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劉辯,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264章 張延無能,喪師辱國,看來朕必須請董卓出山!

許靖頷首,目光落在手中的奏疏內容上,還不待開口,眉頭也幾不可察地微微一蹙,心中也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黑山賊……竟如此猖獗!

黑山賊是朝廷官方的蔑稱,是當初黃巾軍那支遁入太行山的黑山軍餘孽。

黑山軍的高光時刻,應該就是圍攻駐守邯鄲城的關羽了。

然後就被關羽蔑稱為插標賣首之徒,被關羽斬了,順便還砍了個叫張白騎的,將張白騎的那匹渾身盡是白毛全無一縷雜色的白馬還被獻給了彼時還是太子的劉辯。

不過很可惜,黑山軍二當家褚飛燕帶著八千殘部和數萬老弱婦孺遁入太行山山脈,由於彼時大雪封山,強行追擊進入山林自然是可以的,卻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得不償失,因此劉辯也沒有令軍士追擊。

褚飛燕由於其二當家的身份,又是張牛角的結拜兄弟,在發誓會為張牛角報仇後,繼承張牛角的“張”姓,更名為張燕,統領黑山軍殘部。

其實彼時許多人都並不是很想繼續再與漢軍交戰了,尤其是在黃巾之亂被朝廷平定之後,但奈何他們的家屬都在山中。

張燕身邊聚集著一眾發誓要為張牛角報仇的舊部,還有一群激進反朝廷的部眾,不願意與繼續反叛朝廷的部眾擔心禍及家人,而且帶著家人也很難隱蔽地逃出太行山山脈,加之張燕這個頭領不遺餘力宣傳朝廷不會放過他們這些叛賊的言論,最終眾人也都還是選擇了留在張燕身邊效力。

而張燕還不滿足於此,由於太行山脈的隱蔽性,這一年多來帶兵四處劫掠,反而打出了名聲,不斷有小股黃巾餘孽和山匪選擇投靠張燕。

藉助著太行山脈綿延千里,又極其適合隱蔽的特性,算上老弱婦孺竟然一步步發展到了近百萬人,皆以張燕為首領,號稱“黑山軍”,這是令朝廷沒有想到的。

劉辯彼時面對的是涼州羌亂、南匈奴叛亂以及張舉叛亂,哪有精力去在意黑山軍的劫掠,更不可能有軍力部署在冀州。

饒是如此,劉辯還是提防著黑山賊,曾下令接替回朝的盧植擔任冀州刺史的張延,必須小心提防黑山賊。

他實在是無法理解,黑山賊是怎麼在張延這位冀州刺史的眼皮底子下發展到那號稱百萬人的規模?就憑太行山脈裡的那些爛地,怎麼可能足以養活近百萬人?

能養活二十萬人都不可能!那麼必然有商賈冒著殺頭的風險給山上販賣運送過糧食甚至是鐵礦,被劫掠後卻沒有上報官府的商賈都應該被列入懷疑目標,由當地的繡衣使者配合不難查出問題。

雖然各州郡長官無權調動各地的繡衣使者,但繡衣使者在各州治都有設立府衙,州郡長官是可以向其求助的。

面對送上門來的功勞,繡衣使者不會拒絕,光是斷了商賈的運送,就夠黑山賊喝一壺了,結果張延這頭蠢豬硬是沒有做任何事情。

而如今黑山賊的活動範圍,甚至順著太行山脈都蔓延到了河內郡與河東郡境內了,雖然並不嚴重也只是小股百餘人的匪患,而且在正旦年節之時恰好劫掠到了集體返鄉的三河良家子以及中軍軍士們頭上。

這些人本就是被集中賞賜土地的,不少軍中同袍都是同村、同亭的,出點動靜自然是相互幫襯。

結果一瞧,百餘人的山匪劫掠?

