刻後才拿起手書將其拆開。

七八張信紙被他從中抽出,盡皆都是劉繼隆親手所寫的內容。

高駢將其一張張拿起來檢視,果不其然其中內容是劉繼隆對他的勸降。

勸降信中,劉繼隆無非就是承諾絕不會對他們秋後算賬,但其麾下兵馬需要就地安置嶺南,其家眷也需要遷入嶺南。

他麾下眾將昔年留在成都的家眷,如今已經被他接到長安了,不日便會遷到洛陽。

他軍中的將領,凡是都將及以上的,都會安排散官。

此外他的從孫高潯也在前幾日被朝廷授予了從四品上的太中大夫,他的渤海郡王也能保留下來,兼檢校太尉、兵部尚書,食邑五千戶。

可以說,劉繼隆這封手書就已經保障了高駢的富貴,而信中他還承諾了會給王重任等人品秩不低於三品的散官。

除此之外,高欽也會被授予職官,留在嶺南。

這份信任,足夠讓高駢原本就不堅定的殉國心思動搖起來,而眾將也在此刻觀察到了高駢臉色的變化,不由詢問起來。

“高王,劉繼隆如何說的?”

“高王,我們是被遣散,還是調入京中?”

顯然,他們雖然都希望高駢帶他們突圍,但他們更想著投降,繼續享受富貴。

面對他們那炙熱的目光,高駢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了他們,而他們也紛紛接過翻看起來。

果不其然,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隨著他們看完信中內容,他們眉宇間的鬱氣頓時消散。

在他們看來,劉繼隆能授予他們五六品的散官,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對於這個結果,他們所有人都十分滿意,直到田允開口……

“漢王可曾明說,對陛下如何處置?”

田允的話,宛若冷水澆在眾人火熱的心頭,眾人紛紛朝著田允與李曄看去,再轉而看向高駢。

“劉繼隆說了,普王殿下尚年幼無知,但僭越之舉尚在,自此罷黜為庶人,改回李儼之名,自此圈禁立德坊內。”

“自後,每歲令戶部支與食米三百石,錢百貫,木炭二百斤,油鹽醬醋茶各一石,絹帛十匹,聽於軍民之家自擇婚配,其親戚許相往來,其餘閒雜之人,並各王府不許往來交通。”

“閹宦田允、田令孜蠱惑普王殿下,死罪難逃,押往洛陽斬首……”

對於李儼,劉繼隆倒是沒有痛下殺手,畢竟心向大唐的人還有很多,他沒有必要因為個沒有威脅的稚子去敗壞人心。

雖然將其廢為庶人,但衣食住行皆不缺,單論俸祿,幾乎能與正四品官員待遇相當。

可以說,這份待遇比李唐皇帝罷黜自家宗室為庶人後的待遇還好,李儼恐怕是大唐建國以來,待遇最好的宗室庶人了。

“如此甚好,某早已年邁,死不足惜……”

田允得知劉繼隆不會為難李儼後,當即緩了口氣,也從高駢對李儼的稱呼由陛下改為普王殿下察覺出了他的態度變化。

他很清楚,自己是必死的,所以他沒有什麼折騰,只是說道:“死前還能回趟洛陽,倒也沒有遺憾了。”

“只是普王殿下日後廢為庶人後,還望高王念及宣宗、懿宗兩位情分照拂一二……”

面對他這番說辭,高駢沒有開口回應,但田允卻知道他心思,不由得苦笑幾聲後放下李儼,朝外走去。

高駢沒有開口,但堂內的將領已經跟上了田允。

眼見他們走出行宮,高駢緩緩起身看向坐在椅子上懵懂的李儼,嘆息著向外走去。

趕在太陽落下前,南海城頭插著的旌旗被兵卒更換,渤海與大唐落下帷幕,取而代之的則是迎風招展的劉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