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劉辯,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260章 這大漢王朝能呼風喚雨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天子!

“你曾是袁隗的門生弟子,還擔任過袁隗的司徒掾,你慌嗎?”鄭泰卻是絲毫微笑著向天子行了一禮,鎮定道:“不慌。”

“為何不慌?”劉辯瞥了他一眼。

鄭泰大笑道:“因為不慌!”

“臣雖曾為袁逆蠱惑誤入歧途,但得國家點醒,蒙王道沐化,改過自新後為朝廷盡心竭力,從無作奸犯科,為何要慌!”

我是天子的狗,而且是離了天子就會被那些以鹽鐵為利的家族想盡辦法整死的狗!

我沒有背叛的條件,更沒有背叛的理由!難道會有忠誠的狗怕自己的主人嗎!“嗯,尚可。”

劉辯沒有對鄭泰近乎諂媚的話語沒有給予多高的評價,又看向了董卓,道:“仲穎,說起來你這位左將軍,食邑千戶的斄鄉侯也曾是袁隗的故吏,你慌嗎?”

董卓摸了摸腦袋,難怪天子今日要他上朝,不過雖然沒有事先對過詞,但他還是遵從本心道:“臣為何要懼怕?那幫吃人飯不拉人屎的奸賊才該慌,臣行得正坐得直,一腔忠誠天日昭昭,經得起查問,臣憑什麼要跟那群奸賊一起慌?”

“呸!食漢祿卻不忠漢不好嗎?非要提那腌臢物!”劉辯啐了董卓一口,指著他沒好氣道,“都當左將軍的人了,還是個鄉侯,言辭還是如此粗鄙!”

董卓也不懼,梗著脖子回道:“臣心裡怎麼想,就如何對國家說,從不藏著掖著,臣就是看不上這群奸賊,就是想罵,怎麼難聽怎麼罵,大不了國家您也罵臣,臣不虧!”

“你啊你。”

劉辯被董卓的話語險些逗笑了,強行將笑意壓下,面無表情地看向群臣百官,道:“不過仲穎的話也不全對。”

“袞袞諸公,有些人是天上的雲,有些人是從雲中孕育落下的雨,無非是從哪片雲彩裡落下罷了,都是落在大漢的田地裡,沒有奸臣,都是忠臣。”

“國家英明!”

也不知是誰起了個頭,緊接著滿朝文武幾乎齊齊山呼。

天子既然表露出不會藉著這件事對朝臣動手,自然是要謝恩的,趁著現在趕緊將這件事坐實,免得天子等會反悔。

忽然,郭圖猛地從正在山呼的群臣中走出,向天子行了一禮,道:“我等雖是雲雨,但唯有國家才是天!”

“這大漢王朝能呼風喚雨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天子!”

郭圖的一番諂媚之言著實是讓人大開眼界,鄭泰目瞪口呆地看向郭圖,還能這麼吹的?瞥了一眼鄭泰,郭圖心中暗笑。

小樣,學著點吧!

天子最忠誠的狗,永遠都是我郭公則!你什麼檔次,也配和老子爭當天子第一忠犬的位置?對於郭圖的諂媚,劉辯自然是高高興興地接受……咳,當然是嚴厲駁斥:“什麼呼風喚雨,‘天人感應說’已經被罷黜了,日後不可胡言亂語!”

雖說郭圖的言語過於諂媚了,但看著天子心情明顯舒暢了許多,群臣也愈發安心了。

說實在的,天子若是藉著雲臺閣大火的事情,一口氣殺個幾千人都不為過。

誰讓天子差點葬身火海呢?天子沒有藉著這次雲臺閣大火來清算朝臣,就偷著樂吧!

其實劉辯相信至少京師的這群朝臣大多數是沒有什麼其他心思的,頂多是些許貪腐、人情事,這些蠅營狗苟的算不得什麼,也不至於危害國本。

不過,輕拿輕放不等於沒有動靜。

揚州和荊州的百姓苦啊!

“袞袞諸公皆是通讀聖賢書的忠臣,不知可有人能為朕一解憂愁?”

天子嚷著受疫疾所害的百姓苦,希望有人來為他排憂解難。

但如何排憂解難呢?

救災,自然是要出錢的!

沒錢你可以出糧!你不繳納贖罪券……不是,你不為天子排憂解難,天子怎麼知道自己沒有信錯人呢?

嘿,要是敢有朝臣學某個自掛東南枝的皇帝向朝臣們募捐時,那零零散散的幾兩銀子般捐款,那明天有人從你家裡發現些勾結汝南袁氏的證據,可就別怪廷尉府判刑時不留情了。

天子仁善,相信你們都是忠臣,可你們家裡居然有謀反的證據,這怪得了誰呢?天子已經寬恕過你了,可你辜負了天子的信任和仁德,讓天子發現自己信錯了人,那天子只能忍痛下令將你誅九族了。

算了,還是夷三族吧,天子仁善,見不得這般株連!

