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雒陽城內聲討張延喪師辱國的浪潮洶湧之際,董卓身為這次事件中的另一位主角,卻是閉門深居府邸之中。
沒有人懷疑董卓能否收拾黑山賊,甚至不少人都認為派董卓這位名將來對付一群賊寇,頗有些殺雞用牛刀的意味,唯有知兵之人才明白,這件事情究竟有多麼棘手。
“國家的這柄‘漢興劍’,不好拿啊……”
董卓俯身凝視著鋪滿地板的巨幅輿圖,這是由冀州、幷州與三河地圖精心拼合而成,不僅勾勒出山川地勢,更詳細標註了各郡縣的駐防兵力。
董卓佈滿老繭的手指摩挲著佈滿胡茬的下巴,眉頭越鎖越緊,心頭的沉重感也隨著目光在太行山脈的複雜地形上逡巡而愈發強烈,也逐漸意識到平定黑山賊這件事有多難辦。
侍立一旁的左將軍府長史李儒,同樣目光凝重地釘在輿圖上,片刻不曾離開,良久方嘆了口氣,聲音低沉道:“確是如此,‘漢興劍’乃國之重器,豈能輕授?當日天子以此劍激勵將軍時,將軍就該想到這擔子的分量,做好心理準備了。”
正當兩人對著輿圖沉默思索時,董卓的弟弟、左將軍府右司馬董旻大步流星地闖了進來,嗓音洪亮道:“兄長,他們來了!”
董卓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他們”指的是誰,連忙起身,連鞋都顧不上穿,赤著腳就急匆匆往外走,走出大堂正要去府門外親自迎接。
左將軍作為重號將軍,董卓自然是擁有開府之權的,並統轄一千左將軍府府兵。
但董卓行事極為謹慎,自任右將軍起,便只任命了跟隨多年的謀主李儒為長史,弟弟董旻為右司馬,再招募了幾位涼州鄉黨擔任令史做些文書的活計,其餘如假司馬、從事郎中等要職,皆懸而未決。
一者,董卓不希望太過張揚,他在朝堂根基淺薄,又因涼州籍貫為中原士族所輕視。
若有一、二朝臣在天子面前進讒,儘管他相信天子不會被讒言蠱惑,但萬一呢?他如今的顯赫地位,全賴天子寵信。
若是在太上皇時,朝中多酒囊飯袋之徒少有知兵之人,他或許還會滋生些許野心。
但如今天子麾下驍將、良將輩出,並不是非他董卓不可,他絕不願做任何可能動搖天子信任之事。
當然,故意表現得粗鄙貪財好色以安君心,那是另一回事。
至於二者……也是涼州籍貫的硬傷,實在難以招攬到合適的文人才俊。
涼州多出名將,卻罕有相才。
僅有的幾位傑出文士,也早已各有其主,如那賈詡、左靈等人。
官位相仿者,亦不願屈就於他的左將軍府。
所幸天子還是愛他的,此番應允為他派來了不少助力。
董旻看著兄長光腳就往外跑,又瞥見地上的那雙鞋履,連忙彎腰拾起,一邊追趕一邊高呼道:“兄長!鞋!穿上鞋啊!”
可赤著腳的董卓跑得飛快,反倒是穿著鞋的董旻竟一時追不上。
李儒看著這對兄弟的表演,不著痕跡地露出一抹怪異的笑容。
轉眼間,董卓已奔至府門處,看到了天子派來的助力。
然而,當他看清府門外那群人的面孔時,不由愣住了,粗獷的臉上露出一絲錯愕,因為眼前竟都是些熟悉的陌生人!
接替張延的新任冀州刺史秦頡,此人在黃巾之亂中力保南陽郡不失,有治民之才也不失良將之器。
趙融他也知曉,涼州漢陽郡望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