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劉辯,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261章 敢毆打朝廷官吏,這已經不是一般的世家豪門了!

劉辯側過腦袋看向右手側的黃門侍郎荀攸,荀攸沒有立即回覆,而是轉而從袖中取出了一份提前書寫好的調兵詔書,只差天子用印便可調動兵馬。這河東衛氏也是太腐朽了,都快四百年了,還妄圖躺在長平烈侯這位老祖宗的功勞簿上。

老祖宗只是把百年內的兒孫該拼搏的事情都做了,而不是把三百多年後的兒孫要付出的拼搏都代勞了!

他這個天子不也得每日批閱奏疏,難得幾日休沐,難道這些人還想過得比天子還享受?不遵朝廷政令,形同謀反,便是夷三族都不為過!因此劉辯就讓衛覬去幽州了,同時讓他命令族中能聽勸的族人送去書信,讓這些人暫時離開安邑到雒陽住些時日。

高望適時遞來一塊印璽,那是皇帝信璽。

秦漢兩代的帝王,除了那一方傳國玉璽外,還有六塊玉璽,號為“六璽”,皆白玉製,螭虎紐,用武都紫泥封。

六璽者,一為皇帝行璽,用於封國;二為皇帝之璽,用於賜諸王侯;三為皇帝信璽,用於發兵;四為天子行璽,用於召大臣;五為天子之璽,用於策封外國君主;六為天子信璽,用於祭天地鬼神。

而調動的兵馬,自然也是不必經過尚書檯由天子直轄的中軍。

“讓中壘營校尉牛輔率本部軍司馬侯成和閻行去一趟吧,就是當練兵了。”劉辯猶豫了一番,圈了牛輔、侯成與閻行的名字。

中壘營的校尉有三人,分別是牛輔、趙雲與麴義。

趙雲太過仁善,又太過年輕,劉辯擔心趙雲不忍下手。

麴義則是與趙雲正相反,殺性太重。

牛輔敢殺,但有分寸,反倒是最適合的人選。

而侯成與閻行,前者是有膽量對世家豪門動手的,後者則是涼州豪強漢陽閻氏出身。

讓閻行動手也是敲打敲打他。

荀攸接過天子用過皇帝辛璽的調兵詔書,準備交付黃門冗從李巡傳遞至中壘營。

接過詔書的李巡聽荀攸敘述了前因後果,不由也是感慨道:“河東衛氏何德何能,竟勞動中壘營動手。”

不過也不足為奇,畢竟天子歷來是個護短的。

別看天子嚴厲申斥衛覬,但更多是惱怒河東衛氏竟然敢不把他的潛邸之臣,還是名正言順的河東衛氏家主放在眼裡。

這不,天子這就要調動中軍,親自為受族人辱罵、被族老欺負到頭上來的衛覬鎮場子了。

將調兵詔書交到李巡手中,李巡在交接檔案上籤下了名字後,荀攸微微嘆了口氣道:“國家太過護短,這衛伯覦也是個膽大妄為的。”

李巡微微一怔,天子護短是事實,但調動中壘營也是鎮壓毆打朝廷官吏的暴民,名正言順,談不上太過護短一說吧?

而且衛覬膽大妄為又是從何說起?

荀攸沒有多作解釋,彷彿方才說話的並非是他一般,恢復了那張面癱臉回到了自己的辦公位。

李巡看著荀攸離去的背影,忍不住抱怨道:“這荀公達,說話總是喜歡說一半。”

倒是一旁的呂強安撫了李巡,搖了搖頭,道:“容不得荀公達多言,若是旁的事情也就罷了,有些事以他潁川荀氏的身份,是不便多言的。”

“呂公請賜教。”

李巡對這位宮裡的前輩很尊敬,呂強的賢宦之名來得可比他和丁肅這批人要早得多,他們這五人時常向呂強請教,甚至對其冠以“呂公”之名喚之。

呂強對這一聲“呂公”還是頗為受用的,沒了卵子的宦官,要麼貪財,要麼重名,他是後者,但缺少物質享受那就只能追求精神享受了。

因此這種吹捧阿諛,他倒也不排斥。

呂強笑著握住了李巡的手,以指為筆,用指尖在李巡的手中劃過六個字。

李巡心中一驚,不由瞪大了眼睛看向呂強,腦海中浮現出那個儒雅隨和的翩翩君子。

這六個字是——鄭伯克段於鄢!衛覬從來不是什麼好說話的人,他只是承擔不起殺死族老的惡名罷了。

這便是多識典故的之人?

“不過這衛伯覦也屬實是太過膽大妄為了,竟然連……”李巡指了指頭頂的天空,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道:“都敢算計?!”

“誰能知曉天的陰晴呢?”呂強聽著李巡話語中的稚嫩,笑著拍了拍李巡的肩膀,另一隻手指了指天空,道,“你怎知那一位不知其中算計呢?”

(4205字)——

注1:裴茂算是出將的入相人才了,不僅擔任過尚書令,還在獻帝命令下,都督關中諸將誅殺李傕,同時受到獻帝和曹操信任,作為留在許昌監督獻帝的人,同時又在荀彧自盡後擔任過尚書令。

他有個兒子叫裴潛,更受曹操信任和重用,在曹魏屬於三朝老臣,裴潛有個兒子深受司馬家重用,叫裴秀。

至於裴潛和裴秀的歷史資料,讀者老爺們就自行查閱一下吧。

ps:週六、週日想摸魚休息一下,這兩天就不加更了!

這段時間幾乎天天加更,實在是有點疲憊了,希望讀者老爺們批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