別管實際株連人數多寡,你就說九族是不是比三族多了六族?

嗯,讓天子高興的是,自己的朝堂上果然都是忠臣,他沒有信錯人。

這家十萬石糧食,那家百萬錢,還有些人提供了家中存放著的醫書,或是提供了些醫者,也有揚州、荊州籍貫的朝臣索性直接上繳了幾百頃田畝。

更讓天子高興的是,幽州刺史曹操為彈汗將軍關羽的請功奏疏到了!關羽挾死了檀石槐的繼承人的和連?然後忠於和連的一眾部族以為和連還活著,想和關羽談判。

但和連都死了,拿什麼談?(注2)

鮮卑人認為以和連的價值,應該不至於被漢軍直接斬殺,肯定是好吃好喝招呼著,然後送到雒陽請功。

鮮于輔建議關羽佯裝無權做主,需要向幽州刺史曹操問詢,於是鮮卑人放任信使離去。

關羽呢,雖然最重信義,但也不是什麼迂腐的人。

比起少死幾個漢家兒郎,能多帶一些大漢的好兒郎回家,而不是將他們的遺骸和撫卹金交給他們的家人,撒個謊騙個人怎麼了?什麼叫兵不厭詐?

然後……幽州刺史曹操親率安北將軍府組建的名為虎豹騎的兩千精騎,以及護烏桓校尉部五千人,同時召集了內附於廣陽郡、上谷郡和代郡的烏桓騎兵四千人,浩浩蕩蕩就殺過來了。

曹操一路上都不怎麼歇息,他實在是不願意放跑了近在眼前的機會!

徵西將軍做不得,難道我曹孟德還做不成徵北將軍!

鮮卑人也有機警的,覺得漢軍有詐,又對和連沒有什麼強烈的忠誠度,索性就偷偷地提前撤離了。

最終落入包圍圈的也就萬人,但漢軍卻出動了兩千虎豹騎,五千護烏桓校尉部,四千烏桓義從騎,從駐地趕來支援自家將軍的兩千五百彈汗營軍士,再算上代郡郡守王澤徵調的郡國兵以及城內計程車卒,約莫是一萬七八千人圍剿萬餘鮮卑人。

而參戰的將軍呢?安北將軍曹操,彈汗將軍關羽,彈汗校尉鮮于輔,幽州兵曹從事朱靈,安北將軍府門下督曹洪,安北將軍府左司馬樂進,安北將軍府右司馬于禁,安北將軍府正行參軍李乾帶著兒子李整和侄子李典,代郡郡守王澤,上谷郡守夏侯惇。

此戰中還有幾個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嶄露頭角。

在青州加入了曹操親衛隊的北海郡東萊縣人太史慈,因擅長騎射而被任命為虎豹騎屯長。

曹操的沛國譙縣鄉人,同樣擔任虎豹騎屯長的文稷。

還有年少任俠,有雄氣,一直以門客身份為曹操效力的沛國鄉黨史渙,同樣擔任虎豹騎屯長。

井噴般湧現出的人才和斐然的戰果,讓曹操沒忍住在慶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

畢竟天子對曹操的信重和擢拔,因為他那宦官之後的身份沒少招致非議。

青州的建設終歸沒有在曹操的手中結果,而此次大勝,陣斬八千鮮卑人,俘虜四千,足以為他正名,也為天子的眼光正名!看誰還能說他曹孟德只是倖進之輩!歡喜之餘,曹操還橫槊賦詩,並在所有人面前舞槊表演,眾將皆歡喜大醉而歸。

不過曹操在給天子的私人書信裡表示,這麼多良將之中,他還是最喜歡關羽。

只可惜關羽已經是劉玄德的二弟,否則他定然也要與關羽約為兄弟。

但無妨,如今關羽在他的麾下!彈汗將軍是受安北將軍節制的!他關雲長,現在是我曹孟德的人!

(6025字)——

ps:呱,今天週五,明後兩天可以休息啦!所以心情特別好,再加個2000字的小更。

求讀者老爺們看在作者加更2000字的份上,多砸點月票吧!注1:兩漢宮殿起火其實挺頻繁的,歷史上的185年,整個南宮包括尚書檯、符節臺、御史臺什麼的全部燒了個一乾二淨,東漢前面幾次也是某一座宮殿直接燒了,還動不動就是火燒了半個月一個月沒停的,還真不是作者杜撰,包括雲臺閣大火也是歷史真實發生的情況。

注2:之前有人吐槽和連死得太兒戲了,但歷史上的和連死得比這更兒戲。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檀石槐去世,鮮卑侵犯幽州與幷州,和連繼任鮮卑首領,不僅才幹和能力不如他的父親,而且貪財好色,後來在進攻北地時,被北地人射死。

對,都不知道被誰射死的,大機率是一根戰場上的流矢。

所以……死在關羽手裡,好歹算是知道誰殺的了,也算是蹭著關羽的名氣留名了,不比被流矢射死的窩囊死法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