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鑑寶:我真沒想當專家

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

第二頁是目錄,第三頁是文獻調查:同地帶、同地域、同型別遺址發現背景,各遺址具體資訊與關聯性,及本遺址的文化定位。

只看這些,只能說中規中距,也基本沒什麼難度:列份提綱,找兩個資料員,一條一條往裡填就行。

繼續往下翻,第四頁是實地踏查與勘探。

比如現察地形,利用溝沿、斷面尋找遺蹟線索。又比如物理鑽探,利用洛陽鏟、探釺等裝置取土,分析土層。

感覺依舊中規中矩?

正轉著念頭,一行字映入眼簾,孫嘉木怔了一下:無人機航拍,地質雷達與地磁探測?

不錯不錯。

雷達和地磁也就罷了,已經用了好多年。但結合無人機航拍進行考古測繪,同步定位遺址範圍,分析遺址結構,數遍全國,會用的沒幾家。

仔細再看:有測繪圖,有航拍照片,更有詳細的地下探測資料,說明人家確實會,也確實做過,更表明這份報告並不是臨時補的。

暗暗的讚了一下,孫嘉木繼續往下翻。

但剛翻到第五頁,看到最上面的那行標題,孫處長猛的一怔愣。

這是什麼,rtk系統定位測量?

仔細再看,沒錯,就是這幾個字,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能是他眼花了?

又瞅了一遍,他下意識的抬起頭,才發現,左右兩邊的幾位專家,全是和他一樣的表情:錯愕、狐疑、不可思議。

按他們的理解,在場的這些人,包括省文物局、考古院、田野所的領導和專家,乃至西大的教授,你如果問他們什麼是rtk,絕對是一問一瞪眼:這什麼玩意?

因為這套技術引進國內沒幾年,暫時只有能源和地質部門在用,比如石油勘探,比如地質災害監測,而且還不敢多用。

說直白點:這是gps衛星定位技術,不管是衛星還是系統,都租用的是老美的。

去年,國家文物局才嘗試性的引進了兩套,研究了一年,都還沒來得及開葷。

這次來山西,他們就帶了一套,準備試用一下,測試一下效能。順便讓地方文物和考古系統見識見識。

結果,人家早用上了?

再看資料:載波相位、基站座標、解算資料、定位範圍……說明人家不但會用,還用的賊熟。

真的,給孫處長和幾位專家的感覺:他們好像是原始人,剛研究出鑽木取火。但突然跑出來一個大猩猩,給他們展示了一下怎麼用打火機?

一時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群人的表情,就跟見了鬼了一樣……

“rtk?”孫嘉木猛吸了一口氣,“任處長,哪來的?”

具體哪來的,任新波也不知道,他只知道林思成弄來的。

他剛要說話,林思成舉了一下手:“裝置從陝西借的!”

不對……陝西哪來的這東西?

如果是陝西文物局引進,肯定要先向國家文物局報備,他們肯定知道。

再說了,你光引進不會用,有什麼用?

“不是文物局,是從林草局借的!”

林思成解釋了一下,“去年年底,國務院釋出通告,今年將進行全國第五次大熊貓普查。年初的時候,國家林草局給陝西林草局運來了兩套,但普查要到九月份才開始,所以我們先借過來用一下……”

孫處長和幾個專家面面相覷,有大熊貓的,不就川、陝、甘三省?

而且就數秦嶺最多。

國家林草局也確實在幾年前就開始用這套系統監測珍稀類野生動物。但問題是,這套系統光是裝置成本就要二十多萬美金,加上培訓成本,再翻兩倍。

而且必須要專業的技術人員操作,等於要借就得連人帶機器一塊借,陝西林草局說借就能借?

其次,雖然是同一套系統,但找大熊貓和找遺址是一個概念嗎?

那玩意是活的,會動,會跑,生活在地表。遺址卻深埋地下,用的壓根就不是同一套技術理論,你怎麼定位,怎麼計算?

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勘探組的組長一臉狐疑:“你們從哪請的專家?”

“借裝置的時候,請林草局的技術員指導了一下!”

“找熊貓沒問題,但要說用這套裝置考古?”組長很篤定的搖了一下頭:“他們不會!”

林思成想了想:“配套有說明書,資料寫的挺全,更換應用場景的時候,調一下引數就行!”

你說啥?

怎麼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組長愣住了一樣,他身後,坐在中間一排的幾個技術員咬住了牙關:這麼輕鬆的?

要這麼簡單,我們能研究了一年?

孫處長頓了一下,眯住了眼睛:“小夥子貴姓?”

“吳司長好,孫處長好,各位老師好!”林思成站起來,勾了一下腰:“我叫林思成。”

嗯,這名字怎麼這麼耳熟?

唏……不對?

這不就是剛剛才介紹過,一大堆名銜那位?

只用半個月就揭開了地表,併發掘完了上層文化層的,不就是他?

一群專家齊唰唰的回過頭,全都跟愣住了一樣:這面貌,這皮相……哈哈,這小孩幾歲?

再看手裡的計劃報告,負責人那一欄填著明晃晃的三個字:林思成。

一時間,十多雙眼睛直戳戳的,既驚愕又狐疑:不是……當地文物系統瘋了嗎?

疑點太多,孫嘉木不知道該問點什麼。

他又往後翻:技術勘察就用了一天?

除錯系統和機器夠不夠?

同樣,調研也用了一天,作計劃和發掘方案還是隻用了一天。前期準備了三天,第四天上午劃方,下午就開始刮面?

如果換成他,哪怕再快,再趕時間,前期準備至少也得一週左右。

所以孫嘉木極度懷疑,遺址上層的發掘質量。

不是不尊重,而是不符合常理。

再看林思成的年紀,懷疑愈發強烈。孫處長合上報告:“司長,要不先去看一下現場!”

吳暉點了點頭。

跑這麼遠來,就是來幹這個的,遲早都得看,遲看不如早看。

陸續起身,一群人烏怏怏的出了村委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