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劉辯,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265章 漢興十二劍!(6K,求月票!)

你說皇甫嵩婦人之仁?但相比董卓,劉辯只能表示,皇甫嵩這個激進派還是太保守了!你皇甫嵩再激進,和敢一把火燒了雒陽城,還掘了大漢歷代帝王陵墓盜取裡面財寶的董卓比,也配稱激進?當然,這不過是玩笑話。

皇甫嵩的用兵更偏向煌煌正道,更擅長的是正面作戰,也的確會顧及到山上的老弱婦孺不好施展許多手段。

但董卓沒有那麼多束縛,也沒有太高的道德底線,不會顧及山上黑山賊家眷的那些老弱婦孺,什麼陰毒的手段都不介意使上。

從賊的老弱婦孺,也是賊!

憑什麼他們享受了家裡作為賊人的丈夫、兄弟、兒子為他們劫掠來的利益,卻可以不承受那份作為罪責?這不是小偷小摸的竊賊,而是叛國劫掠百姓的叛賊!劉辯不是沒有給黑山賊從良的機會,宣佈了對昔日加入黃巾軍的百姓既往不咎,只要安心回到籍貫所在地,重新在戶籍上登記造冊便赦免罪行。

如果沒有田地,官府還會發放足以養活這一戶人的土地,甚至為了鼓勵流民歸鄉,朝廷還會負責路途的飲食並給予歸鄉後半年賦稅的免除。

這件事在冀州、幽州、青州和豫州等受黃巾軍荼毒較嚴重地區都得到了很好地落實。

但既然賊人不願意從良,那也怪不得劉辯殘忍。

甚至於若不是放火燒山實現不了燒掉整個太行山脈的目的,劉辯寧可一把火連人帶山燒乾淨了事。

對黑山賊的殘忍,何嘗不是對冀、並、三河百姓的仁慈呢?硬生生拖著,為了號稱的“百萬人”,而傷害剩餘四千九百萬大漢子民的利益?若是劉辯有兩全其美的手段,他自然不介意使用,但很可惜沒有,他也不會受到電車難題的綁架。

作為大漢這輛金根車的駕駛員,他會毫不猶豫選擇駕駛著這輛金根車,用車輪狠狠碾過那所謂的“百萬人”的屍體。

“末將領命!”董卓咧嘴一笑,抱拳應諾,還得意地朝皇甫嵩擠眉弄眼嘚瑟了一陣。

倒不是兩人不和,而是作為武將,皇甫嵩和董卓早就在雒陽待膩了,但又沒有戰事,幽州那頭的事情天子也沒有讓他們插手,實在是閒得慌。

因此董卓這種炫耀,大概類似於兩個想要新玩具的小孩,但新玩具只有一個,其中一個小孩得到了新玩具,和作為朋友的另一個小孩炫耀。

皇甫嵩白了董卓一眼,鼻腔裡發出一聲冷哼,但那一聲冷哼卻是暴露了心中羨慕。

“董仲穎,你也莫要得意忘形。”劉辯語氣轉冷,帶著幾分警告之意,道,“先前讓阿望傳的話,絕非戲言。此事若辦砸了,朕定扣你食邑!”

天子話語雖含威嚇,殿中眾人卻眼觀鼻鼻觀心,全然不覺得天子嚴苛。

天子交辦之事若辦不好,罷官奪職都是輕的。

扣點食邑,如同小兒犯錯打手心,象徵性懲罰罷了,算得什麼?相比之下瞧瞧張延,都鬧到了要問斬的地步!“臣定然不會辜負國家的期許!”董卓忙躬身,面上惶恐未褪盡就圖窮匕見,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道,“只是……嘿嘿,臣想討要些將軍作為助力幫襯一二。”

“中軍之中將軍級將領你是別想了,奉先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把驍騎營訓練好。”劉辯自然猜得到董卓是想要誰,別人都可以不要,但這廝必然會討要呂布作為助力。

不過劉辯雖然斷了董卓討要呂布的希望,卻也不會不給他其他支援。

劉辯擺了擺手,示意內侍上前,兩名小黃門一人手捧一柄精光內斂的八面漢劍,一人持一杆象徵生殺大權的節鉞。

劉辯指向那杆節鉞,道:“朕授你假節鉞,督幷州、冀州各郡守,助你平定黑山賊!”

隨即目光轉向正侍立在側的許褚,道:“此外,朕的右武衛將軍,此番隨你出征!”

