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如果是他閨女畫的,那他這個當爹的恐怕也會跟江弦一樣驕傲。
“小龍,你別見怪。”
朱琳過來倒水的時候笑了笑,“你們江老師他啊,這幾天忙著交作業呢。”
“交作業?”
鄭小龍不理解,“交什麼作業?”
“人北大讓他交畢業小說,這些畫是他小說裡的插圖。”朱琳解釋說。
“哎呦。”
鄭小龍聽完一琢磨,“意思是,江主任寫的小說,年年畫的插圖?”
“是啊,要不他那麼樂呢。”朱琳笑眯眯回話。
“這挺好啊!”
鄭小龍聽完眼前一亮,“父親和女兒共同創作的一篇小說,這事兒太有意義了啊!江老師,寫完了嗎?能讓我看看麼?”
“回頭吧,以後肯定會有機會的。”江弦賣個關子,沒把小說交給鄭小龍,“先說說你的事情吧,小龍。”
“哦,是這樣。”
鄭小龍整理了下思緒,“江老師,這次過來,主要是想和您談談《編輯部的故事》後面幾集的合同,既然央視打定主意播出了,那咱們要不還是提早簽完,省的一集一集的談,太浪費功夫,您說是不是?”
“嗯。”
談到這事情上,江弦立刻從剛才的女兒奴切換成平時沉穩的狀態。
按理說這會兒他還得抽根菸,但為了閨女健康,這煙現在他是能不抽就不抽,他本來也不是什麼煙槍,所以也談不上煙癮太大,戒不掉。
“聽明白了,你意思咱們直接把這電視談完是麼?”江弦道。
“對。”
鄭小龍點點頭。
他這次過來,也是上面領導給他逼得沒辦法,畢竟按現在《編輯部的故事》這個播出的節奏,真要一集一集的買過去,最後還不知道“海馬影視創作中心”得給他們抬到什麼價錢?
乾脆還是談個一口價,省的夜長夢多。
“《編輯部的故事》劇本一共24集,你們還沒拍完,可能後面會多會少,這個不確定,那咱們就先按24集來算,多了補,少了我們也不讓您退,您看可以不?”
“可以。”
江弦對此沒什麼意見。
畢竟央視開出的條件已經相當客氣了。
24集,少了他們也不用“海馬”退錢,多了他們再加錢進來,這樣一來,不管“海馬”怎麼拍《編輯部的故事》,都不會虧錢出去。
“我們這邊暫時擬定了個方案,您看行不行?”鄭小龍把一份方案遞過去。
江弦掃了一眼,目前《編輯部的故事》已經播出到了第10集,江弦給第10集開出的報價是16萬5。
央視也聰明,給剩下的14集一共開了兩百三十五萬的價格,這樣一來,均價大概在十六萬八,都比第10集高出一些。
說實話,江弦還挺滿意的對於這個數字。
《編輯部的故事》拍攝成本總共也就大概六十多萬,要是這份方案簽下來,一部電視劇就讓他們“海馬”賺了兩百多萬。
才剛剛成立,就創下這樣一份輝煌的成績,這在整個中國影視界都是非常耀眼的。
見江弦看那麼久,朱琳也湊過來看了眼方案,看到是兩百多萬的天文數字,嚇一大跳,恨不得當場替江弦答應下來。
但江弦反應就出乎她預料,只見他平靜的把方案推回去,衝著一臉期待的鄭小龍搖搖頭。
“恐怕.不行。”
“不行?”
鄭小龍倒也預料到了這樣的結果,趕忙開始勸說:
“江老師,雖然《編輯部的故事》現在播出的很好,但是很多電視劇,也都是一開始收視率很高,後面隨著劇情的鋪展開,節奏的鬆散,成績都會慢慢掉下來。
想必您也發現了,《編輯部的故事》中間幾集的劇情,相比於前面,質量有點兒下滑,尤其是小保姆那一塊兒,確實沒有一開始寫的精彩,評價也沒那麼高,您說都這個情況了,我們還願意在現在的價格上出更高價,我們央視可以說是非常的看好你們這部電視。”
鄭小龍說的是《編輯部的故事》最近播出的幾集內容,魏人寫的《小保姆》。
講的是《人家指南》編輯部刊發了一篇真實故事,講述家庭保姆橘子被僱主虐待,故事在社會上引發了不小的反響。
一位同樣從事保姆工作的年輕女子米繼紅看到報道後找到《人間指南》編輯部,希望編輯們能幫她找到一家理想的僱主。
經過宣傳,人們蜂擁而至,最終將米繼紅僱回家的僱主很快就後悔了,原來,這個米紅好吃懶做還蠻橫無理,最後被來家訪的戈玲和李冬寶趕了出去。
這故事呢,哪怕是在後世看都很莫名其妙,因為這樣的保姆欺壓僱主的現象很少見,也讓你不禁懷疑編劇究竟想表達什麼。
值得一提,在電視劇《我愛我家》、《都不容易》裡都有這樣一位好吃懶做、尖酸耍滑的保姆。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兩部劇的編劇也都是魏人。
魏人寫的方向和海巖差不多,他寫了一篇《刑警隊長和殺人犯的內心獨白》拿到了首屆金盾文學獎,這是《啄木鳥》編輯部主辦的文學獎項。
因為這篇小說,嶄露頭角的魏人順利調入了《啄木鳥》雜誌編輯部。
但是不知道為啥,他似乎是憋著一團火,總忍不住想要諷刺保姆這個行業的從業者,這也就致使《編輯部的故事》裡《小保姆》這幾集在精彩度上打了折扣。
這也沒辦法,多編劇的創作模式是“海馬”創作的優勢,但也有缺陷,編劇技術的參差不齊,總歸是《編輯部的故事》這部劇的硬傷。
“小龍,也不是我獅子大開口,現在比起收視的問題,我覺得咱們還是多談談商業價值。”江弦繞開《小保姆》這事兒,“你知道最近《編輯部的故事》拿了多少商業投資麼?”
“嗯?”
“我這麼給你說吧,煙臺有家企業,造表的,叫‘北極星’你知道不?”
“知道啊。”
鄭小龍有印象,好多人家的客廳都會擺一個立式的座鐘,一個整點報一次時,顯得很有檔次,而“北極星”當時就是這個領域當中的龍頭老大。
央視新聞聯播之前的廣告都是它提供的。
“嗯,他們老闆前些天派人拉了一個一人多高的大鐘過來,讓我們擺在編輯部顯眼的位置,讓演員表演的時候儘量圍著這個北極星的大鐘演,你猜他們給我開了多少錢?”
“多少?”
“一百萬。”
“奪少?!”
聽清這個數字,鄭小龍差點沒鑽桌子底下去.
。