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劉辯,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256章 天子的死亡威脅!

“謝國家恩賜假期!”賈詡謝了恩後將這卷空白的竹簡順手放在了鍾繇的桌案上,快步走出宮殿後立刻向著車駕停放的位置小跑而去,而後親自坐上駕駛位駕車出宮。

劉辯茫然地看向堂下,驚疑地看向高望道:“朕方才準了他的假期嗎?”

高望略作遲疑,回覆道:“應該……沒有?”

饒是高望也有些不自信了,按理說這些天子身邊的細節他是不會記錯的,但賈詡這出門的連貫程度讓二人都有些懷疑是不是自己記錯了。

劉辯越想越氣,想著收拾賈詡一頓吧。

重懲又捨不得,小懲也就是罷官奪職,但賈詡這人能在他被罷官奪職的下一秒直接笑出來,然後樂呵呵地帶著這兩年得到的賞賜回姑臧老家歸隱田園。

對於賈詡這樣一個滑不溜秋的傢伙,劉辯還真就沒了主意,更是沒了脾氣。

最終,賈詡幾乎是秀了一波河南尹車神般的車技,帶著家人出城三十里歇息,被匆匆趕來的右武衛營十名騎士追上。

為首一名什長將儲存在木匣之中的節鉞遞交給了賈詡,表示天子對外實在是不好准許外人進入禁苑泡湯泉,因此劉辯交給了賈詡一個名義上的任務。

索性一口氣給賈詡放了幾個月的假,讓賈詡踏春途中,順道在沿途派人丈量雒陽八關外但不超出河南尹轄地範圍內,皇家禁苑所佔據的土地的數量。

後漢建立以來,三河之地的許多良田都被皇家佔據成為了禁苑,因此便準備將從皇家禁苑中釋放出大部分土地為官田,以備將來賞賜給有功軍士耕種。

當然,名義上是天子看賈詡不爽,不想讓這貨在路上安心地玩耍,但實際上這份工作壓根沒有什麼難度。

丈量的禁苑又不需要賈詡下地探查,郭勝這位老牌中常侍會隨同賈詡出行,作為實際上的丈量執行人。

只不過是因為郭勝不大方便在明面上做許多事情,需要賈詡來打個掩護,然後再借著這樁事給賈詡個自由初入禁苑的由頭。

至於泡湯泉,郭勝都睜著一隻眼了,誰還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不過聽說右武衛營騎士傳遞天子天子口諭之時,除了丈量土地的任務以外還說了些什麼話。

嗯……具體內容是什麼,那十名右武衛營軍士在回來後對外閉口不言,但不難猜想肯定是罵得挺髒的。

不過賈詡請假這事倒也啟發了他,並不是踏春的事情,而是為許多籍貫來自涼州、幷州、揚州等地,距離雒陽較遠的將校、軍士們解決省親問題。

中下層軍士們還好,大多是三河與三輔的良家子,而且也被賜了三河之地的田畝,將家也遷至三河之地了,探親倒也方便。

主要是許多還未來得及遷家的涼州籍、揚州籍以及少量徐州、幽州、冀州籍貫的軍士。

這些多是某些將軍、校尉、軍司馬的親兵,跟著他們的舊主來到雒陽透過選拔加入了中軍。

許多人面臨的問題是,只有妻兒願意遷至三河,父母不願背井離鄉。

莫要小覷這個時代的鄉土情結,許多人的父母不願離開耕耘了大半生的田畝,更捨不得浪費老家的田地和宅屋,因此不願隨兒孫來到三河之地。

劉辯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事實上軍隊除了休沐、各種放假的年節外,本就有探親假,只是歸鄉假的時日有限,往往都不夠離得遠的軍士跑一個來回,這就導致了探親假的名存實亡。

於是天子允許非三河籍的將校和軍士請帶薪探親假,根據籍貫所在地距離雒陽的來去時日,給軍士至少十日在家中陪伴家人的時間,一年一共三迴歸鄉假,但需得輪流歸家,若有作戰命令必須立時迴歸軍隊不得拖延。

此外,劉辯還令新晉尚方令的柴玉為離家較遠的將校和軍士,從尚方的錦緞絲綢庫存中取錦緞絲綢,按照軍職高低分配錦緞絲綢的品相和數量,為所有軍士都額外準備了一份禮物,讓他們或親自帶或託郵卒寄送回家中孝敬父母。

孫堅、閻行、韓遂等準備返鄉的將校都表示他們已經得到了許多天子的賞賜了,家中錦緞絲綢頗多,不需要天子再行恩賞。

中下層軍士也都表示天子除了戰功封賞外還賞賜了豐厚的正旦禮,即便是最普通的軍士也都有相當於全家人一年伙食費的3000錢賞賜,而他們如今連中軍的戰陣和號令都還在熟悉,實在是無顏再接受如此多的賞賜了。

但劉辯卻表示,立下戰功的賞賜是對他們在戰場上過人表現的賞賜,正旦禮的賞賜則是因為正旦年節,而現在賜下的,是感激他們遠在異地的父母為大漢養育出忠誠勇敢的將校軍士們的贈禮。

最後,天子再次表示希望中軍的將校軍士們儘早將家遷來三河之地,朝廷為他們準備的宅屋和田畝都已經備好了,還會給予減免賦稅的政策優待,如今就等著他們畫押交付了。

又是賞賜,又是授田,又是增屋,最後還送禮,中軍將校軍士們實在是感念至極,因此待作為軍中主體的三河良家子從家鄉省親歸來後,幫著中軍磨合操練皇甫嵩和董卓看著訓練熱情空前高漲的軍士們,也不由沉默了。

若是按照這個積極性訓練下去,恐怕最多一年半就能恢復過往那支北軍五校的鋒銳,兩年半就能打造出一支比北軍五校更為精銳的勁旅。

良久,董卓大笑著表示,天子是知兵之人!

皇甫嵩苦笑著表示了認可。

(4036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