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360章 這裡的人太多,裝不下

“第一次出現在民國時期,侵華戰爭下學生投筆從戎,華北的學生因‘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書桌’而憤然退學參軍,這句話出自水木大學地下黨成員、中文系的學生蔣南翔。僅僅十多年後,國內進入到建設階段,而全國卻面臨理工科人才不足的困境。”

“大學生的價值水漲船高,迅速進入到機關單位。”

“第二次出現在前些年,對知識沒有足夠的尊重,然而恢復高考後,大學生可以獲得城市戶口、分配工作,讀書無用論便煙消雲散。”

“第三次就出現在今年。一些最好的初中生進入師範中專,放棄高考,以求直接解決就業和戶口;與此同時,大學生放棄深造,轉而下海經商,校園充斥厭學風氣……但有一種力量在凝聚,也許這正是下一次讀書有用論的開端。”

“‘知識改變命運’在當前仍然是一個真理,絕對是經得起檢驗的。一切要用實踐來說話。”

寫文章的人級別很高,文章發出後,更大規模的媒體參加進論戰中來,而結果是一邊倒。

當然如此了,餘切之所以摻和這件事情,也是因為今後的三十年,就算版本變化再快,讀書都是有用的。

此時,《背起爸爸去上學》和他寫的信已經累積被三十多家報刊和雜誌轉載。就連日本來交流的電影人都把這句話學回去,向日本人宣揚爆發在中國的讀書有用論。

由於它是如此的有影響力,以至於餘切現在開始有一個“教育家”的名號。

餘切現在是作家、經濟學家、革命者,隨軍記者、慈善家、核子文學之父、波哥大榮譽市民……他的名號太多,十三套房都裝不下這麼多餘切。

真成pro max版本大冰了,我的黃金左臉呢?

我是發出了預言嗎?

並非預言啊。

這波是真的好日子還在後面,未來時代主角們,正是八十年代末這波上了大學的人。

鼓樓大街,餘宅。

餘切抱著電話道:“我是一個軍旅文學作家,我始終沒有改變!老山前線的經歷,是我一生都不能忘記的記憶,我永遠是戰士們的朋友,不論你們在藍水還是藍天……”

“在這裡,預祝《鐘山》雜誌社和水軍官兵舉辦的‘南海’筆會圓滿成功!我期待各位的作品!”

“為你們敬禮!”

“啪!”

結束通話電話。

餘切說了個俏皮話:“要不是和去西班牙有衝突,這筆會就差把我綁過去寫小說了。”

聯絡他的人是《鐘山》編輯蘇彤。

此前蘇彤給餘切寫了研究文章,混成了餘學專家。餘切當然要支援他的工作。

張儷眼皮兒抬了一下,道:“可把你能的!”

“張儷,你怎麼說話像陳小旭了?”

“小旭走了,我想她。”張儷說。

餘切湊上前去,託著張儷的臉驚訝道:“這不是和你有關係嗎?因為咱一直沒動靜,陳小旭又接著了戲《家春秋》,她就拍戲去了。”

“我知道。小旭太好了,她特別的溫柔,我自從開始學習知識後,她就不再學了。她總覺得我們兩個之間,只要有一個經商就行,不能都做一樣的事情。”

這是陳小旭示弱的方式。

張儷經商資源從哪裡來?

原時空她靠自己,現在自然是靠餘切。

如果陳小旭也經商,這就容易起衝突。

所以陳小旭主動放棄了做女老闆。恰逢《家春秋》電視劇的導演選人,導演李麗看準《紅樓夢》電視播放會大爆,一眼相中陳小旭做女主演。

張儷也被選上了,但不是主演。她有心經商,有點淡化自己做演員的這一面。

餘切問:“難道你覺得做演員不好嗎?”

“怎麼不好?可和作家比,和教授比……不能相提並論吧。”

傳統!

餘切又問她學習的如何?張儷翻開幾本教材書,請餘切來考她。

張儷學的是文科,86年起,高考採用全國統一的命題和問卷。語數英是重頭戲,很簡單,文綜類更簡單,尤其是政治,只需要填空、選擇和簡答。其中很多常識類問題。

“按照‘七五’計劃規定,要堅持把【空格】放在首位,爭取在今後的……”

張儷搶答道:“改革。”

餘切又問:“86年4月,國家教委會提出《意見》,要求建設……師資隊伍,以適應普及【空格】和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需要。”

“科學文化知識。”

“86年1月28日,美國【空格】號太空梭起飛後爆炸……”

“挑戰者號!”

……

這是86年的考卷。

確實簡單。只是錄取分數線不一樣,所以有的地區更簡單。

餘切的目光向下看,進入到最後一題,他緩慢念道:“中國第一個大規模資助兒童疫苗,並由民間和社會籌款來組織的慈善活動是【空格】……”

張儷抬頭看他,忽然笑了:“春雨行動。餘切。”

餘切心裡撲通一跳,他很少有這麼滿足的時候。

他道:“這裡沒有餘切!這是民間和社會來組織的。”

“可我願意寫啊。”

“你這是標準的零分,零分!畫蛇添足!考試時可不能這麼幹。別人又不知道,你是我老婆!不會對你的考卷網開一面!”

“那我寧可不要這兩分!就要寫上你!”

餘切連連搖頭,心裡卻很高興,順便抱起張儷。“我們換個地方來學習,再抽查幾個題來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