送上門的功績哪有不要的道理,酒都不喝了,一群人提著刀就殺了上去。

雖然甲冑不允許帶回家,但中軍的制式兵器卻不是山匪手中的破銅爛鐵能相比的,愣是砍了百來顆黑山賊的腦袋,每人都在過年的時候領了些額外的賞賜。

不過這個問題也引起了朝廷的重視,河東太守劉岱與河內太守劉繇兄弟被天子口頭申斥。

儘管是無妄之災,但兄弟倆對天子的申斥也能理解。

黑山賊都發展到眼皮子底下了,難不成要等他們發展到雒陽帝都所在的河南尹才重視嗎?因此三河地區展開了一場規模龐大的剿匪行動,中軍各將校分批次參與,作為麾下軍隊的實戰演練,三河之地幾乎不再有匪患,所有山寨也被一把火燒了。

而冀州刺史張延幹了什麼?隨著許靖念出奏疏中的內容,眾人也都理解了天子盛怒的緣由。

冀州的魏郡、常山郡、趙國、鉅鹿郡和中山國全部遭受到了黑山賊的襲擊,十餘座縣城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攻破,並且劫掠了無數財貨和男丁、婦女,然後大搖大擺地退回了太行山。

冀州刺史張延率郡國兵追擊,鉅鹿郡守郭典是知兵之人,在黃巾之亂中守著鉅鹿郡不失,還時常出城襲擾,讓黃巾軍頭疼不已,他力諫張延不要輕易率兵追入太行山之中。

中山國相劉表、博陵郡守王朗、清河郡守周崇以及魏郡郡守張則四人一同勸諫,但張延急著立功來免於責罰,又瞧不起由落敗的黃巾軍聚集而成的黑山賊,認為即便是張角麾下的精銳也敵不過朝廷大軍,更何況是些潰軍落草為寇呢!

因此張延並未接納這五人的勸諫,下令率軍追擊進入太行山山林之中。

王朗和劉表簡直要被張延的行為氣笑了,天子當初親征河北,率領的是北軍五校,麾下是一眾在如今名號響徹天下的名將,擊破這些黃巾賊自然是手到擒來,你張延手中的只是郡國兵,憑什麼小覷別人?更何況是追擊進入完全不熟悉的太行山脈!

儘管郡國兵行進之時極其警惕,但對於熟悉太行山山林地形的黑山賊而言,這種警惕實在是沒有太多用處。

這邊射幾箭,那邊突襲一陣,晚上再夜襲一番,接連的游擊戰讓張延麾下的郡國兵格外疲憊。

好不容易斥候稟報發覺了黑山賊的主力,張延頓時興奮不已,再一次不顧眾人的勸諫追擊,遭遇了張燕的伏擊。

幸得魏郡太守張則的拼死救援,眾人率部突圍,但發冀州五郡郡國兵合計萬人,最終逃出太行山的郡國兵還不足四千。

折損超過了六成,看著這封奏疏,劉辯簡直想砍了張延這個蠢貨的腦袋,看看裡面裝的究竟都是什麼。

虧他張延還是留侯張良的後人,哪有半分留侯的智慧!若當只是被劫掠,劉辯雖然憤怒也就怒了,還是會給張延將功補過的機會。

黑山賊擺明了就是打游擊,一如當年的彭越,劫掠縣城,即便是攻破了城池也不會入城駐紮,只會劫掠一番就撤退,等漢軍的支援趕到時他們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劉辯不是不理解對付黑山賊的難處。

以往黑山賊頂多是搶些女子,從不會劫掠大量男丁,更不會給郡國兵追上的機會,這擺明了就是誘敵之策,張延還一頭扎進張燕的伏擊圈。

不過劉辯再是憤怒,處置必須還是要依據朝廷的法度。

無論張延的罪行是否當斬,但張延無能,喪師辱國,這冀州刺史肯定是要換人了的。

而既然張延對付不了黑山賊,那朕就給張燕換個能打的狠人來當這冀州刺史!劉辯深吸了一口氣,凝目看向高望,道:“阿望,去召左將軍董仲穎來,將朕的原話告訴他,他渴求的戰功和食邑來了,若是接不住休怪朕將他現有的食邑也奪了!”

(5224字)——

ps:實在抱歉,昨天應酬客戶喝多了,茅臺給海軍特供的酒,後勁有點大,喊代駕的時候還很清醒,結果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到的目的地,硬生生在車裡睡了幾個小時才被家裡人發現抬回家。

會補更回來,今天先加個1200字的小更補償。

看在作者加更1200字的份上,求讀者老爺們原諒qaq~~~。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