劉辯準備將許褚派出去轉悠一遭,典韋已封亭侯,許褚尚且還是關內侯。

雖說劉辯也不是不能找個機會以許褚盡心盡職為由,為許褚晉爵為亭侯,但將典韋、許褚這等猛將永遠縛於身側,也是對他們才能的一種埋沒,總要給他們沙場揚名的機會。

董卓微微一怔,旋即不由大喜。

右武衛將軍是許褚,許褚的勇力,雖然沒有正式領兵征戰,但平日裡角抵時,許褚的巨力可是讓董卓深為歎服。

至於領兵能力,能統領右武衛營一萬名軍士,足證其才。

待董卓領命,劉辯才示意小黃門將那柄八面漢劍遞與盧植,令眾臣相互傳遞觀賞。

只見劍格處嵌錯金銀紋飾,古樸華貴。

盧植緩緩抽出劍身,一聲清越的劍鳴隨之響起,嗡嗡餘韻迴盪,長久不息。

皇甫嵩和董卓作為武將自然是識劍之人,僅憑這清越綿長的劍鳴聲,便約莫猜測這柄劍是“百鍊”之劍,而劍身清晰可見的規律性折迭鍛打紋路更是佐證了這件事。

實際上後漢已經有一套成熟完備的冶煉體系以及工藝標準了,有三十煉、五十煉和百鍊的工藝標準。

兵器的劍身上都有寫著某年某月某日造某煉兵器,比如“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大刀”就是一柄三十煉級別的環首刀。

劍身近格處,還有以陰刻填金工藝書寫的小篆體“漢興”二字,正在從窗外射入的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劉辯將眾人神色盡收眼底,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笑容,道:“此劍……乃是朕年初之時仿效太上皇所鑄‘中興四劍’,以一紀之數,令尚方令柴玉督造‘漢興十二劍’,賜予漢興元年起,助朕興漢之功勳卓著者!”

饒是以盧植向來淡泊名利的心性,此刻也不由為之動容,這柄劍的意義顯然非同凡響,這是足以傳家的寶物啊!甚至於,擁有了這柄劍,就是家族與國同休的政治許諾!

即便是幾百年後大漢亡了,這柄劍也會成為他們的家族提供政治聲望,這柄劍便是他們家族的政治口碑!“國……國家……”董卓嘴唇微抿,喉頭滾動,艱難地嚥了口唾沫,目光死死黏在了這柄漢興劍上,哪怕劍已傳到下方中軍校尉手中,道,“此劍……是賜予臣的嗎?”

劉辯嗤笑一聲,指著董卓揶揄道:“你董仲穎倒是想得美!”

董卓被天子嗤笑,也不惱,既然不是現下賜予他這柄漢興劍,那麼天子此刻便將這柄劍抬出來的目的顯而易見,那就是要激勵他!

不,天子要激勵整個大漢所有的文武官員!

與國同休的誘惑啊!

董卓猛地起身,面色肅然,向劉辯抱拳,聲音沉凝有力,道:“臣若蕩平黑山賊,可得賜此劍乎?!”

“可。”

劉辯的回答簡潔至極,卻讓董卓眼中迸出狂喜的光芒。

“國家!”皇甫嵩一雙虎目中投射出噬人的眸光,就像一頭蟄伏的猛虎突然張開了那張滿是血腥味的嘴,露出了口中鋒利的獠牙,道,“臣欲得此劍,需立何等功績?!”

而隨著皇甫嵩的發問,殿內的一干重臣以及中軍將校們也看向了天子,投來了渴望的目光。

劉辯微微一笑,氣定神閒道:“朕說了,‘漢興’十二劍賜予漢興元年起,助朕興漢之功勳卓著者,至於何謂功勳卓著。”

劉辯的話語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笑道:“爾等自行領會便是。”

其實以盧植和皇甫嵩的身份,必然會得到一柄漢興劍的,但有些許諾不能提前給。

提前許諾了,他們就會覺得那是他們應得的。

只不過劉辯將封賞的範圍,定為了漢興元年之後功勳卓著之人。

而漢興元年以前,盧植、皇甫嵩身上的功績都不會納入漢興劍授予的功勞計量之中,讓他們覺得自己未必會被賜予漢興劍,同時也是在激勵朝堂和地方上的後起之秀們。

你們的起跑線都是一致的,誰功勳卓著立下大功,誰就能獲賜漢興劍。

卷吧,都給朕捲起來!積極為興漢立下功勞,朕就會不吝賞賜!至於怎麼樣算功勳卓著呢?自然是由劉辯這位裁判說了算!改革並整頓中軍,如何算不得一場能夠賜予盧植和皇甫嵩漢興劍的大功呢?

至於十二劍的數量太少?

誰說只能有漢興十二劍?

拱衛天子的天罡三十六劍和地煞七十二劍呢?哪怕這一百二十柄劍都發完了,他還有漢興宮二十八將,再建個凌煙閣,設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再不濟還有配享太廟的功臣名單。

劉辯覺得哪怕自己活到八十歲,這些名號也未必能全部封賞完。

(6010字)——

ps:呱,今天週五了,準備去吃燒烤!!!所以心情特別好,再加個2000字的小更。

求讀者老爺們看在作者加更2000字的份上,多砸點月票吧!pps:24號,也就是下週二要上一個流量還不錯的推薦,準備屯稿上推當天爆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